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创新论文

时间:2022-04-28 19:19:49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医学创新论文(精选1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学创新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创新论文(精选15篇)

  医学创新论文 篇1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转变师生角色,转变学习过程,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场比较新颖的教学革命。临床医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临床实践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对临床医学课堂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师生位置,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实践操作,这也是对临床医学教学的一种改革。以临床医学教学为出发点,浅谈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意义,并提出几点有实践指导性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医学;实践;角色转变

  学习知识应该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听讲过程,另一个是内化过程,即消化过程。知识的传授多是以老师的课堂讲课形式进行,而对知识的内化则更多放在课下,这就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作业和实践放在课下,意在拓展课堂时间。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在学生完全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设想,所以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为了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翻转课堂脱颖而出,让临床医学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预习和知识理解,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思考。将老师的优势最大化,学生也能充分展示自己,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未能真正做到自主化学习,无法透彻理解知识。这样就造成学生听讲时,处于游离状态,与教师彼此之间的交流不顺畅。再者,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学具有普遍性而针对性比较弱,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节奏,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办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中的教学应用,大大突出了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将老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合作者和监督者,将知识传授过程和内化过程颠倒,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深化医学教学的改革,为更多实践类科目做出良好的表率。

  二、翻转课堂如何实现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一)通过视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知识内化质量

  教师以翻转课堂为教学载体,根据教学的大纲进行内容的筛选和资料整理,并且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老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据此完成课前的预习任务。另外,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理解难度也比较高。有了老师的视频指导,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知识,实现更加彻底地个性化学习。除此之外,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内容拓展,让学生可以从网络或者其他学习资源中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关注临床医学的最新动态,跟上时代医学的步伐。传统课堂以课堂中的教授为主,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能力就差。而翻转课堂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学生能够根据大纲进行初步学习,并有重点和难点的标注。使学生的预习有重点,有突出,更有动力。

  (二)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估,寻找学习漏洞

  翻转课堂中,学生的预习状况决定了课堂的成败。因此对其的评价非常重要,除了用视频和相关材料来把握课堂预习的准确度之外,还要通过评价和指导来平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这一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每个层次有不同的实践内容和指导,保证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当然,除了简单的问题之外,还有临床医学的操作标准。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变成手上的技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老师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上的漏洞,从现象到内在进行透彻分析,从而培养更加优秀的学习习惯。

  (三)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分析内容展示临床操作

  课堂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教师应该将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让学生从分析病例开始,凭借经验,给出自己的诊断。并由学生担任老师的角色,将自己的分析过程展示给其他同学。之后,可以进行模拟临床练习,通过实际的展示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其次,临床医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主讲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机会。同时,教师仍然是学习的推动者,要帮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

  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临床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为社会作出贡献。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学习时间的安排,学生反馈等问题。作为一场教学革命,翻转课堂还有很长的实践之路要走。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从而实现临床医学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莉,卢舜飞,董海娜,等.翻转课堂在以典型病例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396-399.

  [2]尹战海,程青青,李志强.基于翻转课堂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7).

  [3]庾更绪,郭美霞.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于临床医学教学[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9-10.

  医学创新论文 篇2

  一、人文精神是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河北医科大学是地方性重点医学院校,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限、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和人力市场需求变化等诸多挑战。河北省卫生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立环首都绿色医疗服务基地”的目标,将环首都绿色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纳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建设5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为落实省委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国家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六)建立“七个”创新教育保障机制

  为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是政策保障体系;二是创新教师保障体系;三是经费保障体系;四是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体系;五是考核评估与奖惩体系;六是教学资源优化体系;七是创新教育成果转化和宣传体系。三、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成果经过近7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构建了医学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体系和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创新实验课程体系;二是出版了医学人文社会系列教材、《现代医学实验技术》教材、《药学实验与技术》;三是形成了一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2007年以来,学校共获得河北省特等奖5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国家二等奖2项,其中,《齐墩果酸共晶研制及热力学研究》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并获得交叉创新奖二等奖。这是学校首次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并在首次设立的交叉创新奖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四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辅导员制度;五是本研究获得2014年河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医学创新论文 篇3

  摘要:结合动物医学专业情况 ,阐述了实践教学在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探讨了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途径 ,认为实践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素质 ,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关键词:动物医学

  1.当今形势下,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1年就业形势发表了我国第一本专门阐述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发言人尹成基就当前中国就业压力情况和存在的矛盾作出了阐述: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2011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630万人,还有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60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省级“品牌专业”、国家教育部立项建设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等,2011年入选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已成为最受我校学生欢迎的专业之一,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达100%,但随着近年来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

  2.现在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思想是:为社会培养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及教学指导思想,本专业的教学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形式单一:以理论课程为主,临床实验操作为辅。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从事具体临床工作的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与教学相关的实验课程不多,且基本都是实验室实习,教学与临床实践全面结合的渠道较少;受专业特点的制约,不能进行成批量的或长时间的实习而导致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实际动手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2.2考核方法不完善。

  考试模式还是传统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临床动手能力。没有实施考教分离。

  2.3师资力量不足,科研任务较重。

  专业课程都是综合性学科,它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懂理论知识,而且要懂临床生产实际等知识。目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面比较窄,复合型人才较少。而且中国高校教师由于科研任务较重,教学质量得不到足够的保证,使得本科生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3.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3.1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

  依照目前状况,动物医学的课程大部分是以理论为主导的,与课程相结合的临床实践课不多。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进行改革。

  3.1.1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农业院校教学的要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能用为度,关键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1.1.1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并体现职能技能的培养。单一课程知识讲授不够合理,不仅会造成“过渡学习”的浪费,割断学科的联系,而且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根据考试需求和人才市场对动物医学专业素质的需要、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授课内容紧紧围绕动物医学服务社会畜牧业生产的内容展开。

  3.1.1.2增加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增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按照实践性环节教学大纲教学的基础上,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主要包括课程实训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学年实习、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积极推行工作和学习结合,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校内实训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模拟的强化训练,专业的实训时间在一年左右,实践性环节的学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有专业实训、实验课程开出率均达100%,实践教学满足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个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3.1.1.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实施中以质量保证为宗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广病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病例式教学——通过大量的病例导入,引出并掌握各个知识点;主要做法是结合课堂内容,选取相关病例,要求学生围绕该病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式教学——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选取一部分知识点让学生组织讨论,提出并阐述自己的防治观点,学生讨论热烈,运用此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举办多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培训,使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PPT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既可以使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解决黑板板书中不便、费时等问题。利用校园网搞好辅助教学,增加网上课件的数量。让学生可以在课外随时上网学习本专业课程。利用学院网络资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延长了学习的时间,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2教学模式改革。

  采用“课堂+实验室”、“课堂+实践基地”、“教学+公司”等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作为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实训和实习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暑期、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践基地、养殖场实践实习,使其在走出校门之时即能适应社会需要,实现毕业和就业的“零距离”。

  3.3考试模式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考试改革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方针,通过考试观念、内容、形式、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3.3.1更新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试观念。建立以“生产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综合于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始终坚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是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而要把考试真正当作实现教育现在动物医学本科生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

  3.3.2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3.3.3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突出高职特色考试方式突出了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是只限于笔试,还采取了临床实际操作考试、生产场站生产知识考核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课堂作业、自立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例如在《兽医产科学》这门课中采用这样的考试方式,学生自评占5%,实验室操作占10%,教师平时考评占10%,临床实际操作占30%,生产场站占20%(校内、校外各10%),期末卷面成绩占25%。全面衡量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成绩。

  3.3.4加大考试管理的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了科学的考评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考评体系,制定了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为课程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保障。

  其次,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考试成绩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和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立考试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最后,做好考务管理工作。健全了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加大考试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3.4大力提高本专业教师素质。

  由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年轻教师是毕业后就直接从教,专业知识面比较窄,因此要强化教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师队伍。

  3.4.1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对于学历高、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建立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轮流参加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建设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改变单纯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的做法。增加从企事业单位、国外留学生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比重;通过有计划地引进或送出培养的方式,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加快教师的培养。

