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睡眠的中医保健养生

时间:2017-11-23 我要投稿

  从中医睡眠的保健养生谈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及不同类型失眠病人如何从各方面克服睡眠障碍,从而提高睡睡眠质量,达到身心健康。

  睡眠中医基础理论养生保健

  一个人7天只喝水不进食还能存活,可是不睡眠,则只能活4天。充足的睡眠加上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及平和的心态成为保证人体健康的四大要素。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心理压力的加大,睡眠障碍的人群也在逐年增加。有资料统计,我国的失眠者为总的人口的20%-30%,其中老年人约占70%。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乃是人类的必需。如果一个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白天会产生种种不适的感觉,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警觉性差、情绪不佳等。要是被长期严重的失眠困扰,更会造成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80多种严重的疾病。美国的一位著名专家廉德门特指出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目前,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备受人们的瞩目。

  睡眠障碍的最基本表现就是失眠。它既由精神因素诱发,也可因机体疾病引起,且与工作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习惯、年龄的大小、受程度,均有密切关系。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早醒,或睡而易醒,时睡时醒,甚至彻夜不眠,是睡眠量的不足或质的不佳。中医学称之为“目不暝”、“不得眠”、“不得睡”等,《难经》始称“不寐”[1]。

  中医学关于失眠的成因,主要观点有二。一为阴阳说,《灵枢·口问》认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2]。二为神主说,即如《景岳全书·不寐》所日:“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中医学又认为人体生命的活动,全靠人身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来推动,而从中医纠其根源,失眠之阴阳说与神主说实则相通也。现从中医睡眠机制、辩证用药及心理调节等方面谈睡眠的保健养生。

  1提高睡眠质量是关键

  1.1睡子午觉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人的睡眠并非是越多越好.一般每日睡6~8小时。便能满足生理需求.而中老年人就更少些,夜间能睡5小时就可以。中午再午睡40分钟到l小时,即可保持精力充沛。

  1.2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听舒缓的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1.3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从中医理论上讲,失眠的发生是涉及多个脏腑的,如心、肝、脾胃、肾等,但主要的病变在心,因为心藏神,心神的安定与否,与睡眠是直接相关的,故不论“心”自身疾病,还是脾胃、肝胆、肾、肺其它脏器疾病影响于心,均可引起失眠。

  1.4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

浅谈睡眠的中医保健养生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