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时间:2020-10-06 10:31:27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骨伤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骨伤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骨伤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231例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并与同期单菌种感染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比较。结果 骨伤科混合感染主要分布于开放性骨折和慢性骨髓炎,分别占56.7%和26.8%,G-杆菌与G 球菌混合感染50.6%、G-杆菌混合感染36.8%,G 球菌混合感染10%,G-杆菌加念珠菌感染2.6%。结论 开放性骨折、慢性骨髓炎易发生混合感染,耐药性明显高于单一菌株,而且多重耐药和不对称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用药个体化非常重要。

  [关键词] 感染;病原;耐药性;细菌

骨伤科创伤及术后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感染菌株类型的不断变化和院内交叉感染及耐药菌株的逐年增加,药敏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解骨伤科混合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特点,现回顾性总结2004年8月~2006年8月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离结果和药敏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院骨伤科临床送检标本3659份,其中开放性骨伤感染2397例,术后感染289例,慢性骨髓炎642例,其他感染331例。

  1.2 细菌的分离培养

  将临床送检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中国蓝平板,经35 ℃恒温箱培养18~24 h,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结果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范的`方法[1],初步判定是否混合感染,并将细菌鉴定到种。

  1.3 混合生长细菌的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分别挑取划线上生长并分纯后的菌落4~5个制成两管菌悬液,用拭子蘸取菌液,按规范涂布于不同的Mueller-Hinton药敏琼脂平板,贴上选择的药物纸片35 ℃ 18~24 h培养,量取抑菌环直径,按标准判定敏感和耐药。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3659例临床送检标本,经有氧条件下培养,阳性标本2036例,总阳性率为57%,其中1805例为单一菌种感染,231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占培养阳性标本的11.3%。231例混合感染病种分布,见表1。混合感染菌种组合构成,见表2。表1 231例混合感染病种分布(略)表2 混合感染菌株组合构成比(略)

下一页

【骨伤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相关文章:

1.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2.桂东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

3.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研究

4.医院内与医院外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5.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探讨

6.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

7.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论文

8.铜绿假单胞菌107株耐药性分析

9.混合咖啡分类介绍及基础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