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痞满

时间:2020-09-28 11:26:48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痞满

中西医结合 痞满
        痞满是指胃脘部闭塞不通,满闷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到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一些类型。有人认为胃癌癌前病变亦属中医“痞满”范畴。痞满证出现的机制,中医认为与外邪侵袭、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有关,西医认为与胃电频率改变或胃肠动力障碍有关。六诊时主要侧重点在触诊,通过触摸患者自觉痞结之处,分析是否包块,是否柔软、移动、疼痛。临床主要考虑胃脘疼痛、鼓胀、胸痹心痛等相鉴别,应当排除由胃癌、肝硬化等病所致的痞满症状。
        一  西医治疗
        (一)病因治疗
        1.清除幽门螺杆菌  指征:①有胃癌家族史;②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③有胃黏膜糜烂、中一重度萎缩、中一重度肠化、异型增生等。常用方案: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铋剂+2种抗生素等。
        2.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  指征:胃黏膜糜烂、出血等。可选用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药。
        (二)对症治疗
        1.饱胀  可选用多潘立酮(吗叮)或莫沙必利等药增强胃动力以消胀。
        2.泛酸  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泛酸、上腹部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隋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或抗酸治疗。
        3.贫血  指征:合并缺铁眭贫血或恶性贫血者。口服或注射补充铁剂。
        4.出血  指征:胃黏膜糜烂出血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诱发。迅速补充血容量,及早纠正失血,防止继续出血。
        (三)治疗及用药思路
        如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者,可采用西药三联抗菌治疗,以根除细菌,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如因十二指肠液反流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者,可采用抗酸剂抑酸。胃黏膜损伤者,需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胃动力下降者,需采用胃肠动力促进剂。合并其他症状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如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二  中医治疗
        1.肝郁气滞证
        (1)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痞。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为将军之官。若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或暴怒伤肝,气机逆乱而致中焦气机痞塞,则成痞满。故治当疏肝解郁,通畅气机,降逆和胃。
        (2)选方与用药思路:百病气为先,因情志不悦、心烦易怒或郁勃不遂者,常致肝郁气滞。临床根据患者气郁、气滞之轻重程度,选用不同组方,如治疗六郁的通用方越鞠丸;胃脘胀满,且攻痛连胁,嗳气频繁者,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本证常用药物:柴胡、陈皮、香附、枳壳、佛手、木香、川芎等。又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仙鹤草有“散中满,下气”之功,临证用治痞满可有妙用。
        (3)根据兼证加减:痞塞较甚者,可合桔梗枳壳汤(《南阳活人书》)以行气下膈,或加枳实以破气;气郁较甚者,可加木香、槟、佛手等行气解郁;嗳气泛酸甚者,加煅瓦楞、海螵蛸、象贝母等止酸;胃中灼热者,加黄连少量以清热泻火。

        (4)根据变证转方:“气有余便是火”,肝郁气滞日久,则气郁化火,进而乘脾犯胃导致肝胃不和者,当着重清肝泻火,选用大苦大寒之药,如黄连、龙胆草等。可合左金丸(《丹溪心法》)或选用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2.饮食停滞证
        (1)治法:消食导滞,行气消痞。
        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食谷不化,阻滞胃脘,痞塞不通,而致痞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中满者,泻之于内”,故治当消导立法,兼以行气散痞。“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筋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医学心悟》)
        (2)选方与用药思路:不同体质和年龄的患者,因饮食积滞程度不同,故选方用药有别。一般食积,可选平和之剂保和丸加减;如湿热食积或食积生湿化热者,可选枳实导滞丸加减。本证常用药物:槟、枳实、神曲、茯苓、山楂、麦芽、莱子、鸡内金等。
        (3)根据兼症加减:食积较重者,可加麦芽增强消食和中之力,枳实、槟以行气消积;气滞较甚者,可加木香、香附、厚朴等行气消胀;苔黄脉数者,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大便秘结者,加牵牛、大黄行气通腑;食积兼有脾虚者,加白术(即《医方集解》大安丸),消食之中兼有健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