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0-09-14 20:10:07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相关性, 旨在为预防宫内感染、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娩的胎膜早破产妇67例作为研究组, 再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67例作为对照组, 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记录两组产妇宫内感染率、新生儿肺炎率、新生儿窘迫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率, 同时应用实验室检查羊水残余量、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宫内感染率、新生儿肺炎率、新生儿窘迫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羊水残余量、IL-6、IL-8及TNF-α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密切相关。

  【关键词】 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新生儿发病率

  胎膜早破是胎膜破膜发生在产程开始前, 是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可导致胎儿早产、脐带脱垂等, 给母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近年来, 随着胎膜早破发生率的显著提高, 临床研究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相关性, 对于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有越加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探讨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胎膜早破产妇67例作为研究组, 再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6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年龄24~35岁, 平均年龄(28.04±2.33)岁, 孕周35~40周, 平均孕周(37.02±1.01)周;对照组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28.08±2.31)岁, 孕周35~41周, 平均孕周(37.05±1.32)周, 排除母体疾病、产科并发症及胎儿、胎位异常的产妇,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方式:产妇在入院后足月胎膜早破在破膜12 h内应立即注射抗生素, 达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破膜24 h仍无临产现象的产妇应用缩宫素进行引产;足月前胎膜早破的产妇在给予抗生素抑制感染的同时应用宫缩抑制剂达到有效抑制宫缩的目的, 34周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 当产妇出现胎肺成熟或感染现象时应立即决定分娩方式。同时两组产妇在分娩时抽取羊水5 ml, 用1500 r/min离心20 min后取上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IL-6、IL-8及TNF-α水平, 并记录两组患者羊水残余量、宫内感染率、新生儿肺炎率、新生儿窘迫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宫内感染率、新生儿肺炎率、新生儿窘迫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产妇羊水残余量、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 两组产妇羊水残余量、IL-6、IL-8及TNF-α水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胎膜早破是妊娠中晚期临床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有宫颈内口松弛、宫颈慢性炎症、羊膜炎、胎位异常[2]、羊水过多、子宫张力高等, 胎膜早破后羊水的抑菌作用显著降低, 导致上行感染的风险极大提高[3]。

  本研究通过探讨结果表明胎膜早破后宫内感染率、新生儿肺炎率、新生儿窘迫率及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产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表明胎膜早破后是导致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有密切关系, 同时针对胎膜早破后羊水残余量, 羊水中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 结果表明研究组产妇羊水残余量显著减少, 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是由于羊水是维持胎儿生命和营养健康重要的因素, 羊水量减少导致宫内胎儿的生存环境改变, 导致胎儿和脐带压力增加[4], 引起宫内胎儿慢性缺血缺氧, 胎儿代谢产物潴留, 进而引发新生儿疾病。IL-6、IL-8、TNF-α是体内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 可以增强炎性反应、促使胎膜细胞坏死、提高宫内压力[5], 导致产妇出现胎膜早破, 因此表明, 羊水残余量、IL-6、IL-8及TNF-α水平与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及新生儿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 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及新生儿发病率呈正相关性, 临床可以通过检测羊水残余量、IL-6、IL-8及TNF-α水平提前预测产妇胎膜早破的风险, 降低新生儿发病率, 增强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俞碧霞, 张柳燕, 盛明燕, 等. 胎儿窘迫及胎膜早破的胎盘病理与羊水病原学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17): 2604-2605.

  [2] 陆剑宁.胎膜早破后羊水偏少及过少的分娩结局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1): 73-74.

  [3] 陈婷, 姚慧. 残余羊水量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47(7): 533-535.

  [4] 刘晓巍, 范玲, 张为远, 等. 新生儿宫内感染43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5(10): 3027-3030.

  [5] 史浩. 血清IL-6、IL-8与TNF-α联合检测预测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的意义. 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34): 65-67.

【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文章:

1.妇产科主治医师知识点:胎膜早破原因

2.社会交际中语言与思维的相关性分析

3.新生儿早教方法

4.企业税收筹划与负债筹资的相关性分析论文

5.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与临床症状

6.普通外科手术护理与手术感染及疼痛相关性研究论文

7.8个新生儿早教方法

8.论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教

9.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