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爱情与死亡》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0-10-06 11:04:06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艺术歌曲《爱情与死亡》研究的论文

  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色彩中最富有特色的体裁之一,它充分地将歌曲的情绪和内涵融入到优美的旋律和扣人心弦的歌词中,在钢琴的引领下开始发挥它独特的魅力。作为“Be anto”发源地的意大利却渐渐地注重于歌剧的创作,使得艺术歌曲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但在 19 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歌曲也渐渐地开始萌芽壮大。

艺术歌曲《爱情与死亡》研究的论文

  盖塔诺·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 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早期的作曲家。19 世纪 30 年代,罗西尼早已退隐江湖、与世无争,贝利尼正忙碌于创作他的又一部歌剧,于是此时的多尼采蒂正处于他歌剧的鼎盛时期,无人与之争锋,成为意大利美声学派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时多尼采蒂的艺术歌曲在古典主义艺术歌曲与浪漫主义艺术歌曲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多米尼克·盖塔诺·玛利亚·多尼采蒂 ① (DomennicoGaetano Maria Donizetti)出生于一个叫做贝加莫的小镇,他的家庭贫困,但却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并被西蒙·迈伊尔(SimonMayr)发掘。1828 年多尼采蒂与律师家庭出身的佛吉尼娅·瓦塞里结婚,幸福美满,许多爱情题材创作的艺术歌曲也都是通过妻子产生的灵感,是他们真实的爱情写照。但多尼采蒂的家庭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 3 个孩子都不幸夭折,妻子也于1837 年因霍乱去世,于是悲恸欲绝的他远居法国。

  《爱情与死亡》(Amore e morte)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处于多尼采蒂的前浪漫主义时期,是一首诉说爱情的 Arietta(小咏叹调),同时作品是根据 G.A.L. 雷达艾利的诗所改编。歌曲表达了在得知爱人阿勒维拉离开人世时对往事和对爱人的怀念与伤痛。主人公当得知爱人逝去时心中悲痛凄凉,回忆起初次见面时馈赠给爱人的那朵花,回想起那朵花见证了彼此间最温暖的怀抱,最真挚的爱情,仿佛像回到了他的身边一般。但现实的残酷使他们阴阳两隔,无法碰触,因此欲哭无泪的歌声,使人听来凄凉心碎。因此歌曲以黯然哀伤的旋律勾勒整个主题,奠定了歌曲忧伤的感情基调,利用歌曲的情绪起伏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死”这两个深刻的字眼。

  歌曲的大意是:当你得知一个人逝去的时候,最后的呼唤围绕在你的耳畔。风残雨稀、至此凋零的这花朵,艾尔薇拉,我曾真心馈赠于你。它是如此的`珍贵,这你应该完全知晓。在你属于我的时候,我曾把它摘下在你的怀抱里。当时它是我的感情的见证,如今却成为了我痛苦的记忆,重新依偎在我的怀抱吧 ! 这朵凋谢的花,你将镌刻在内心中,我不是铁石心肠,我曾为你心醉不已,我的心好像回到你身旁。”这首歌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正处于悲伤痛苦之中。

  多尼采蒂的歌曲创作有他独特的方式,独特的音乐处理,表现浪漫主义风格的同时,还略带有古典主义的神韵。歌曲是Lento(慢板)节奏,已感受到作曲家对爱与死的无奈和忧伤,ABA 曲式连贯、层层推进,第一乐段由前后两行两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是全曲的引导动机,表现出得知爱人不在人世时的悲伤之情,感情基调暗淡,音域不宽,没有明显起伏。后同主因大小调转调到 F,与第一乐段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对比,回忆起了当时相恋时美好的情景,增加了音乐的明暗度。第三乐段本来已经转到 f 小调了,但是最后一小节突然结束到 F 大调,这个比较有特点,与第一段形成明显的对比,与第二段交相呼应,作曲家用 F 大调明朗的结束,仿佛回到了她的身边。整个曲子旋律流畅,大连音中包含许多符点音符,使整个曲子既连贯又流动性十足,平稳且有推动力。钢琴伴奏采用了意大利艺术歌曲典型的伴奏形式,左手采用八度形式,右手分解和旋,左手低沉的低音更加突出了作曲家低沉无助的情绪,右手的分解和弦带动和推进了乐曲的发展,使歌曲情绪更为抒情,增加了歌曲的线条感和旋律感,更好地烘托了爱情与死亡这个主题。

