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对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时间:2017-11-23 我要投稿
目的  探讨行为疗法对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A型性格组(A组)与B型性格组(B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行为疗法措施干预,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特质应对方式、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心电图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  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特质应对方式、社会功能及生活方式,B组比A组改善得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疗法对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产生不同效果,在重视临床的同时,其心理行为的治疗也不容忽视。
行为疗法  A型性格  B型性格  冠心病  
        冠心病的形成和与个人的多种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通过改变或控制这些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近年来提出A型性格是导致个体罹患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2],A型性格是一种有过强竞争意识和高度时间紧迫感的人格类型,B型性格与之相反。2009年5月-2011年4月,我院心内科采用行为疗法的相关措施对不同性格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为有效制定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的干预策略提供客观依据,现将研究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研究组1984年制定的A型行为问卷(TABPQ)筛选出A、B型性格患者各100例。其中男109例,女91例,年龄(65.0±8.4)岁,病程(7.9±6.8)年,合并高血压47例,糖尿病37例,高血脂21例,肥胖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ISFC)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A证实,确诊为冠心病,均神志清楚,知情同意愿意合作。排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障碍及精神异常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患病情况、住院次数、心功能、运动能力、心电图、运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干预时间为4周,若患者出院,则指导其出院继续进行,并进行随访,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阳性强化  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血压指数过程中重视积极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于达到规定的给予强化表彰,淡化消极面并给予疏导。
        1.2.2系统脱敏或放松训练  通过视觉想象如欣赏唐诗、国画、盆景、花、草、鸟、虫诱导心理放松,以个体化为原则,选择适合的民族传统曲目进行音乐疗法放松,选择每分钟节奏在60-80拍之间的古典音乐,每天2次,每次30min;进行头面部其他局部肌肉的渐进式放松训练;做匀、深、细的呼吸以扩大肺活量。增加血氧含量,提高心肌细胞摄氧量。
        1.2.3认知行为治疗(CBT)  纠正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冠心病的认知。
        1.2.4行为矫正及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在认知情绪方面强调改变错误认知,激发积极情感行为,建立良好就医行为;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指导制订运动计划,提倡适量有氧健身活动。针对A型性格的快节奏、急躁、紧迫感的性格特点制定行为矫正法。
        1.3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定患者应对方式;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进行社会功能评定.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中文版)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心电图改善、生活质量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心电图改善、生活质量比较情况 
         
        注:与干预前比较,(1)P<0.01;与A组比较,(2)P<0.01。
        2.2两组干预前后特质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比较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特质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比较的均值和标准差 
        
        注:与干预前比较,(1)P<0.05,(2)P<0.01;与A组比较,(3)P<0.01。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情况 见表3。
行为疗法对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 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论文
  • 我国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论
热门推荐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