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时间:2020-08-19 12:49:18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作 者】于屏方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
【内容提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关照动词释义,每个动词义位都描写了典型情景中的1个完整动作事件。在词典编纂中,动词义位的释义表现为不同概念角色与动词义核组成的语义配列式。基于此,文章对概念角色进行了分析,指出概念角色提取的3种途径,并尝试提出基于概念角色的系统释义观——动词义位的细化模式和简化模式。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关 键 词】认知框架/语义框架/概念角色/内化
【正 文】
动词义位是语言共同体对1个完整动作事件进行强压缩后形成的抽象语义复合体,不同概念范畴在该复合体中被内化、隐藏。动词义位在词典中的释义,是1种特殊的解压缩过程。词典编纂者利用释义元语言,尽可能地降低义位的词化程度,最终使动词义位由高度浓缩的综合型单位表达体扩展为分析型元语言符号表达式。打个比方,动词义位与释义的关系相当于电脑中文件夹和文件的关系,文件夹总是以折叠的形态出现;而释义的过程则相当于点击文件夹图标,使包含在其中的各个文件得以显现、明朗。
1. 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关照动词义位的语义框架
1. 1 对框架的分类——认知框架与语义框架
动词义位描述了1个典型情景中的完整动作事件,形成认知框架,认知框架是语言系统之外的某个世界图景片断的具体心理表征。语言系统对认知框架进行调整、概括,将认知框架中的心理表征通过语言表征显现出来,形成语义框架。语义框架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民族性。语义框架又分微观语义框架和宏观语义框架两种。前者是对1个动词义位而言,后者是对动词义位的聚合而言,Fillmore将后者称之为“域”(domain)。①
1. 2 概念角色的界定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结构依赖于认知中的概念化过程。认知语义学明确地把语义学等同于“概念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认为语义学的任务是描写概念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动词义位的语义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其内化的概念结构进行分析。从人类概括能力的抽象性和认知能力的经济性方面考虑,语言共同体在进行语言范畴化的伊始,内化在动词义位中的概念是可以进行穷尽性枚举的。1个完善的动词义位的释义应该包括两大部分:解释性核心动词(义核)+概念角色。前者1直是传统词典编纂的工作重点,因此本文只讨论后者。所界定的概念角色,是从认知语义角度而不是从句法、逻辑角度作出的分类,指义位本身蕴涵的'、固有的词汇语义成分。在释义结构式中,概念角色是担负某1特定语义功能的变元,并从义位中的内化、压缩状态转换成在义项中的显化、扩展状态。在词典释义中,概念角色的作用有两个:1是体现微观语义框架中某1义项的释义精度;2是揭示宏观语义框架中不同义项间的意义区分度。
1. 3 概念角色的分类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如果选取足够大的、科学的样本,从动词义位的释义里可以概括出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抽象语义参数(如主体、客体、工具、凭借等等),抽象语义参数在动词释义中的具体化即为该动词语义框架中的概念角色。
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目前汉语的词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避免因词类划分不当而引起论证上的不严谨,我们以孟等先生编纂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封闭语料,对A-J部分的850个动词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初步将动词义位释义中所涉及的概念角色分为11类,分别为:主事、客事、与事、原因、方向、工具、方式、凭借、范围、时间和结果。其中主事角色指在语义框架中被陈述的对象,包括动作动词的动作发出者;性状动词的性状系属者;心理动词的行为经历者;使役动词的起因方等,是1个较为宽泛的定义。客体角色与主体角色相对,指语义框架中义核直接作用的对象。与事角色为义核的协同对象或指向对象,往往由“对”、“和”、“跟”、“为”、“同”等介词引导。其余的概念角色按其通常意义理解。
在我们分析的850个义项中,概念角色的分布情况如下: 名称 客事 主事 方式 结果 工具 原因 地点 方向 凭借 时间 与事 范围
数量 289 88 81 69 61 50 32 25 22 15 11 4