  3.4.2坚持专兼职互补的方针。聘请其他高等院校的教授、行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行“项目指导”,优化教师素质队伍结构。组织教师参与职业兽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使本专业90%以上的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生产实际操作技能和生产管理经验。

  3.5建设实习、实训课程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学校领导决定了实习课程、教学实践课程和实践基地建设在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本专业重点加强了临床诊断、临床技能培训和竞赛等实践课程的建设,在校内建立了实习农场和校内实践基地。在校外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校内、校外实习生产实践的需要。

  4.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4.1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

  动物医学专业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在校学习了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就能够第一时间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

  4.2就业竞争实力增强。

  本专业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4.3社会评价好。

  通过对部分07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用人单位对07届毕业生的总体评价。统计显示,评价“较好以上”为98.5%,“称职以上”为100%,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达99.8%。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毕业之后即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他们思想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他们团队合作意识强,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善于钻研,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动手能力强;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强,诚实可信。

  总之,农业院校教育中的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出不但能掌握扎实的动物医学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从事具体动物医学业务工作的能力,精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临床操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勇于开拓、善于创新、脚踏实地、精通业务、勤奋向上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医学创新论文 篇4

  1 目前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困境分析

  1.1 教育主体的困境

  医学院校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市场化的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导向和功利化的社会职业定位使很多医学院校在进行医学生培养时往往目标错位、失位与缺位,缺乏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正确培养方法和途径。医学院校的管理者往往重视医学基本技能培养,而忽视医德素质教育。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一,直接反映在医德教育随意性强,缺乏制度化安排;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而忽略医德教育学科。制度是医德教育的保证,要强化医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进行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以制度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来克服教育决策的随意性,同时以医德制度的常态化来保证医德教育的有效性。由于缺乏制度性保证,教育决策者会因为对医德的认识不足,随意进行医德教育的课程设置,比如直接涉及到医德教育的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课程,在课程性质的界定、开课时间的安排上都相当随便,很多的时候甚至为了保证专业课程而压缩医德课程的教育时间。另外医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无法适应新时期对医德教育的需要,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德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以“两课”教育为主,辅之以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少数课程。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些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目前医德教育课程设置的混乱使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务工作者缺乏人文知识与人文关怀精神,甚至医务工作者异化为单纯的维护机体健康的技能载体。因此在制度缺失的环境中无法培养出希波克拉底所说的具备“哲学家”品质的医务工作者。

  教师是医学生良好医德养成的引导者,也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医德教育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医学临床经验。然而从目前的医学院校从事医德教育的师资来看,大部分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要么是具有思想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背景但缺乏必要医疗知识与医疗经验;要么是从事临床工作,具备临床经验但是缺乏必要人文知识背景。教师在医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其学科背景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么片面强调伦理道德规范的传授,而不能将其结合医疗实践过程进行生动阐述;要么仅仅突出临床案例的教学,而不能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无法将相关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有机的糅合到医德教育中。“医德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分化、教学分离与综合并存,呈现立体多维的医德教育结构体系”,因此教师的学科背景在医德教育过程中明显不符合医德教育的特点,制约了医德教育的正常进行与发展。临床教师是医学生高尚医德形成的导向者和示范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临床教师往往只教授医疗知识与技能,而淡漠了医德的言传身授,而“经济人”的自我趋利性使得很多临床教师没有能为学生确立良好的医德模范,当然也无助于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

  1.2 教育客体的困境

  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医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医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高医学生医德意识、培养其医德情感、锻炼其意志、树立医德信念,从而促进医德行为养成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观意志的个体,在医德教育中,医学生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客体,而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这一主体性是与医学生作为个体发展的人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分不开的。医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其在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道德弹性不如儿童与少年时期。道德观可塑性的减弱,使得医德教育的教育过程很难与医学生的主体性相适应。根据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的观点,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性的个体,在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后,道德原则与规范内化于个体形成道德人格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根据自身需要自觉主动地判断、选择、理解、整合并最终接受道德教育信息的心理过程。医学生对于很多社会现象具有自我的判断能力,能够以一种独立的眼光和批判精神审视外在环境的变化,他们比较注重自我完善和个性发展,对权威与说教不再轻易附和。对于教育主体所进行的教育行为以及通过教育行为所传递的外在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医学生会根据自我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消化、吸收与内化。而这一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会根据教育客体在社会、经济等外在环境的变化时的道德观变化而得到不断的调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医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医德就必须抵御公共事业的市场化趋向以及市场的功利化趋向,而对于尚不具备完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医学生,其良好医德形成必然面临较大的风险与压力。

  1.3 教育过程的困境

  医德教育过程是连接医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它由医德教育内容、医德教育方式、医德教育手段等组成。首先,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是以传统的医德教育体系为基础的,传统医德教育是随着祖国医学和医德的发展,“经过中国古典传统医德教育、中国新民主主义传统医德教育和现阶段传统医德教育并吸收西方医德教育长处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医德教育体系。”这一医德体系虽然在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它却并未解决在临床医德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如其与现代医学模式要求还存在距离,与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等,医德教育者还是以治疗病患疾病过程中的伦理为主要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仅强调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相结合,却并未拓展到生命以及预防、卫生管理层次等等。其次,传统的医德教育方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对医学生的医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大学生认知方式的迅速变化,这一情况也发生了改变,学校德育很难真正地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普遍存在着主观道德上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医德教育方式并未随教育对象的道德形成特点做相应的设计,就无法使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生的教育过程始终,而这也是造成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

  2 对医学生医德教育创新的思考

  2.1 教育主体创新

  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其在医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要求其能够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过程中,自觉重视医德教育,有针对性的将医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过程。针对医德教育制度化不足的情况,教育管理者应该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如设立医学生医德档案、设立教育效果评估体系、设立医德教育激励机制等等。在完成必要的制度建设以后,应该将医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建立以医技教育与医德教育双中心,“两课”教育与医德教育双模块的医学教育模式。医德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医学技能培养的过程之中,从新生入学到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都必须强调医学生在具备医疗技能等“硬素质”的同时,具备高尚医德这一“软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在整个医学生教育计划中的比重。另外“两课”课程重点在于强化医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构建了医学生医德的基座,在此基础上包含有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美学、医学语言艺术等内容的医德教育模块,将着重于培养医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修养。⑥因而双模块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特定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有机的耦合,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作为医德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应该在医德教育遭遇困境时,以创新精神来推动医德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具备人文社科知识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学习一些医疗卫生知识,并且应该参与到临床教学的观摩活动中,以使其教学成更加生动。而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在进行医德教育时,在传授医疗技能,结合医疗质量和误诊病历进行医德教育之外,也应当补充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一定的理论深度来加强医德教育的权威性。另外由于医德教育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医德教育的阶段性使理论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都有责任在医学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加强医德教育。教师素质的提高能够帮助医学生完成自我医德的体系建构,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往往不仅反映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同时也反映在教师的言传身教过程中。

  2.2 教育客体创新

  为改善医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从教育客体方面进行创新,而创新点主要就在于教育客体主体性的正确发挥。医德的形成有一定的自身规律性,其主要的道德形成轨迹应该包括有道德发展判断、道德情感培养与道德行为养成等部分。美国当代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强调道德是通过个体与其所在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这一说法使得教育者能够明确医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可以借助其主体性,通过自我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提高。由于教育客体拥有医德形成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教育者可以鼓励医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选择。通过医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过程帮助其自身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自我道德水准。道德情感培养是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的重要途径,而情感培养可以在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发挥过程中完成。社会道德传统有助于情操的发展,医学生在吸收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对道德传统的某个方面进行增益与改造。医学生作为医德教育的客体,其参与自我医德的建构过程也是其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医学生必然会经历种种亲社会行为,这些亲社会行为会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以依情体验,培养与提升医德水平。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是人的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过程。在医学生医德学习活动中,三者的交互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医学生的医德养成必然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这种社会化一方面表现为医德形成的来源包括有社会形成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医学实践过程中的行为体现医德意识与医德观念。通过医德的社会化,教育客体可以通过主体性来整合社会道德体系与职业道德实践,从而使个人医德得以成熟与延续。

