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时间:2020-10-22 11:07:12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简单质实的消费方式和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调节手段,在当代都是十分珍贵的生态价值观的基础。
    在西方文明史上,主体性哲学在科学与民主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主体性过度的张扬,人文主义变成了对自然的霸权主义和对他人的利己主义。人们只从技术的需要角度确立其价值观和真理观,无视自然环境与资源对人类生存的深刻影响;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彻底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也成了“人类中心主义”。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天人合一”这个古老命题的价值才会在当代熠熠闪光。西方许多思想家、生态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赫尔曼•凯泽林对中国人所达到的道德境界,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根据中国人的观念,天和地、世界万物以及人的生命、道德以及自然现象构成了一个整体。”[11](P308)海德格尔则把事物看成是天、地、神、人四重性的统一体,并构想出四重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体,而是与天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观点无疑是在向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靠拢。[12](第五章)而在我国,对天人合一思想在新的条件下所具有的.价值更有一份独特的敏锐,张岱年说:“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就是自觉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13](P7)当今时代的美学,应该是主体性与“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的会通创新,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的美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利用能够使这种美学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人类的生存状态,使之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天人合一文化价值观的要义是尊重自然,同时也尊重人。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老子》)[14](P51)(二十五章),在肯定人与自然统一的同时,又区分了自然超越人的伦理标准的一面。“天地不仁”[15](P14) (五章)、“天道无亲”[16](P197) (七十九章),肯定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按自然规律办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在探索自然的同时尊重和热爱自然。儒家讲“天人合德”,《乾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7](P670)大自然是“生生”、“日新”,不断地产生和更新万物,这是天道之仁。圣人遵循天道,与天地合德,所以能够“崇德广业”。张载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8](P62)(正蒙•乾称)大自然造就了我的形体与精神,整个人类是我的兄弟姐妹,自然万物也都是我的伙伴。剔去其落后于时代的封建意识,则这种“天人合一”论体现的世界一体性,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维方式的非线性,在当代是极富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的意义】相关文章: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意义

2.古代礼制与法制的关系及其当代启示

3.当代舞蹈教学的思想与意识论文

4.古代轻天思想的由来论文

5.中国古代哲学其辩证法思想与现实意义

6.中国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的重塑

7.当代思想政治论文精选范文

8.当代电影对古代文学智者形象的重新塑造

9.在工厂的实习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