从上表可以看出:概念角色的出现频率差异极大。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角色是客体角色和主体角色。但是,概念角色总体上出现频率的高低与其在某1特定动词义位释义中的权重并不呈正相关关系。概念角色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它的语义值(semantic value)② ——包含该概念角色的义位数目与动词义位总数目的比值,比值越小,语义值越大。比如,几乎所有动词的语义框架都会关涉到主体角色,但在所分析的义项中,主体角色只出现88次,约为10%。原因是如果主体角色泛指“人”,则在释义中全部缺省。主体角色“人”极高的出现频率反而降低了其语义值,在释义中几乎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因而成为缺省角色。
通过语料分析还发现:在同1认知域中,概念角色的分布具有集中、统1的趋势。比如在“捏”、“抓”、“掐”、“推”等相关义位的释义中,必定出现工具角色“用手”,而在“交涉”、“交代”“汇报”等义位的释义中,与事角色“向上级或有关部门”1定出现。Fillmore称之为语义框架中的“框架划分元素”(framing function)。③ 同1认知域中的动词义位通过框架划分元素相联系,通过语义负载量(semantic load)④ ——释义中包含的概念角色的数目——的不同而区别。
2. 微观语义框架中的概念角色的提取
2. 1 对同1语言中不同辞书对同1义位的释义进行比较
揉 ①用手[,1]搓擦:~1~腿别~眼睛。②反复[,2]搓弄:~面。(《应用汉语词典》)
揉 ①用手[,1]来回[,2]擦或搓:~眼睛把纸~碎了。②团弄:~面把泥~成小球。(《现代汉语词典》)
揉 ①用手[,1]按着较软的东西[,3]反复[,2]搓动:~1~腿。②团弄:把纸~成1团。(《新华词典》)
根据义项①的例证,可以判断:在上述3种词典中,义项①是对同1义位的说明。义项①的义核在3部词典中都为“擦搓”,其释义精度体现在选取的概念角色的差异上。在《应用汉语词典》中,“揉”的释义出现了工具角色“用手”,但这1概念角色并没有在释义义核“擦搓”和义位“揉”之间形成有效的意义区分度,因为“用手”这1概念角色也隐含在“擦搓”中。在《现汉》中出现了两个概念角色:工具角色“用手”和方式角色“来回”。方式角色的出现,凸显了“揉”不同于“擦搓”之处,在于“揉”表示的动作必须重复、多次进行。义位描写的微观整体论要求条目的左项词目和右项释义之间形成1个等值语义链条,⑤ 按照《现汉》中的“揉”的释义,显然也可以说“用手来回擦搓地板”,这样右项释义明显大于左项条目,可见在“揉”的释义中还需要出现客体角色,从而使释义进1步精确。在《新华词典》中,出现了工具角色和方式角色,还出现了客体角色“较软的东西”。在上述3部词典的例证中分别出现了“揉腿”、“揉眼睛”,还可以进1步补充“揉肩膀”、“揉脖子”、“揉太阳穴”、“揉指关节”等等,可见“揉”的客体角色应该是特指身体的某1部位,而且不1定是柔软的。因此,“揉”的义项①应该是: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擦或搓+客体(身体的某1部位)。
同时,3部词典对“揉”这1词位都采用了多义项的排列形式,义项②与义项①在语义上具有顺承关系。比较例证可以发现:在“揉腿”、“揉眼睛”中,“腿”和“眼睛”在动作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在“揉面”、“把纸揉成1团”和“把泥揉成小球”中,“纸”、“面”和“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结果。因此义项②的释义应该是: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擦或搓+客体(柔软的东西)+结果(使成某种状态)。
综上所述,“揉”的理想释义模式为:①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揉或搓+客体(身体的某1部位)。②工具(用手)+方式(来回)+揉或搓+客体(柔软的东西)+结果(使成某种状态)。
2. 2 对不同语言词典中同1动词义位的释义进行比较
以《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和《柯林斯英语合作词典》为依据,对照汉语词典,考察现代汉语中“罚”的释义结构式中包含的概念角色。
punish to make someone suffer because they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 or broken the law.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punish 1. to punish someone means to make them suffer in some way because they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 2. to punish a crime means to punish anyone who commits that crime. (《柯林斯英语合作词典》)
罚 惩处犯规或犯罪行为:酒后驾车应该受罚赏罚分明惩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在两部英语词典中,客体角色和原因角色全部出现,《柯林斯英语合作词典》还出现了凭借角色" in some way" (用某种方式);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出现了原因角色“犯规或犯罪”。参照在1. 3中对概念角色的分析并对照英语词典,“罚”的概念角色应该包括:原因角色(犯规或犯罪);主体角色(有权威的个体或机构);客体角色(犯规或违法的个体或机构)以及凭借角色(处罚的手段,如罚钱、罚出场等),在其释义结构式中,上述概念角色应悉数出现。
参考优秀的英语词典的释义,对相应汉语动词义位的释义1定会有所裨益。特别是柯林斯系列,对概念角色的体现更趋完备。但是由于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义位(更不用说词位)不会呈现出齐整的11对应关系,两种语言中完全对应的义位少之又少,因此,其他语言中对应义位的释义对单语词典中概念角色的揭示只是1种参考。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NextPage]
2. 3 利用语料库提取概念角色
本文所用的语料库,来自http: //search. peopledaily. com. cn, 包括1995年1月1日以后《人民日报》的全部内容。语料库的使用,使对概念角色的提取,尤其是对主体角色和客体角色的提取非常直观,并且更趋于科学。