  2.3 教育过程创新

  现代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德教育不能够仅仅着眼于规范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行为中的“消极”遵循医德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医务工作者应该在服务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到服务对象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恢复过程中,并以此良好医德构建和谐的社会健康状况。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医学生培养时,医德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原来的“德艺双馨”基础上扩展到强调“健体”、“治心”相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这样的教学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能够反映卫生事业大环境的发展,它要求教育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除了强调传统医德教育以外,更应该加入生命伦理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在教育方式上,教育者应该将医德教育与医学生的道德形成过程做有机结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主要是以医学生道德发展判断和医学生道德情感培养为主来设计教育方式,如使用仪式教育、校园文化等等方式,在临床阶段的高年级医学生道德教育中以医学生道德行为养成为主,如使用案例讨论、榜样教育等等方式来完成知行的重新统一。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强调医德的重要性是完成医德培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手段上,教育者应该避免单纯的课堂理论说教,在进行必要的理论传授同时也应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加强医学生对医德知识的接受意愿。比如可以借助于课堂的多媒体传递信息的多层次、时效性和生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借助于网络平台,拓展医德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易为医学生接受的方法使其在信息时代接受网络所带来的医德教育信息,从而成功构建个人良好医德风范。

  医学创新论文 篇5

  现代医学模式正在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强调人体的健康在于生理、心理及社会三者的协调与平衡。而形神论与新的医学模式本质上是一致的,为新的医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将成为人类医学向高层次发展最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医心身医学兴盛的同时,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形神理论指导心身疾病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心身医学的临床应用。

  1产后抑郁症

  1.1基本症状

  古代中医书籍并无产后抑郁症病名的具体记载。古代对该病表现出的各种症状辨证归入产后诸症范畴。产后抑郁症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抑郁症不同,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忧郁的精神性疾病,属于现代心身疾病,即中医“形神病”范畴。产后抑郁症一般发生于分娩后的数天或数周,其发病率较高,流行病学研究5显示:欧美国家发病率为13%?19%,国内患者发病率为18%?30%,因此亟需引起广大医务人员与患者的重视。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缺乏兴趣、社会退缩行为、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甚至严重者可能有杀婴或自杀的行为。

  1.2发病原因

  目前,产后抑郁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心理、妊娠、分娩及社会等因素有关。

  1.2.1心理学因素根据心理学因素调查显示,焦虑因素可能造成孕妇的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出现自杀或杀婴的倾向。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表(EP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发现:高神经质、低外倾性、低宜人性及低严谨性是导致抑郁症的易感因素;自信度低、社会经济地位差和单亲家庭等造成心理缺失感的孕产妇更容易患有产后抑郁症。

  1.2.2生理学因素调查研究发现,遗传、身体状况、激素水平、分娩等因素均被认为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1.2.3社会因素产妇从自己的社会关系获得的来自他人尤其是家人或伴侣的物质及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对产妇的精神健康较为重要。若来自社会的支持较少,半数以上会出现产后抑郁症。

  2产后抑郁症防治

  产后抑郁症主要病机为气机失调、情志抑郁,因此预防产后抑郁症须做到“形与神俱”,重视身心同调。

  2.1产后抑郁症预防

  3.1.1做好产前心理预防医护人员要认真告知产妇分娩过程的安全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以防加重生产过程;家人要给予产妇最大的精神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最大的自信心,保持良好心态。

  3.1.2创造温馨舒适环境产妇经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变,不仅消耗大量体力,而且要承受其他人无法理解的心理震荡。因此,产妇最需要的即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帮助产妇适应变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3.1.3创造良好家庭氛围产后是产妇情感最脆弱的时候,面临着身份的改变和人生转折,各种精神刺激易被放大化,尤其是孩子的性别、产妇的体型、孩子出生造成的经济问题等。家人则更应该多关心产妇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避免产妇出现驳逆心理。

  2.2产后抑郁症治疗

  2.2.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确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帮助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目前国外治疗产后抑郁症主要采用心理疗法和艺术疗法,且以心理疗法为主。心理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疗法、非指导性咨询疗法、信息支持疗法等。与国外类似,国内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信息支持疗法、非指导性咨询疗法,但仍处于借鉴阶段。目前,国内关于问题解决疗法的研究有助于治疗产后抑郁症,但人际心理疗法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此外,国内采用的艺术疗法比较单一,且多以音乐治疗为主。

  2.2.2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比较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较轻,有助于尽快缓解病情,减少患者及家庭的痛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疏肝解郁药配合抗抑郁药。邵爱琴等采用帕罗西汀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单纯西药治疗组显著下降。

  (2)疏肝养血活血法配合抗抑郁药。王春香等采用疏肝养血活血法辨证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解郁汤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HAMD评分。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3)养心解郁法配合抗抑郁药。朱临萍采用养心解郁汤配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100例,结果显示帕罗西汀联合养心解郁汤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明显缓解抑郁症状。黄春蕾等将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组加用补心汤,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郑小青将10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组加用天王补心汤加味,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2.3心身疾病

  2.3.1基本症状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主要由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一类躯体疾病。中医理论认为情志异常导致的机体气机紊乱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机。赵志付认为心身疾病发病首先伤肝,肝心同病,多发展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阳虚证。武成认为情志因素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症状。

  2.3.2心身疾病治疗古代医家治疗心身疾病大多采用纯心理的治疗,但大量普遍的心理疾病必然会导致脏腑病变,因此应强调“心身同治”“心身并调”。何振峰等认为采用一定的心理治疗,可促进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转变,以达到心身同治的目的。孙爱云提出从脑论治心身疾病,并采用药物同时配合心理疏导以达到治疗目的。张丽萍等提出从脾胃论治心身疾病具有现代科学依据,临证应用亦可取得确切疗效。

  3结语

  由于产后抑郁症没有突出的临床特征,因此临床上往往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忽视,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防治产后抑郁症应该立足于中医理论,做到形神并调、心身同治,尽量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降低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促进中医现代化,推进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进程,不断提高中医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以期为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医学创新论文 篇6

  1大学生创新理念的提出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体现知识经济特征的创新理论引入、融合到学校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3]。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产生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精神,是指在解决问题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运用变化、组合等创新手段进行探索,从而得出创新成果,获得创新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如动机、情感、兴趣、态度等)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创新能力,概括地说是指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大学生创新能力是由相关的能力组成,如认识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是各种能力的组合。我国教育改革要实现教学创新理念就应该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改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教师的引导作用为辅;从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教育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改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我国高校传统的实验体系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即验证性的教学,无法为这种教学创新理念提供支撑。这种实验教学忽略了实验内容之间的外在逻辑关系,尤其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以及主体行为手段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因此本身没有自成体系,无法给学生以探索性的思维空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校人才,应加强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技术与研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大课堂,使其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实践教学要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型军医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确立精品意识,提高培养层次,实施精英教育,使得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并且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流的优质生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使学生采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探索、发现和想象的愿望,激活学生实验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始终处于动态的兴奋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作“引路人”,引导、帮助他们,着重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重视智能的开发,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打破了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了以学生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4]。通过增加“三性实验”比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性实验既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自主性实验。在我校基础医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三性实验,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三性实验的比例较小。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在综合实验阶段开设了8-10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强化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重点是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通过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最终改造自然的最直接活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建立起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才能创造新知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5]。学生课外科研是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探索性实验阶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步使学生具备科研创新意识。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自己提出实验设计、开展课外科研活动,这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激发其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好奇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通过课外科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更重要的,实验也是一个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现优秀人才的最佳场所。这样在整个课外科研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独立思考,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由封闭走向开放,学习和教学方法将呈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学实践课程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展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自身的课程选题、专业条件以及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理论联系实际,这就需要课程自始至终要处在一种开放式的状态下。所谓开放式,是指学习过程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堂外来进行。教学课题不仅可以来自教材或指导教师,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教学方法中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要体现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吸取营养,总结经验。总之,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课堂的开放性、课题的开放性、实验室的开放性等方面,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4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必然涉及实践内容,而其必须紧密依托本课程资源的实际。实践课程内容在与学生兴趣结合的同时,需把握并引导学生适应本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与趋势,这既符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流的优质生源。基础医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那些既有操作性、可行性,又有较高理论支撑或较高技术含量并符合本学科实际需要与发展趋势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内容的衔接方面,可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合并内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提高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5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经历了十年的运行实践,改变了以往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成为一门新发展的独立课程,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5.1内容体系改革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有理论课、实验课、学生探索性实验和网络课程等形式。本课程对原来零散、重复的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形成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线、多学科设计性综合实验为主体的结构框架,具体内容由“基本理论和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三部分构成的新课程。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打破了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由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移。

