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思逛医学伦理思想中儒、道、释的交融

时间:2020-08-22 14:23:26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孙思逛医学伦理思想中儒、道、释的交融

  关键词:孙思邀,医学伦理思想,儒,道,释
  论文摘要:隋唐奉行儒、道、释并立共宏的政策,孙思邀有机地吸收了三家思想,择优汰劣,使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并以高明的智慧改造及妙用孺、道、释的有关理论。着重从儒、道、释思想交融的角度,在退居养志与救世济民、追求长寿与不慕神仙、不杀生与人为贵等方面探析了孙思邀的医学伦理思想。
    孙思邀是汉代张仲景后至唐代成就最高的一位医家。他不仅医德高尚,医技精湛,而且学识渊博,“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撰《大医习业》列于《备急千金要方》(下称《要方》)卷首,陶冶后学。其云:“若不读五经,不知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途而生。”孙思邀力荐业医者将儒经、古史、释典及庄老著作当成必修课,其自身更是“道合古今,学弹数术。”隋唐奉行儒、道、释并立共宏的政策,孙思邀有机地吸收了三家理论,并使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其内涵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
  1、退居养志与救世济民
    众所周知,道家思想是出世的哲学,道家的社会和人生态度是“无为”,其理想人格是“真”。孙思邀精晓道学,“自注《老子》、《庄子》”,“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其思想烙上了道家的印记。他淡于名利,对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的征召,均固辞不受。孙思邀考虑到“若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嗜欲煎其内,权位牵其外”,不仅会内热致疾,更严重的是可能遭遇“身灭覆宗之祸”。这种思想与庄子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庄子认为山木被砍伐、漆树被割剥、油脂被煎熬都是因为“有用”,所以极力主张“无用”,“无用”本身就是“大用”;而“有用”却常常招惹灾祸,导致丧生而终究归于“无用”。要消除忧患,获得身心自由,应忘却名利,抛弃权势,虚己忘我,自身也随之得以保全。孙思邀曾举孔融、杨修为例,二人皆好学能文,才思敏捷,为人恃才负气,终不免触怒曹操而被杀,英年早逝。孙思邀因而终身未仕,先后隐居于太白、终南、峨嵋、五台等山区。他在《千金翼方》(下称《翼方》)中设《退居》专篇,从择地、缔创、服药、饮食、养性、种造药及杂忌等七方面论述了隐居之道,被后世奉为“孙真人”,而“真人”正是道家的人格典范。
    但庄子懂得完全无用也不一定高枕无忧,鹅就因为不能鸣叫而被杀,所以庄子认为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最宜。孙思邀亦没有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而是一生坚持在民间行医。古人认为,医生是唯一能在野为国效劳的人,宋代范仲淹微时曾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孙思邀也以医国、医人、医病作为衡量上医、中医、下医的标准,这又是儒家积极的人世态度。儒家追求的人格是“善”,古代有三种职业是以谋生和行善为目的.的:一是行医,二是教书,三是算命。行医不仅限于助人健康,更能救世济民。孙思邀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其中“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体现了道家的清心寡欲,“大慈”、“普救”充分显露了佛教普渡众生的理念,“恻隐之心”则反映了儒家对良知的认识。孙思邀“志存救济”,一生从事着“山林相业”,处于“无用”与“有用”之间,既保全了自己,又服务了社会;既求“真”,也求“善”。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有为”共同构成了其人生态度,佛教慈悲之情丰富了其精神生活。
  2、追求长寿与不慕神仙
    庄子感到人生如白驹过隙般短暂,气聚而生,气散则死,故主张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孙思邀亦认识到“人生一世,甚于过隙”,不过他并未仿效庄子,做一个看透生死的达人。他认为人生越是短暂,就越要重视养生。唐代是道教的鼎盛时期,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强调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孙思邀将“道”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医疗卫生实践以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吸收了道教养生中合理有效的内容,如修性养神、内丹、服食和房中等,集养生理论方法之大成,为传统医学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自己寿享百岁,正是其躬行养生之道的最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