购买 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
购买 买。(《应用汉语词典》,2000)
购买 买。(《现代汉语词典》,1997)
尽管出版时间不1,编者各异,但3部词典全部使用“买”为“购买”的释义,显然将2者处理成同义词。“买”和“购买”的概念角色必定有重合的部分,这是2者同义的基础;但同时至少应该有1个以上的概念角色是相异的,这是2者并存的理由。搜索2004年的《人民日报》,共有“购买”423例,我们选取了前80例,除去名词性的用法和与补语共现的6例,余74例。与之搭配的宾语出现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农资9例;设备、电器、国债都为6例;房子、汽车各为5例;而“买”在2004年《人民日报》中出现752次,在前80例中,除去不带宾语的两例,宾语的涵盖面呈现出极强的离中趋势。基于此,可以认为,“购买”的对象必须是“价值大,价格高的物品或大宗物品”,“购买”与“买”的客体角色相异,在词典释义中应明确予以标注。
3. 动词义位的系统性释义——从微观语义框架到宏观语义框架
语言具有系统性。各个义位处于语义网络之中,义位的意义取决于在语言系统中的位置,只有系统才能给个体以质的规定性。Talmy对运动动词(motion verbs)的释义方式作了归纳和区分,Gorge Miller把动词分为14类,并将其归入不同的释义模式之下。⑥ Apresjan提出系统描写理论的新概念“词典释义类别”(lexicographic group),致力于用统1的模式对义位在词典中进行系统描写。⑦
在对相关义位进行系统、整体描写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最小认知域。最小认知域可以让我们统1域内各义位的释义模式。下面是取自《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子:
走 两脚[,1]交互[,2]向前[,3]  移动。
迈 提脚[,1]向前[,3]  走;跨。
跨 抬起1只脚[,1]向前(左右)[,3]迈。
越  跨过(障碍)。
采用2. 1中的分析方法,得出该认知域的细化释义模式为:
走 主体(人)+工具(脚)+方式1(交互离地)+方向(向前)+移动
迈 主体(人)+工具(脚)+方式1(交互离地)+方向2(大步)+方向(向前或向高处)+移动
跨 主体(人)+工具(脚)+方式1(交互离地)+方向2(大步)+方向(向前、向左、向右)+移动
越 主体(人)+工具(脚)+方式1(交互离地)+方向2(大步)+方向(向前)+经过+客体(障碍物)
在细化模式中,首先确定1个认知域内的原型义位,使其释义充分显示该范畴的共性概念角色,其他相关义位的释义在原型义位的基础上进行类比构建,直到需要增加新的概念角色为止。这样在整个认知域中,义位的语义负载量渐次加大,义值逐渐丰化。
细化释义模式体现了释义的明晰性原则,但却有悖于词典释义的简化原则。在明晰的前提下,词典释义应尽量简化。因此可以考虑只给出原型义位的详细释义结构式,然后将原型义位当作1个模块,整体进入下1义位的释义中,即意义-篇章理论中的“最大集合原则”。⑧ 其余的相关义位只列举与典范义位不同的概念角色,这样可以得到简化的释义模式:
走 主体(人)+工具(脚)+方式1(交互离地)+方向(向前)+时间(持续)+移动
迈 大步走。
跨 向前(左、右)迈。
越 向前跨过(障碍物)。
4. 结语
动词义位具有语义上的不自足性。动词表示的行为、状态是不完全的意义,必须附着在体现其主体、“代理”的其他事物上,这样构成的组合体才能表示完全的意义。⑨ 因此,理想的动词义位的释义模式应该使内化于动词义位中的概念角色在释义中显化,与义核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微观语义框架中的释义精度和宏观语义框架中的意义区分度。
附注
①③Ungerer F,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②④⑦Apresjan J. Systematic Lexicography. Translated by Kevin Windle.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ers.
⑤张志毅,张庆云. 词汇语义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⑥Levin B, Pinker S. Lexical and Conceptual Seman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⑧章宜华. 语义学与词典释义.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⑨郭聿楷. 从动词、形容词的指称特性说起. 中国俄语教学,1997(1)
【参考文献】
[1]Charles J Fillmore, Christopher R Johnson, Miriam R L Petruck. Background to Fra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3(3)
[2]Collin F Baker, Charles J Fillmore, Beau Cron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net Datab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3(3)
[3]Atkins S Rundell M, Sato H. The Contribution of Framenet to Practical Lexico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003(3)
[4]张家骅,彭玉海,李红儒.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黄建华,陈楚祥. 双语词典学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相关文章:

1.高层在企业培训中的角色分析

2.《礼记》中的名言释义

3.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体现

4.CFO在公司治理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5.计量方法在GMAT逻辑中的思维体现参考

6.夸张手法在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7.CEO在管理企业中角色定位

8.浅谈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9.浅谈团队精神在财会工作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