  5.2方法体系改革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将实验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主要内容有医学科学研究方法介绍,文献综述撰写,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等。布置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在大三第一学期的第2-3周进行。之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

  第二阶段,分析与综合实验阶段。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做8-10个综合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在学期的最后4周进行。

  第三阶段,探索设计实验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有选择性地实施学生自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此阶段在第一阶段结束后直到学期末,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

  5.3考核体系改革本课程立足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测定,改革考试形式,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加部分实验操作的方法,实行综合能力考核,将考试改革为:文献综述(30%)+实验设计(30%)+实验操作(10%)+探索性实验操作(30%),以判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评分统一、公正、合理,制定了综合实验评分标准。课程结束后认真统计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并按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档案管理。

  6课程实践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实践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涉及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实践教学前后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两个方面。前者可准确反映实践教学质量的水平,而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体系,可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进行“三位一体”的总体评估。后者可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间沟通等获得课程实践过程方面的信息,通过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等获得课程实践效果的信息,从而实现较为完整、客观、有效的评价。

  医学创新论文 篇7

  继续医学教育是每个医务人员完成医学基础教育后,进入的一种终生的医学教育阶段,它贯穿医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如何使医务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断满足社会需要,推动医学事业发展,同时又能使每位医务人员不断吸取多方面营养,不断架构自己新知识与技术体系,实现其人生价值,是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要使继续医学教育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等方面不断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

  一、继续医学教育观念创新

  继续医学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增减,而应是教育观念上的重新定位。要将培养观念从继承型向能力型、从单一技术型向跨学科复合型、从单纯技术型向提高人文素质型转变,培养融创新能力、医学技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务人员,是继续医学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针对于传统教育而言,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昨天教育价值观”。强调历史知识遗产的继承,科学技术成果的系统传授,自然界普遍规律的掌握。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如果要不断推动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才不单单是历史文明成果的继承、传授及普遍规律的掌握,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能够凭借自身能力,不断地创新,能主动积极地丰富和超越历史和现实,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医务人员的创新能力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继续医学教育应建立大教育观,培养复合型人才。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能只拘泥于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更不能要求所学知识“专业对口”。医学科学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多门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不但能促进相互发展,而且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将刺激产生知识的质变,从而导致新理论、新体系或新学科的诞生。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应改变单一技术的培养观念,注重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加速交叉科学发展。

  三是提高人文素质。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同样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医学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充分说明,现代医学中渗透着人文关怀,而医学也围绕人文价值去实现医学价值。同样,只有将高尚的人文精神不断注入医学科学中,医学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正面效应。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的理想整合,才能形成现代医学的完整结构,也才能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培养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同样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创新

  继续教育观念的创新,必将带来内容不断创新。继续医学教育培养观念的创新,决定了它的目标将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这就意味着其教育内容应更加宽泛,不只局限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应着眼于医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跟进医学发展的各方面要求。除技术领域的要求外,医务人员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以适应社会,体现其人生价值。

  一是着眼于整体素质的培养。整体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着眼于医学创新人才特性培养。②进行人文科学教育。③重视医德教育。

  二是学习多学科知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相互渗透愈来愈深,不同知识、思想、方法联结和融合在一起,相互借鉴和移植,可逐渐形成许多交叉新兴学科。因此,医学发展与其它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继续医学教育要学习、介绍其它学科及相关科学知识,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促进新学科的产生。

  三是提倡有选择性学习。选择性是指每位医务人员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时,对知识结构的选择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及个体创新能力发展方向的选择性。学习者在建立基于个人知识背景基础上,围绕个人需求来制定学习计划,有选择地进行个别化学习。现行传统的以系统的课堂集中学习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医务人员的个别化学习需要。而对学习者个人而言,信息时代新知识显现的特征,要求医务人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求新欲,只有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继续医学教育手段和方法创新

  继续医学教育目标的多元化、教育内容的增加和不断发展,对继续医学教育手段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为继续医学教育手段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一是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继续医学教育不同于在校学习那么整齐划一。有内容广泛、专业对象各异、教育层次不同等特点,应寻求多样的、高效的实施方法。教育技术可以为这个目标提供可靠手段和技术保证。目前,教育技术在我国正处于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阶段。其职能在扩展,技术品种不断增加,如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高清晰度显示技术等组成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大家族,制造出了电视教材、多媒体教材、虚拟现实教材、网络教材等名目繁多的电子教材。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综合运用这些电子教材,可以活跃教学的情境,激励医务人员的学习动力。在电教教材的应用上也很灵活,可以集体学习观看,也可以根据各人需要自行选择学习研究,学习的场地可以任意选择。以上这些鲜明的特点,使教育技术在继续医学教育中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二是使受教育者由被动变为主动。继续医学教育方法创新的另一个特点,是使受教育者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在传统教育中,教育信息的发出者主要是教师。而我们提倡的教育方法,教师不再起权威的知识源泉的作用,而更主要的是起着信息编码、选择和发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和受教育者的接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创设环境和解惑的作用,不是完整地、系统地直接向受教育者传递教学信息的角色。受教育者除了从教师处获取信息外,还可通过书本、音像制品、网络等其他教育者(信息源)处获取信息,使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者有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时间、知识水平、爱好寻找所需的信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并且可以继续追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相关信息。知识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教育者决定,而是应该由受教育者自己决定。

  三是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开放式教育主要依托远程来实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征一是具有大系统、远距离、多媒体、开放性的特点。它与传统教育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这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条件,帮助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扩展知识、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二是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搭建平台,给医学人才展露园地,还可开展学科间的互动,信息间的交流。同时为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提供良好的环境。网络信息时代的终身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学习。

  医学创新论文 篇8

  摘要:十八大以来,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举措。大学生科研立项是国家鼓励在校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所制定的政策。结合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的情况,探索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口腔医学;医学生;科研

  十八大以来,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举措。创新的核心是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持创新的关键,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1]。科研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活动,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在这一复杂的认识过程中,遇到挫折、困难都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将课题继续研究下去,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对医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增强学生进行医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意识,2010年我校制订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我校学生立项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的情况,探索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重项目的可行性

  选定一个设计合理、起点高同时难度又不大的课题,是创新训练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条件[3]。从立项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视野的宽度,切忌好高骛远。在选题时要注意课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科研要立足于实际应用,落脚于临床实践。科研经费是立项可行性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课题设计时需要做好经费预算,尽量控制在规定预算内,这样可以保证科研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课题不能选的偏难、偏大。知识储备、科研应用和经费预算是学生科研立项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着重指导以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2强调综合素质能力

  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并形成最终成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条件。在科研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包括学术上和人员协调看上的。这时需要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资料的查找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清除实验中的问题和障碍。在科研中,有些实验指标需要应用特殊实验技术,这些技术在课堂上是无法学到的,学生需要协调沟通相关专业的教师请教,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在反复操作中掌握该项技能,这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理论及操作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此外,科研中的资料查找不单局限在本专业的知识上,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同时会有国外文献的查找,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翻译专业文献并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整个科研团队的精诚协作,每个成员需要有团队精神,做好成员间的协调和沟通是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答辩过程中需要通过专家的审议,提问,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社会提供了高竞争力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3体现口腔专业特点

  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是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始学习口腔专业课,这相比于国外的从一年级涉及专业课程的时间较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认识没有达到逐渐融合的水平,大量的专业课内容使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弱,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也较短。学生科研立项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口腔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口腔专业方向的项目,调动学生对口腔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将口腔临床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中。

  4总结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生科研立项全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以及人员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医学生的特点就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科研项目研究为医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对医学生今后的发展无疑是有着无法比拟的积极的影响。现今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有文凭会看病,而是要求看好病,能沟通,会创新,综合能力过硬的优秀医学人才。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社会的需要,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朝着多元化,创新型发展,这为高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戴振东,吴庆宪.大学本科教育中创新意识培育的试验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10):82-85.

