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探讨

时间:2020-10-08 08:39:45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0例。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划分成平局的两组,即: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 结果 临床对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换药次数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和患者总满意度(9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71.43%),组间对比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加快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探讨

  [关键词] 妇产科;微波;α-糜蛋白酶;临床效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它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影响严重,容易造成术后感染、手术失败等问题,妇产科患者还容易造成母婴的死亡[1-2]。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以来,在该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0例。将患者根据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35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进行临床治疗,并分析、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之间,妇产科收治的`7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患者年龄大约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3.6)岁;手术类型中,18例为子宫肌瘤切除术,29例为剖宫产手术,8例为宫外孕手术,10例为子宫切除术,5例为其他手术。将70例患者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5例,年龄大约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1±4.0)岁;手术类型中,8例为子宫肌瘤切除术,15例为剖宫产手术,3例为宫外孕手术,7例为子宫切除术,2例为其他手术。观察组患者35例,年龄大约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9±3.8)岁;手术类型中,10例为子宫肌瘤切除术,14例为剖宫产手术,5例为宫外孕手术,3例为子宫切除术,3例为其他手术。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方面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具体方法为:医生根据患者切口液化情况将部分缝线拆除,将失活组织剔除,并采用生理盐水以及氧化氢溶液对创腔进行反复冲洗,而后进行胶片引流。完成后重新更换干燥、清洁的敷料进行切口覆盖,直至切口自然愈合。

  1.2.2 观察组 采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具体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同上),但需要在冲洗切口的生理盐水中加入适量的α-糜蛋白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112)。同时,给予患者微波照射治疗,30 min/次,2次/d,至切口愈合。

  1.3 评价标准

  1.3.1 治愈 患者经过1~3 d的治疗后,其临床液化症状完全消失,液化切口完全愈合。

  1.3.2 显效 患者经过4~5 d的治疗后,其临床液化症状明显减轻,切口基本愈合或大部分愈合。

  1.3.3 有效 患者经过5 d治疗后,其临床液化症状有所减轻,但大部分切口仍未愈合,经过10d持续治疗后完全愈合。

  1.3.4 无效 患者经过5 d治疗后,液化症状未减轻,切口未愈合,且出现液化加重、拆线开裂等问题。

  1.3.5 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0%[3-4]。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分析

  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治疗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比较(x±s)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分析

  临床比较分析显示,对照组35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28/35),观察组35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35/3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情况分析

  经过随访统计显示,对照组35例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总满意度为71.43%(25/35),观察组35例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总满意度为97.14%(34/3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n(%)]

  三、讨论

  由于女性的腹部皮下脂肪丰富,导致在妇科手术后容易诱发切口脂肪液化症状,造成手术切口的经久不愈,给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日常生活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干扰[5-6]。国内外诸多医疗机构研究证实,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诱发原因主要同肥胖、糖尿病、电刀使用、失血过多、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过长、妊娠水肿压迫以及术后营养不良等有关[7]。微波治疗,是近些年来临床上新兴起的一种外伤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生物效应以及热效应对伤口进行刺激,从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8]。α-糜蛋白酶,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蛋白水解酶,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并具有抗炎、抗肿等功效[9]。根据国内外多家医学机构研究证实[10],将微波治疗同α-糜蛋白酶联合作用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中,其伤口愈合较快,治疗时间缩短,患者临床疗效较高。该次临床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随机择取的98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中,采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其平均治疗时间(5.03±1.61)d、换药次数(5.34±1.42)次以及伤口愈合时间(8.23±3.05)d均明显少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8.46±2.51)d、(9.13±1.9 5)次、(15.09±5.17)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疗法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恢复。同时,采用联合疗法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患者及家属的临床总满意度达到了97.14%,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患者(80.0%,71.4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微波联合α-糜蛋白酶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更好的帮助和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艳荣,赵志军.碘伏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140-141.

  [2] 王志华.关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及预防[J].当代医学,2014,20(18):92-93.

  [3] 李蓉.37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396-397.

  [4] 洪红,唐佳华,张莹�B.蜂蜜应用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4):493-494.

  [5] 张琴秀.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2):65-66.

  [6] 陈茜.5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4):458-459.

  [7] 董霞.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10例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6):153-154.

  [8] 芦延峰.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8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75,77.

  [9] 苏宝珍.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方法[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2):96-97.

  [10] 曹东翔.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5例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234-235.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探讨】相关文章:

1.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护理论文

2.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护理探讨论文

3.妇产科腹部手术缝合不拆线的临床运用观察论文

4.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探究论文

5.妇产科急腹症临床疗效的探讨论文

6.探讨儿童头颈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

7.胸外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探讨性论文

8.妇产科产后出血临床抢救护理探讨论文

9.临床执业医师助理考点:腹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