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

时间:2022-04-21 15:45:24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

  梆子戏,有着非常悠久古老历史气息的,汉族传统戏曲剧种。梆子戏在发展过程中充分的与当地方言相融合,同时吸收了当地的曲艺,民歌的音调而成,逐渐形成山东梆子、徐州梆子、上党梆子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仅供参考。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

  梆子,又名梆板,汉族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

  摘要:江苏徐州属于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传承方面,其主要依靠的是非遗文化传承。而在徐州众多的非遗文化形式里,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就是徐州梆子戏。本文主要对徐州梆子戏中的具体表演艺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徐州;表演艺术;梆子戏

  徐州梆子戏是一种具有徐州地区特色的表演艺术,其发展历史为300-400年,在发展巅峰时期,江苏徐州各县以及各区都建立了梆子剧团,梆子戏曲艺术流传范围覆盖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所有苏北地区。梆子戏曲一直是苏北人民文化生活里广受喜爱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建国之后,受到党文艺方针的指导,梆子戏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戏曲艺术成就。

  一、梆子戏曲的发展

  徐州梆子戏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非常深入人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梆子戏已经牢牢扎根在江苏民众之中,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正是因为徐州梆子戏朴实、高亢以及粗犷的戏曲艺术风格,和徐州人民的生活习性以及民风、比较热情的人文个性产生了共鸣。以前,徐州因为受到政治地位以及独特山川地理条件和西控中原以及南屏江淮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的影响,饱经战乱以及自然灾害,让徐州人民的性格变得更加粗犷豪放[1]。和徐州人火爆、粗犷以及直率的性格一样,江苏梆子戏也具有这样的风格。

  二、江苏梆子戏曲表演艺术特点

  (1)具有乡土风情。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徐州梆子戏曲含有一种非常醇厚的泥土芳香,其农村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并结合了魔术、武术以及杂技等特点。比如涮牙,就是把两颗或者是四颗已经灌过铅的猪牙置于嘴内,通过卷曲舌头以及控制两腮肌肉来使所饰演的判官做出上下左右以及前后里外翻动牙齿的动作,将人物的威武姿态以及凶猛性格充分显示出来。另外,表演时会做出各种难度非常高的动作,比如爬上高度有十几米的竿;有时为了增强戏剧表演效果,将人物内心世界形象地显示出来。会使两腮肌肉不断颤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活腮”。除此之外,戏曲剧本内会融入本土风俗人情,表演唱腔里带有非常浓郁的乡土味道。比如,唱腔下韵结尾音一般会固定在“So”上,结合花腔,其一口气能够拖唱达到二十几个节拍,直到获得台下掌声为止[2]。唱得十分入耳,表演得也非常入理,依靠偷字闪板过程中的多变节奏以及一抑一扬产生的强弱对比,让唱腔达到一张一弛的效果,从而将人物的特点形象地刻画出来。如果是表演哭,就会直接坐地朝天,满脸都是眼泪;如果是表演笑,就会直接在地上翻跟斗,表现出高兴的心情;如果是表演闹,就会直接撕破衣裳以及抓破脸;如果是表演打,就直接打掉牙齿,形成残暴的打击画面感;如果是表演杀,就会直接杀得满脸、全身以及满台都是血肉横飞的场面。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表演活灵活现,并且语言通俗易懂,应用了很多本地人非常生动的口头语,所以其特点主要是:朴实清新、生动活泼以及火爆奔放。

  (2)朴实奔放。徐州梆子戏曲的主要代表剧目有:四大征以及四大铡等,这些戏曲的艺术风格十分朴实无华,并且激越高亢,有的甚至表现得非常粗野,可以形象地将北国英豪粗犷雄伟的气魄体现出来。戏曲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会在强劲的锣鼓声中,进行非常夸张的演出,一般会高喊一声立嗓,同时配以跺脚动作,将豪情奔放的个性完全显示出来,当到达戏曲高潮部分时,会引起满堂喝彩。徐州人认为,这种戏曲表演是非常过瘾的,梆子戏曲具有的朴实奔放特点,可以宣泄人们的积郁以及表达生活里的各种喜怒哀乐。

  (3)刚柔并济。对徐州梆子戏来说,其主要应用的语言是徐州方言,其在中州韵以及吴越韵间,不仅具备北方语言所具有的酣畅淋漓的特点,同时具备江南吴语所具有的委婉缠绵的特点。戏曲词汇以及语法均有本地方言特色,不仅粗犷,而且细腻柔和,这两种特点融合得非常好。徐州梆子主要是征战戏,可是在表现方面应用的却是武戏文唱形式,通过大段唱腔对人物进行塑造,比如,戏曲《全家福》里面的坐轿一折,有超过两百句的戏曲唱词以及唱段将剧情矛盾推向高潮。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梆子戏也在快速推陈出新,比如《满山石榴红》这出现代戏,梆子戏演员燕凌就通过起落非常大的大唱段来有效抒发青春女孩爱情方面的相思以及失落和悔恨。

  (4)急管繁弦。徐州梆子戏大部分故事情节都非常洗练,并且结构紧凑,表演时的时空转换非常迅速,不同板式的转换一点都不拖沓,从而快速推进情节。徐州梆子戏曲腔高板急,变幻无穷,能够让人们屏息静气地看到底。

  三、结束语

  正是由于江苏梆子戏不仅具有粗犷激昂的艺术魅力,同时具有清爽细柔的特点,所以得到了广大徐州人的喜爱。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文化生活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同时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江苏梆子戏一定会发展得更加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刘维艳。彰显区域特色 弘扬传统文化――徐州梆子戏传承与高校教育资源整合思考[J]。音乐大观,2012,(6):20—21。

  [2]李雪东。在移植中创新的口梆子舞台[J]。大舞台,2012,(3):23—23。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河北梆子在其兴盛期,还曾传入中国东北三省、江淮地区以及俄罗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三行。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则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净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种,但不甚完备;丑行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唱腔,除无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

  男女声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砸夯”等特殊技巧,听来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殷周、列国、两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的历史故事。以民间生活为题材的小戏,数量甚少,且不常上演。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辕门斩子》《江东计》《南北和》《打金枝》《杜十娘》《三上轿》《双锁山》《乌玉带》《辛安驿》《花田错》《罚子都》《喜荣归》《赶斋》《打柴得宝》《观阵》《作文》《疯僧扫秦》《春秋配》《二堂舍子》《芦花记》等。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相关文章:

戏曲旦角表演艺术分析论文05-19

戏曲表演艺术的四种技法09-08

谈戏曲旦角表演艺术特点论文05-19

河北梆子的艺术流派-河北梆子知识11-13

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意境美探析论文10-04

关于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浅析的论文09-26

戏曲声腔和声乐艺术之融合探讨论文10-06

非遗戏曲文化创新设计探讨论文10-02

河北梆子有哪些艺术特点03-25

评剧的表演艺术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