  [2]梁瑛琦,金可可,宋张娟.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5-6.

  [3]王啸东,沈艳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实施与思考[J].学园:教育科研,2012,(23):102.

  医学创新论文 篇9

  【摘要】临床医学不仅要求医师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病理有着充分的判断,还需要医师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根据患者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诊治手段,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尽快康复。在进行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复合型、全能型人才,将临床能力培养摆在临床教学的核心位置,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因此,开展以临床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临床医学教学创新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临床医学模式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R-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35-01

  作为一门实践性要求极强的学科,临床医学教育必须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受教学经费、技术条件、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真正实践练习的机会较少,因此在入职之后,往往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文章首先指出了传统临床医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随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传统临床医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

  受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高校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学生所要掌握的课业内容较之以往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调查发现,国内大多数医学院的课程设计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育——临床操作——实习实践”的模式。以最基本的理论教育为主,学生通常需要掌握的专业有英语、生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等等,其专业科目多达二十甚至是三十几门,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1]。

  另外一方面,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书本教材为主要教学工具,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据主动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在听课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得不到及时解答,必然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效率。虽然该专业强调实践性和操作能力,但是考核方式仍然以卷面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背诵。从教师角度来说,为了提高学生应试成绩,也会有意识的压缩实践时间,导致学生难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人文关怀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医学院学生要想在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和临床经验,而且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医德”。近年来,国内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和升级,这固然与医患之间信任缺失,部分家属寻衅滋事有直接关系,也与部分从业医师职业道德不过关,诊治期间缺乏对病患的人文关怀有一定联系。但是在临床医学教学期间,教师以书本教材或案例为基础,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不能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变化,也就不能在临床实践中采取有效的人文关怀。众所周知,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一方面要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痛苦,另一方面也饱受对疾病恐惧的心理困扰,因此往往表现出情绪烦躁、沉默寡言,甚至不配合治疗等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医生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就很难确保各项医疗康复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临床医学教学创新的具体措施

  1、采取多种授课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训练

  实践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现阶段实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最终归宿。首先,要协调好理论知识教育和临床实践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不可否认的是,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开展临床实践的必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图像、PPT等方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内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由于在网络上师生关系平等,因此学生能够大胆的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从而解决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要及时的开展实践联系,确保学生所学内容得到强化。在临床实践期间,教师要主动转变师生课堂地位,自己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把临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2、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引导学生注重实践

  现阶段,国内高校仍然采用“学分制”作为评测学生成绩的主要标准,学生要想顺利毕业,必须要按规定修满足够的学分。而考试成绩则成为学生获得学分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考核制度下,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将学习重点放于理论知识的背诵和记忆上,以此来提高应试能力,必然会导致临床实践实践的不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医学院应当大胆改革,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将学生实践成果纳入到期末测评中。通过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考核制度,使学生将学习重点从理论知识转移到临床实践中来,从而不断的提升个人实践技术水平,为毕业后尽快的适应工作需要提供必要的保障。

  3、加强教学体系分析,抓住课程改革重点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学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对此,应不断的对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首先,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引起相关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课程体系展开研究,将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点工作。其次,应加强对现阶段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了解哪个环节存在缺陷,哪个环节在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而存在着问题,这都是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才更有利于抓住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点,例如,对课程授课时间、实践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教学课时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解决当前临床医学教学运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结语:医学院作为向社会输出专业医学人才的主阵地,其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医学院的管理人员和教职工,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临床医学教学,并从自身管理和教学经验出发,不断的实现教学创新和管理理念的转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临床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毕业后尽快的融入到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周伟润,杨春梅.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07):131-133

  医学创新论文 篇10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与产业迈进了崭新的时代,传统生物医学材料已逐渐走向没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与产业已成为新常态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构建高速成长的生物医学产业发展新途径至关重要。当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层出不穷,其产业体系建设也日趋走向完备,不仅为人类有效治愈重大疾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且为人类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本文从我国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的发展概况入手,在考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与政策两方面探索创新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概述

  从全球科技领域的发展来看,生物医学材料专指那些能够应用于人体组织的特殊高科技材料,其具有下述功能:如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外科修复人体组织或进行理疗复健、置换人体组织或器官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强化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原有功能,是生命与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直以来,我国都将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与开发视为具有高附加值、节能环保、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尤其是2012年以后,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我国召开预示着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建设已经迈入了世界领先发展的行列。当前,我国的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主要集中在通过合成的方式构建的各种生物医学材料上,如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合金材料、生物陶瓷等等多种复合材料,而生物医学衍生物也凭借其与自然人体组织有相似性的特点跃为生物医学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市场需求极为庞大,使用者人数众多,广泛的市场前景推动了生物医学材料研发与营销力度,基于此,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崛起也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现状

  从国内需求来看,人类对健康身体与高质量生活体验的追求一直未曾停歇,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凭借其对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智能化、功能化改善或替换等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全面而广泛的使用。尤其是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近2亿的老龄人口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在我国,因各种原因而发生身体创伤的人数每年超过数百万,这部分人群也属于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需求人群。因此,自2000年以后,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销售逐渐出现大幅度的井喷式增长,以2013年为例,该产业销售额达1200亿美元,这一数据相当于2008年全球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产值,销售额增幅维持27%的高速增长。自2014年以来,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产业规模仍在迅速扩张,并已构建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区域。从国内外市场竞争来看,我国国内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起步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生物医学材料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从学科自身特点看,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作为一种高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其材料产品研发的知识成本高达总成本的70%,受知识产权保护与专业技术壁垒的影响,很多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发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高的生物医学材料还需从国外进口使用。近年来,以强生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发展中不断推进实施并购战略,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产业集群发展较为集中的优势,掌握了我国国内市场的部分生产、销售份额。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处于外资跨国公司等强敌环视的不利地位,产业突围还需要不断努力。面对上述现状,考虑到生物医学材料的高技术附加值特点,单个生物医学材料企业单打独斗的研发、销售过程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必须依托区域经济发展,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才能在未来生物医药材料国内国际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创新研究

  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已从原有的分散、低水平研发逐渐转型为集中发展、重视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产业发展方向上,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方面成效显著。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培育与塑造离不开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本文从技术创新与政策助力两个角度,探讨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1.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创新的技术路径。

  1.1产学研协作,推进技术创新。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仅仅依靠生物医药材料企业自身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生物医药材料的技术创新又面临着学科交叉复杂,新型材料研发周期长,耗资巨大,对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等问题,这就需要对我国国内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所涉及到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通过产学研协作开发方式,优势互补,推进生物医学材料的技术创新。当前,可以利用现有我国国内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功能体系,为其技术研发提供优质环境。如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生物医学材料企业自身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协作创新,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发方面共同进步,期待收获。近年来,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已成为推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各大高校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均凭借其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方面的出色表现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合作下的产业园区建设,实施产学研协作策略,对我国新型生物医药材料及产业的技术创新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2完善技术引进,加强模仿创新。近年来,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对于生物医学材料这种知识密集型产业而言,我国该产业目前的发展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尤其在一些高端生物医学材料产品制造方面。基于此,我国当务之急应认清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完善国外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创新谋求更大发展。这不仅符合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技术薄弱,自主研发的核心能力差的当前国情,而且有利于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企业或科研单位对引进的行业高端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尽快获得其技术的核心要素,加以改良创新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这种通过技术引进而开展模仿创新的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方式,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先进技术,而是立足于我国生物医药材料发展实际,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的消化吸收,为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技术成熟、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1.3确定发展重点,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创新。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技术水平低、重复研究现象普遍的突出问题,这要求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生物医学材料企业,都应该确定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合理定位,明确发展重点,才能有效集中我国生物产业研发的优势资源,有的放矢,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实现并促进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对当前国际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重点应该集中在再生生物医学材料与智能化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尤其是建立在干细胞、生物材料基础上的可供置换或移植的生物器官、组织等材料等研发,这些材料在未来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市场上前景广阔。

