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时间:2020-10-10 12:54:05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文学概论》指出:“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读者对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意象、意境等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等,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学鉴赏能力?在此,谈谈“知人论世”的方法。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写出来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不受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环境、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等的'影响。反过来,在作品中反映出的作家的情感与心态,又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读者对作家的经历、处境、性格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赏读作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鲁迅说的:“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知人”就是考察作者的家世、处境、行踪、性格与思想意识等。“论世”就是考察社会历史面貌,特别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等。因此,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知人论世,这不但是赏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思想和方法,更是建构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桥梁,是读者走进作品的路径。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我们就应该让了解在公元759年,陕西发生饥荒,而安史之乱未平,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当时杜甫弃官西行,最后到达成都,并盖起一座茅屋栖身。其次,了解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感受是深刻,有着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而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秋八月,作者饱受了社会和自然双重灾难,自身生活也就十分艰难,长夜难眠。面对茅草被大风卷走,“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凄凉的处境,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可是,在如此情景下,作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推己及人,在诗中就明确地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抒发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的情怀。这篇诗歌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也就在于诗人身处困窘的境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总之,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不但能披文入情,而且能使读者对作品的感受深刻,理解也会走上一个更深层次,获得诗歌更深刻的意蕴。论文出处(作者):
手法奇绝 寄托深远-柳宗元《江雪》别解
对鲁迅“三美”观点的肤浅认识-兼谈诗歌语言教学

【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相关文章:

1.浅谈文学创作与鉴赏中想象的作用

2.文学鉴赏中的社会感情与态度论文

3.文学鉴赏当代文学论文

4.浅谈山水旅游文学在山水旅游中的作用

5.古代文学鉴赏

6.民族院校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策略-试析文学鉴赏和文学批

7.浅谈新课改下美术鉴赏课中的情感教学的内容

8.浅谈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9.浅谈文学在电影媒介中的转接与承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