  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需要对全曲进行清晰的了解和分析,无论是歌曲的风格、节奏、旋律还是情绪,都需要演唱者完美地诠释,才能表达出这首作品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爱情与死亡》这首艺术歌曲旋律起伏不大,音域不宽,且都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但是对气息和情绪的控制,以及对节奏的把握有着很高要求。这首作品音乐的动机一开始就蕴含着悲伤,这种节奏始终伴随着整个乐曲的进行,此曲直接进入主题,没有前奏,直接开始演唱,开始就渲染了悲伤凄凉的歌唱情绪,从而更好地表现出歌曲主人公的无助惆怅和他悲伤难过的心理。“odi”的‘o’要平稳地唱出来,气息要拖住,并且不能太强,这一句结束要在呼吸上,用一种悲伤低沉的情绪演唱出来,但不能加入哭腔演唱。第一乐段,除了要注意起音,还要注意第一小节“che”前面的十六分音符,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气息不够的演唱者可以在这个地方吸口气。乐曲作者一层一层地往前推进,“te lo in-vo-lai, te lo in-vo-lai dal sen”处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同时为了加强语气和情绪的激动性就重复了两遍这句歌词,因此 lai 这个重要的音节也进行了重复强调,使得旋律更有层次感,从 p 到 f这个表情记号很主要,不要拖,要情绪高涨,回忆起初恋时的美好。在“se du-ro il cor non e”这句中演唱重音时要注意有些音需要加强语气和情绪的激动,同时要注意乐句上的渐弱记号,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绪,以此来更好地诠释在弱拍位置上的音。最后一乐段, “co-me ti fu ra-pi-to”,ra 到 p 是减五度音程,不容易把握音准,需要多加练习,不能出现偏音的现象。同时这个乐句由弱到强,气息尤为关键,很容易让演唱者气息支撑不住,要注意“pi”的声音位置,保持喉头稳定,不要躲,不要拖,元音要很清楚地拖到底,注意咬字清晰。最后一乐句“co-me ri-tor na a te”中的“te”上有渐强减弱的标记,因此演唱者在最后歌曲结束时要注意情绪和声音力度的控制,要将声音拖够时值的同时不能改变声音的位置。从而在倾听歌者演唱时有一种凄凉哀诉却又因回忆而意犹未尽的感受涌上心头,因为结尾结束得有些突兀,所以给予聆听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独特的心理感受。整首曲子不能松也不能紧,这就要有良好的歌唱技巧。

  我们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大多是听意大利次女高音歌唱家塞茜莉娅·巴托莉(Cecilia Bartoli)的演唱。她在演唱时表现得细腻、悲痛、柔和、哀伤、抑扬顿挫,很好地表达了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将歌曲的情绪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身临其境,仿佛在聆听主人公的回忆,感受到他的思念与伤痛。通过对《爱情与死亡》的分析和理解,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多尼采蒂的音乐创作风格,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他内心千丝万缕的情结和感受。因此我们可以从《爱情与死亡》中学习到如何把握歌曲的情绪起伏和声音的控制,有助于提高声音的情感表现力。同时,《爱情与死亡》这首艺术歌曲尤其要注重歌唱时气息的运用,还有情感的表达,很多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会出现喉头不稳定、气息不够用、情感表现力不够的现象,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找到应该解决问题的地方,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声乐技能。

  多尼采蒂的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演唱中,都为提高歌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情绪的把握奠定了基础,对于训练演唱者的声乐技能和演唱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多尼采蒂的作品也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他作品中的真谛,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一代代优秀的音乐人才。所以让我们在逝去爱情的回忆中来感受《爱情与死亡》的音乐魅力,感受多尼采蒂给予我们的音乐灵感,一起来体会意大利艺术歌曲的伟大吧!

【艺术歌曲《爱情与死亡》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1.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与教学的研究论文

2.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的论文

3.艺术歌曲钢琴声部功能研究论文

4.威尔第艺术歌曲作品风格研究论文

5.歌剧与艺术歌曲对美声唱法的不同运用论文

6.沃尔夫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论文

7.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价值论文

8.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