  2.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创新的政策路径。

  2.1转变政府对医学材料及产业的管理方式。实践中,政府部门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支持和管理对产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引导、支持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向集群化运作,通过资源整合与调配,协调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研发的关系,并通过健全生物医学材料行业法律法规、市场准入条件与技术标准等方式,维护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市场良性运转;政府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研发的资金支持更是该产业创新发展的源泉所在。但我国政府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管理方式仍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突出问题,不利于生物医学材料企业突破传统谋求发展。基于此,我国政府应积极转变生物医药材料及产业管理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的优势,构建大生物医药材料产业理念,改革传统组织体制,深化产业融合度,建设区域化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协调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

  2.2引进高端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如前所述,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水平与程度则取决于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开发人才。对我国生物工程的当前发展而言,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生物学、材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立足于现有高等院校与研究所等人才培养机构,注重新生代生物医学材料人才的发觉与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对高端精英人才的引进,通过开辟渠道、整合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生物医学材料实验室与研究的基地的投资力度,吸收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建设中来。

  2.3创新驱动引领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聚效应。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上、下游相关行业及环境的大力支持,纵观国际上生物医学材料较为发达成熟的跨国公司发展历史,产业高度集聚无疑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品的品种,淘汰单一产品生产企业,而推行多种产品并行开发销售的战略决策,也是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我国政府应立足于当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政策引导与规划,不断扩大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的规模,在现有产业集聚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高端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园,以品牌生物医药材料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信息资源融通的多个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

  2.4政策导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其产业发展就被作为新兴产业而纳入到我国政府重点培育的项目工程,随着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开始从政策角度入手,单独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着力主导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对该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也由十一五规划中的4亿元投入提升到十二五规划中的5.1亿元的投入,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无疑将继续增加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时期已经到来。另外,在产学研协作、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支持,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四、结语

  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将给人类健康生活提供新保障,从无生命的生物医学材料发展到有生命的生物人体组织,无不彰显着生物医药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带来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见,未来我国生物医学产业的飞速发展必将成为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助力。在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以解决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为根本目标,走科技创新融合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注重政府、医药企业与研究机构等多方组织的协同共建与资源整合,以此构建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成熟体系。

  参考文献:

  [1]梅梅,吕鹏辉.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计量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

  [2]本刊通讯员.新型生物材料及其与再生医学交叉的前沿[J]中国材料进展.2012(6).

  [3]贺正楚.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研究[J]求索.2014(1).

  [4]奚廷斐.生物医用材料现状和发展趋势[EB/OL].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医学创新论文 篇11

  一、新时期医学科技档案管理的特点

  医学档案资料与医学科研成果密切相关。作为医学档案记录的主要对象,医学科研成果往往包含了研究人员的心血和付出。这些成果具有知识产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对于记录了具有特殊价值的医学报告、临床资料及相关的文献等档案资料,需要根据国家保密法为其设置相应的保密等级,确保这些医学科技档案在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保密及限制保护措施。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有关医学研究的资料、成果等进行收集、系统分类和编研,其基本原则一方面是要确保医学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好、利用好医学档案的价值,为医学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健康提供帮助。

  二、以用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立

  为此,依据本部门的工作状况,并结合笔者多年的科技档案工作经验,理解相关文献,对以用户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议和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意识

  有意识才会有自觉的行为,才会有目的的行动。首先,我们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不仅需要重视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更需要对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档案管理部门要更新服务模式,努力开发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并建立相应的平台(如数据库和网站等),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档案室还应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宣传馆藏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可利用的档案资源,以广泛吸引潜在的档案利用者,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二)完善管理体制

  所有的行为必须要有规范,而管理体制就是这些规范的保证。要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有力保证。立足于档案利用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机制,丰富档案利用服务手段和方法,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和个性化的服务。我国各档案室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档案信息查询、借阅以及信息加工等,相对比较单一,也不够简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中,可以使得档案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更加方便,也更符合当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人员等用户人群,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无论是保存、管理还是利用,基础建设都很关键。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也是提高医学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各档案管理部门应采用多种手段强化基础建设,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1.优化档案室环境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以让医学档案利用者更专注地研究档案中的资料和信息,而宽敞明亮的场所也使档案室可以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在合适的地方为用户们提供打印、复印等服务也可以为有需要的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

  2.增加馆藏资源储量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医疗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科研人员的需求。各档案室应注重资源共享,引进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重要档案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3.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是未来医学科技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可以显著缩短档案利用者查询相关信息的时间,获取资源也变得更为简便。通过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源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检索和利用档案室内的资395源,而不用到档案室,省去了不少麻烦。档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4.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科学分类可以使用户的检索更加准确快速。档案室应充分了解各个档案的内容,并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于医学科技档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差别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功能全面的检索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档案利用者可以对各类档案有初步了解,并根据自身需求,准确定位需要查询的档案资源,避免了无谓的时间浪费。

  (四)调整档案编研体系

  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还需要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对于医学科技档案的编研提出了新要求。档案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掘医学档案的潜在利用价值,并根据当时的医学研究发展情况,适时提出相关编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出一系列具有高利用价值的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应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可以对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进行指导。

  (五)重视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知识大爆炸,现代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型管理人才是强化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随着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发展状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档案管理局面,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医学科技档案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只有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利用医学科技档案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准确地搜索到其需要的信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六)建立面向用户的新型应用平台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而所有工作也都应该围绕这个目的去开展。为此,我们初步建立了市级层面的血站档案管理平台。平台借助现有的公共互联网络,将中心血站和各个下属单位及用血单位联系起来,做到点、面结合,临床和科研互通,最终使用户和服务提供者共享。具体做法是将各主要用血单位和血站联网,在各医院的输血科建立使用终端和数据采集分析终端,经过授权的人员直接分层查询、使用整个输血网络的数据;而中心站点则从数据反馈中进行管理、统计和服务。并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分析、指导、服务于科研和临床。医学科技档案具有形成周期相对较长,连续性、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载体形式多样且数量庞大,具有专业性和保密性等特征。为应对以用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管理体系的创新,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档案意识,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调整档案编研体系,注重人才培养,建立面向用户的新型应用平台等。这些措施的综合效果正在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待整理。未来的医学科技档案利用可能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更好地发挥医学科技档案应有的作用。

  医学创新论文 篇12

  人的素质是由受教育的方式、程度和文化状况所决定的。一个国家、一所学校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必然孕育出优秀的教育水平,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所以在医学院校实行医学创新教育,就应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良好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指在大、中专学校的文化氛围,师生在从事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还有承载精神财富的物质财富。即物质文化,它包括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广播站、黑板报、运动场、礼堂、食堂、宿舍及花木园林等建筑设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础工程,属于自然的、物质的校园文化。精神财富即精神文化,它包括学校制度和深层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是规范性文化,指校园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娱乐活动的方式等视为校园文化的行为工程。而观念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有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之称,主要指师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创造发明等。

  创新教育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医学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创造力就是把已知的素材重新组合,使之产生出新事物、新思想或有价值的东西,它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两部分。因此,开发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发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要完成这一任务,优良的校园文化是重要的条件与保证。

  二、师生间交往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交往有激励作用,可使学生感觉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对学生的创造性有推动作用。在校园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时时刻刻都发生着人际关系交往,而人际关系的优劣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能动性的发展,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建立在师生间的交流,包括知识交流、情感交流即道德风尚和个性的交流,这种交流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突破了课时限制,超出了课堂范围,活跃并丰富了校园文化。如有人调查了数百名富有创新的心理学家和化学家,他们都认为对自己创新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是:教师“鼓励学生独立”、“言传身教”、“在课外经常和学生在一起”、“热情”、“师生平等”、“妙趣横生随机应变的演讲”等,这样的师生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堂的组织形式,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医学院校课堂教学大多处于一种静态的交流背景中,因此,课堂中学生之间无法交流,更谈不上互相激励去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先用四分之一的时间作为师生交流,复习旧课,讨论上次课的复习题;讲授占四分之二略多;另四分之一时间给学生自习,可以互相讨论。这样增加了交流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幽默的语言、直观的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把本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充实于教学,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拓展联想,活跃思维,提高反应能力及理解能力。

