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体会

时间:2020-08-12 14:00:55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体会

  
  [论文关键词] 肱骨;内上髁;骨折;治疗;体会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共128例,根据其移位程度分为Ⅱ度45例、Ⅲ度38例、Ⅳ度45例。Ⅱ度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Ⅲ度、Ⅳ度骨折均先行手法整复,夹板绷带固定,其中,有10例Ⅲ度骨折患者手法整复失败,于骨折后7 d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果:优110例,良18例,劣0例。结论:对于肱骨内上髁骨折,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而早期及全程的训练同样不可忽视。对于Ⅱ度骨折,常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对于Ⅲ度和Ⅳ度骨折,常规首选手法整复,如果整复后骨折块不稳定,仍存在手术指征,应尽早选择切开复位。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肘部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幼儿少见。约占肘关节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占肘部损伤的第3位。我院2000~2007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28例,根据其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取手法治疗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8例,根据其移位程度分为Ⅱ度45例、Ⅲ度38例、Ⅳ度45例。其中,男86例,女42例;左76例,右52例;年龄7~14岁,平均10.5岁。其中,所有Ⅱ度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Ⅲ度、Ⅳ度骨折均先行手法整复,夹板绷带固定,其中,有10例Ⅲ度骨折患者手法整复失败,于骨折后7 d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及固定采用全身麻醉。患儿取仰卧位,患肢置于胸前或外展于手术台侧台上。取肘关节内侧以骨折为中心的纵切口,长6~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即可显露骨折端。清除积血及骨折断端间嵌入的软组织,探查骨块移位方向及大小。如骨块较大接近尺神经时,应给予游离,妥善保护尺神经。屈肘,前臂旋前,用巾钳夹住骨块向上牵拉复位,骨折复位后,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尺神经常规予以前移,并用周围组织缝合保护。克氏针针尾留在皮外,冲洗切口,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功能位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4周后拔出克氏针,拆除石膏,功能锻炼。
  1.2.2 整复方法及固定术者及助手均站于患侧,助手的两手扶持上臂,术者左手固定肘关节,右手握持患手掌指关节处,用力使肘、腕、掌指关节过伸,同时在助手的对抗牵引下,使前臂极度旋后、外展,致使前臂屈肌极度紧张,这样屈肌牵拉骨折块,使之向内离开肱骨滑车下方,然后整复肘关节,即可在肱骨内上髁触及活动的骨块,被动屈伸肘关节,见无屈伸功能障碍。一般整复成功后内上髁骨块稳定,骨擦感明显减轻。将肘关节屈肘90°前臂旋前位固定,内上髁处加一中心凹陷的圆垫,固定过程中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以保证固定的可靠。4周后去除外固定,加强功能训练,并用本院自制的熏洗(主要成分有艾叶、青椒、透骨草、红花、威灵仙、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