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皮影造型艺术美学特征

时间:2022-06-06 07:35:45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汉平原皮影造型艺术美学特征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江汉平原皮影造型艺术美学特征

  摘要:本文以江汉平原皮影影偶造型为研究样本,结合艺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心理因素等多维角度进行分析,尝试提炼出这些典型形象在特定文化生态中形成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皮影;美学特征;江汉平原;造型艺术

  江汉平原皮影是社会最底层的“草根”艺术,具备典型的民间美学特征。它主要服务于农村祭祖、酬神、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场所,其最大观众群是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高的农民,它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满足了民众的世俗审美诉求。它的创作者也是农民,有些艺人还集影偶制作、剧本编写、表演等才能于一身,如天门张如海、潜江刘年华、洪湖王协堂、云梦秦礼刚……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接近的艺术修养和共同的审美取向,因而造就了当地皮影艺术浓郁的乡土本色。

  马克思曾说:“世界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的。”这门在艺人们追寻美的过程中创造并发展的艺术,具备质朴纯真、恣意挥撒的旺盛生命体征。影偶造型的构图、纹饰、色彩、寓意等无一不折射出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反映了民众质朴的审美追求。

  江汉平原皮影的第一个特征是:抱朴含真,大巧若拙。老子有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即未经雕凿的天然状态,指事物的本来面貌。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竟天然契合这一美学命题。有学者认为江汉平原皮影“影人高大,雕刻拙朴,是较具古老传统的一种。”[1]亦有研究者云:“其造型风格粗放率真,别有古趣。”[2]然“真”与“朴”的根源何在?其一,制影人一般师承有序,坚持使用传统手法制作影偶,较好地沿袭了历史风貌,现存皮影多数脱胎于明清的谱式,脸谱属于写实风格,完全是戏曲中人物形象的摹写。其二,为适应观众的审美趣味,提升艺人的雕镂技艺。如天门艺人杨双林自创的“杨格”皮影,其特点是着意增大皮影中的镂空处,去矫饰、无做作,满足审美和实用(透光)的需要,这是一种粗糙的艺术手法,却显出质朴无华的趣味。其三,当地影偶选用质地坚韧的牛皮作原料,皮质厚重实沉,外轮廓以直线概括,细部刻绘较少;艺人以刀做笔,采用“走刀法”,推崇刀感刻线,再将影偶正反修刀,要求刀口光润且有力度,则浑厚拙朴的“金石味”自出。这种浑厚硬朗的刻绘手法,源于豪迈大气,开拓进取的楚文化精神,显露出粗犷质朴的典型民间美学特征。

  “大巧若拙”是中国美学的另一重要命题。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表明当技法真正娴熟之时,艺术的本真状态更为可贵。江汉平原皮影影偶都有高大粗放的外形特点,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小巧玲珑,图案繁复,刻工精细”,展现出近乎原始的“拙”。它们一般高达73厘米左右,且头身的比例约为1:5,使人物脖颈及四肢粗壮有力,面部被有效地夸大和突出,这种看似“拙”的造型,却是艺人有意为之的结果。它“拙”的表征,蕴涵“巧”的实质,是楚地“求大求全”民间审美趣味的体现。

  江汉平原皮影的第二个特征是:夸饰有节,离形得似。“夸饰”二字最早见于西汉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夸饰篇》:“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可以理解为:恰当把握分寸运用“夸饰”的手法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则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感染力。

  艺术作品中“夸饰”的目的是突出典型形象的典型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鲜明印象。在江汉平原,几乎没有艺人会忠实性地描摹表现对象。他们大多在强烈主观意志指引下,凭藉对生活的感受凸显或改变事物特征,使之符合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他们能轻松跨越现实的藩篱,结合夸张与象征的手法创作各类影件。适度地“夸饰”无疑能提升皮影艺术的感染力,艺人亦藉此“传难言之意、省不急之文、摹难写之状、得言外之情”。[3]

  江汉平原皮影是一门高度抽象与概括的艺术,它不拘于“形似”,而是通过对表现对象的“变形”传导其内在神韵;它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刻影人朴素美学思想的外在显现。他们善于从自然中寻找元素,将民间蓝印花布、戏剧服装图案、木雕、剪纸的图案纹饰,运用嫁接、联想、添加、变形等表现手法进行再创造。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中最有发挥空间的应属“神怪类”影件。艺人多以象征的方式刻绘。或兽首人身、或人首兽身;道士头茬刻有太极阴阳鱼图案;另有“眼中长手,手中长眼”的商代忠臣杨任;吻部前突的魁星……依于形,而不拘于形,明确标识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征。符合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元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精准定位了“离形得似”这一美学特征,“事虽虚而不觉其虚”却“弥觉其妙”[4]了。

  参考文献:

  [1]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2] 王侃.皮影丑角造型设计的审美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

  [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中华书局出版,2006.

  [4][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形容失实[M].中华书局出版,2012.

【江汉平原皮影造型艺术美学特征】相关文章:

王维诗的美学价值02-23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02-22

美术学与美学关系探索03-15

浅析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03-22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07-19

舞蹈艺术的特征研究03-25

生命的特征相关论文03-29

浅谈对美学中的“丑”的认识论文04-09

陇东皮影戏人物造型和敷色的特点08-15

民间美术特征浅析论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