  三、同学间交往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关系

  青年学生精力充沛、身心活跃、富有朝气与创造力,对生活充满向往。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同学间交往密切,并能有利于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发展兴趣爱好,创造出生动活泼,热情洋溢的校园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能满足学生精神情感的需求,能使学生陶醉其中,疏导过剩的情感,才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现代研究认为,当人专心学习时间过长,大脑皮质持续的兴奋会逐渐减弱而影响学习,适当参加课外文化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产生新的兴奋灶,紧张学习的兴奋灶得到休息,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据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获得者R..W.斯佩里博士对“脑裂人”的研究,证明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具有高度专门化,左半球与抽象思维及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与形象思维和空间结构有关,具有音乐、绘画、整体空间鉴别能力。大脑的左、右半球受一个叫“胼胝体”的神经纤维板联络,因此学生在参加课外文娱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充分的审美愉悦,使高度兴奋的形象思维,通过胼胝体传到专主抽象思维的左半球,从而能提高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现代校园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如举办艺术节、文艺汇演、知识竞赛、寝室文化、书法美术、访问老年公寓、做好人好事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说教生动化,起到寓教于乐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参加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之间找到了展示、表现和发展自我的平台,在组织团队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公益活动中陶冶情操,增进社会责任感。所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会使学生创新能力更加活跃与流畅。

  四、美育与医学创新教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对美育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就是通过教育者的立美活动,来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审美学习和立美发展。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美育也就是培养人的“完满人性”并成为“完整的人”的一种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这便是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素质优秀。

  美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美育能减轻对深层心理活动的压抑与束缚,使之不断受到激发,保持旺盛的活力,能使人不断探索新事物、新方法,产生新感觉、新经验,而这些正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许多杰出科学家对艺术有较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小提琴手,玻恩是位钢琴演奏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轨道公式是因为受到他家乡和谐曲的启迪,薛定锷用以揭示DNA遗传密码的灵感,得益于欣赏自然美时引起的联想。这些事实说明,美育与人的创造力关系密切,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医学创新教育中,无论是内科、外科、中医、西医都离不开美学,能使病人的生理、心灵均健康,才是医学创新教育的目的。所以,应把坚持美育课作为开发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医学创新论文 篇13

  1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多层次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及其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制品、材料、装置和系统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其主要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理工医结合,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在军医大学这样的医科院校中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要改变原有培养医科学生的模式,采取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强调实践性教学。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需要体现的重要内容[1]。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经验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我军卫勤保障的需要和军事医学的发展,培养具有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等专业知识,具备将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能够从事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研究、设计、管理、使用和维修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是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这是一门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应用性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创新探索都必须依赖实践来验证。因此,实践教学占据着战略性地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根据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工程特性,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该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来培养,更要通过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来锻炼,以使学员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实际医学问题的解决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2.1注重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重组课程实验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包含了一系列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医学电子仪器等等),对这些课程的实验项目进行精选、整合、改造,实现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块为基础的分层递进的实验教学内容。对现有的实验进行优化整合,主要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熟悉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益,在不增加现有实验课学时的前提下,适当开设综合性实验。

  2.2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在专业基础课实验中,将过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中的设计性实验设置为相对独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攻关的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综合训练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教师编列实验题目,提出技术要求。题目的难度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题目的内容与专业方向及学生兴趣相吻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优化技术路线,独立开展实验等环节实施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从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实现以及装配调试,到最后的总结报告和文档整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上述实验课教学改革,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3开展多层次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开展了多种类型和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既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种是普及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力求覆盖面广、应用性强,既有教师选题,也有学生自主选题进行实验研究。从专业基础课开始组织,有效地丰富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习内容。另一种是提高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学习成绩优秀、钻研精神强的学生实行导师制,组织他们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全国性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等实践教学,让学生直接介入实际的科研活动中。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员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4类。从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目前这种模式存在2点不足:一是课程设置不科学,体系不完整,与国内外其他生物医学工程院校相比缺少专业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这2类课程[2];二是实践教学没有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律进行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基础做起,由低到高逐次递进,以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为例,在设计性实验中应当将主要精力用于方案设计和技术指标的实现上,但是部分学员由于电子工艺基本功不扎实,一些原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却由于焊接加工水平欠佳反复出现,从而影响了设计性实验的整体效果。由于工程实践能力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素质要求,从设备使用、工艺掌握、器件选择、方案设计等等由低到高的各项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并逐渐形成经验的一个长期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解决的,必须将其作为系统工程搞好顶层设计,在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加以解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训必须是多层次的并且贯穿始终的完整培训,需要完成包括基础电子工艺掌握、基本实验设备操作到复杂医学电子系统的设计等一系列阶梯式的体系化训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研究生阶段,不间断地进行传统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等各种实践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创造性和竞争能力都大有益处[2]。只有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才能具备比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通过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和部队建设的需要。所以,建立健全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按工程人才的培养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4构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与建议

  创新实践能力可分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设计技能—创新技能4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通常需要采用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为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为指导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调整实践教学组织结构;安排大型综合实验设计课程和实践训练,形成科学合理、内容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支撑环境。使学生在学校期间,不间断地进行传统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等各种实践学习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造性和竞争能力,这也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然选择[3]。

  4.1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地适应军医大学对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并结合其他院校在实践体系建设上的经验,我们认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当涵盖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6类课程。其中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构建4个层次、5个类型的课程培训体系。

  4.1.1基础课程实验

  这一类实验的内容和方式比较传统,实验和课程内容的联系紧密,每门课程课内安排实验18学时。通过对授课内容的验证、实现与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除基本实验外,一般要求至少安排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验,能够对整门课程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对每一门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的安排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以保证每门课程实验内容的合理性。

  4.1.2综合实践课程

  这个训练层次的重要性体现在,使学生掌握应用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其初步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获取必须要拥有扎实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所谓创新是没有保障的,即便有非常新颖的想法,但是无法实现也是枉然。创新的方法往往产生于对传统既有方法的熟悉上,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并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创造性地采用不同以往的方法和手段处理和解决问题。创新一定是无限的想像与有限的技术选择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这类实践课程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掌握工程技术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突出工程实践中关键环节的训练,实现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员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培训,使其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程在进入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以后安排,将每学期的所有理论教学及考试在前18周内完成,余下的2~3周时间用于开设独立的综合实践课程。

  (1)电子工艺实习。主要培养学生在电子线路焊接、装配、调试、元器件识别、选择、基本仪器使用等方面的能力,组装具有实用价值的小型电路。安排这个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员在电子技术应用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直接进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出现因为电子工艺不过关造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电路设计和调试带来层出不穷的障碍。所以必须要有这个训练过程,以保证在后续课程中学生具有比较熟练和稳定的电子工艺能力,而尽量避免因为工艺问题造成的失败。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具备电子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课程,以电路设计为重点,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模电、数电知识,完成制作较为复杂的带有生物医学功能的电路或者小型电子系统(例如心电信号放大器)。一般是给出实验任务和设计要求,通过电路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和指标测试、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设计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3)虚拟仪器技术课程设计。掌握LabView在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功能电路整合方面的应用,侧重于生物信号的处理及其虚拟仪器系统的设计。

  (4)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综合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电子系统基本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把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起来,掌握常见的生物医学信号采集方法,医学信号传感器、采集仪器的使用,利用各种信号处理手段解决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问题。使学生了解医学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医学信号→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识别与特征提取→临床诊断,培养学生应用Matlab和LabView提供的各种处理方法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并强调各种处理方法的硬件实现。

  (5)现代医学仪器综合设计。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进入毕业设计前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合医学仪器课程内容,独立完成一个医学信号检测、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完成医学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存贮、数据显示、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专业课实验进行的高度整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层次的融合。学生从本课程拟定的题目中选择,或者自己拟定题目,独立完成一个检测人体信号的小型医学仪器系统,并使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达到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学生通过该课程较系统地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控制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及实验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对医学信号的拾取、测量、处理、应用有一个系统地了解,从而在综合能力上得到培养,同时为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4]。

  4.1.3创新性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创新性课外科技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第二层次训练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前沿、开阔科技视野、激发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的潜能,结合军事医学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结合我军卫勤保障和军事医学的需求,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电磁检测技术等生物医学工程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验活动。从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设计思想的提出、技术指标的设定、研究方案的形成、工程设计的优化等方面训练学员,培养他们在我军军事斗争卫勤保障条件下解决军事医学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该层次的训练侧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围绕科研方向开展,也可以围绕专业选修课开展,并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创新实验基金,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国家专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荐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对于部分已取得较好成果的学员,可在此基础上直接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并给予他们优先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4.1.4实习

  临床工程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习,使学员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了解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熟悉部分医学仪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存在问题,建立医疗卫生装备体系的基本知识架构,培养学员运用已学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医学仪器设备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医疗设备专业工作,提升任职能力打下基础。

  4.1.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质量可以衡量专业教学的水平,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的开展将紧密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和实际科研课题,把重点放在学员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毕业设计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1)调研、查阅中外文献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2)理论分析、制定或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3)实验研究、综合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4)交叉融合理工医等学科综合知识的能力;

  (5)外语、计算机应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6)综合应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团队合作的能力。

  方法上让学生自由选题,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课题。针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互相讨论的形式逐步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设计,并进行虚拟实验和仿真分析,经过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案,进而设计出实用的电子系统,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并达到设计技术指标;最后提供设计报告,接受专家组考评并通过答辩。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科研的方法、程序和步骤,增强科研意识。这种对科学实践全程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4.2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建设旨在针对我军面临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满足我军卫勤保障需求和军事医学发展需要,从军事医学电子技术教学与训练、军队卫生装备教学与训练等方面入手,与烧伤外科学、防原医学、野战外科学、野战内科学、军事预防医学、高原军事医学以及新概念武器防治学等军事医学紧密结合,以电子技术应用、装备教学实训为基础,培养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方法,解决部队卫勤保障和军事医学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学员专业学习阶段,在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综合实验、军事医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以及卫勤演练中对学员实施相关训练活动。从培养军队院校学员为军服务的意识出发,使其在学习训练中了解军事医学的主要问题,学会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开展相关学习实践以及任职训练是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5结语

  军事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应该具有应用相关工程技术解决军事医学和部队卫勤保障中问题的能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围绕这个总原则设计好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并在探索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医学创新论文 篇14

  1.教育模式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主动认知,并且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更多的科研都是在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对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再发展出新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临场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与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索式学习教学,应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护理专业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进行患者诊断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期的全心照料。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统计,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上,要远远超过其患者的主治医生,因此患者的康复周期的长短除了主治医生的治疗以外,更多的依靠护理人员的心细照顾。对护理学生的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与简单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临床的判断能力,与总结能力,并且思维水平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对前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心不仅仅停留于会专业的护理方法,更应该重点要求创造知识、开拓文化,要专门训练和不断开发其创造潜能,让其在岗位上能有更多的创新,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身为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3.创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当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想法和见解时,老师应该用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与可行。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作了一种名为“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其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在实际中实现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想法,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实际情况发生,所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形成反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的方法做出改进,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中出现的错误。灵活机动地解决,力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护理专业属于临床性较强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都靠“从做中学”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的开展试验课程,利用实验课大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鼓励与提倡学生说出自己思维中的新奇想法,从而发现护生的创新行为,给以认同、鼓励。比如,铺床法中,被盖与床头的距离,不同版本教材中说法不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睡到病床上试一下,要求保证两肩部不外露,保暖,脚不跖屈,病人感觉舒适,而外观平整,少皱折。又如,臀大肌肌肉注射,有的同学习惯于右手进针,右手推药,与书本上的左手推药有差别,但只要对病人安全,没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根据以前的经典护理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互相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加以总结,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当有出入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一个思想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初期是很容易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的,因此在这时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学生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很难纠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目前我国的医疗教育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有更多的学者与教师,也意识到了对护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问题等,因此,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以及国家卫生部的导引下,较快制定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标准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有序化、全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能有效地提高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孙艳琴 单位:吉林职工医科大学 吉林卫生学校

  医学创新论文 篇15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象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和海口医院2010级临床硕士研究生中选修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全体学生。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在上完该课程考试时将问卷附于考卷后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关注教学改革满意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式PBL教学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及6个具体反映科研创新能力的方面即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资料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教学满意度包括所选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和兴趣性,本课程的兴趣性和重要性,选用教材,授课方式,教师人数和学时数;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报告掌握所学内容的多少来反映。教学改革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革新。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式PBL教学;使用教材更新为由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整体上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新增了“流行病学测量”、“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和“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4章,且该教材每章都增加了实际案例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课讲授和案例讨论课相结合的方式,并将上课的学时数由原来的24个学时增加到32个学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数描述。

  2结果

  2.1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学生们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其中71人(84.5%)认为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就临床流行病学对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科研分析、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6方面能力具体来说,半数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这6方面能力的帮助较大,尤其是对科研选题能力提高的影响最为显著:98.8%的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该方面能力提高大,没有学生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对这6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帮助。

  2.2授课内容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最难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5.4%)、临床决策分析(46.4%)和分析性研究(37.3%);认为最重要的三章依次为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与控制(59.5%)、临床试验(57.1%)和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54.8%);认为最感兴趣的三章依次为临床试验(56.0%)、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50.0%)和分析性研究(44.0%)。就临床流行病学整门课程而言,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对该课程感兴趣并认为该课程重要。

  2.3教材评价

  对教材的满意度、实用性和难易度调查结果显示:98.8%的学生对所选用的教材满意,仅有1人(占1.2%)不满意;10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认为该教材实用,没有学生认为该教材不实用,其中71人(84.5%)认为实用;80人(95.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选用的教材难易程度适中,仅有2人(2.4%)反映该教材难。

  2.4教学方法评价

  63人(75.0%)认为目前临床流行病学所采取的授课方式好;70人(83.3%)认为应由多个老师承担;69人(82.1%)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门课程。83人(98.8%)对现行教学的总体印象好。

  2.5学时数评价

  36人(42.9%)认为目前上课总的学时数合适,47人(56.0%)认为应增学时数;58人(69.0%)认为每周上课次数应为2次;64人(76.2%)认为每周次上课学时数为2学时。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7.2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3],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中的薄弱环节,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006年至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进行的3次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动参与程度低和高水平创新成果缺乏[4]。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说明目前《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难易度、学时数及使用的教材是合理的、可行的。

  3.1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人才,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我系革新教学手段,吸取国内外新型研究生教育思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表明:《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科研思维、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分析问题、结果解释和论文写作能力等6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选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可能与我校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有关。虽然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来源于学生的主观评价,还未找到合适的定量的测量学生创新能力的量表,导致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但这与国内其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研科研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5]。目前《临床流行病学》采用的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一致肯定,因此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3.2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案例式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1960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综合“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管理”,“以小组讨论”的理念与形式,目前,PBL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小组讨论式的教学,即将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围绕问题学习,施展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6-7]。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首创的。它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遍及多个国家。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20年的历史[8]。本课程采用的是案例式PBL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综合两种方法,即在上课开始引入案例,在案例结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此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可认为目前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是科学的、可行的。

  3.3授课的内容

  本课程所授内容是流行病学系全体老师参考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临床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上课内容通过集体讨论,同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研究表明: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难易适当,学生表现出对此门功课感兴趣,大部分同学认为掌握了该功课的大部分内容,学生认为此课程不同程度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明《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临床专业实践和科研的需要。

  3.4教材选用

  一本好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的教材是我校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该书在继承第一版教材的优点上,又有所发展。该书在每章的开篇引入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重点突出了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硕士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以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主线贯穿全书,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本课程选用教材,不管是实用性还是满意度,绝大部分同学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说明选用的教材是合理的。

  3.5学时数

  虽然临床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上课学时数较改革前有所增加,但本次调查结果仍然发现有56%的学生认为应当增加学时数,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该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科研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此次《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案例式PBL教学无论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还是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都是成功的。通过案例式PBL教学,大部分学生反映《临床流行病学》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大的帮助,学生都对新的教学方法满意,并且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临床流行病学》绝大部分内容。因此,《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式PBL教学方法值得推广,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医学创新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动物医学改革创新论文09-27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10-26

护理医学创新论文范文10-27

医学生创新创业论文09-20

口腔医学生科研创新论文10-05

医学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08-05

本科医学论文精选09-04

浅谈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新型医学人才论文08-16

口腔医学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