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视纪实作品中镜头语言的审美魅力

时间:2020-10-01 09:35:33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电视纪实作品中镜头语言的审美魅力

  摘 要:镜头语言在电视纪实作品中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艺术作品中的光和影的重要性,光、影的瞬间变化,能使画面辉煌灿烂。因此我们可以说,审美乃是电视纪实作品的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而且,电视纪实作品的审美,就是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电视纪录片的审美同时离不开镜头语言也就是画面的审美和魅力。

探析电视纪实作品中镜头语言的审美魅力

  关键词:电视纪实作品;审美魅力;镜头语言

  提到电视纪实作品,人们更多关注和谈论的是作品的选题、策划、资金投入、真实性等,但是电视纪实作品,作为视觉意识,其最重要的环节――镜头,特别是镜头语言,往往被人们忽视,或者是只看到了它的服务功能。如果把电视纪实作品比作一副色彩绚丽的美术作品,那么镜头语言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艺术作品中的光和影的重要性,光、影的瞬间变化,能使画面辉煌灿烂,同时,也能让作品黯然失色,画面将失去观感,毫无意义。

  我们可以说,审美乃是电视纪实作品的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而且,电视纪实作品的审美,就是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电视纪录片的审美同时离不开镜头语言也就是画面的审美和魅力。

  美学(Aestheties)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应当从译为“感受”的一个词语创造出来的,准确的说“美学”应称为“感受”学,而感受是直接由表面现象造成的。

  所以,审美就是感受艺术之美,艺术美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呈现于艺术作品中的美,是现实美的升华和结晶,是艺术家在现实美的基础上,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创造,最后形成的自己对美的表达。同样,在电视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能感受到的大部分美的表达,是靠镜头语言,靠画面来传递的,它是真实的,是富有魅力的。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和属性,但是纪实不等于真实,纪实首先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与真实的关系,风格是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观照的方式,是艺术形式的组织类型,它带给人们的不是现实本身的信息,而是艺术对现实的折射成都和性质的信息。

  综上所述,电视纪实作品的审美,准确的说应该是让观者通过纪实的美学风格,去看,去感受电视纪录片中的真实美、平常美和艺术之美,那么画面语言即镜头语言是电视作品最根本的表达语言、图像就是电视作品的象形文字。通过图像的容量,图像的拍法,图像的捕捉,图像的选择,图像的连接来产生词义,造成句子,镜头语言是电视纪实作品美的载体,也是电视的母语,感受镜头的表达,魅力无限……

  一、 镜头语言――细节的魅力

  在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中,摄像机不仅仅是客观现实的记录机器,也是受创作者主管掌控的表达自我审美意象的工具,摄像机取景框的外界物象都在创作者的掌控之下,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件……摄像机细节的捕捉到位将大大增加画面的说服力和感染力。90年代初,画家罗中立先生一副油画《父亲》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震撼,是我对这幅作品的第一感受,整幅作品,细节的最大化的描绘和放大,强烈的激励了我的感官和心灵。巨大的画幅就是一位陕北农村老人也就是父亲的头像,那深邃的眼神;一道道如刀刻般的皱纹,还有那布满老茧粗糙的手指;指甲边缘那只有劳动者才有的黑色泥土;耳边夹着的那一根圆珠笔等等细节被几十倍的放大再现,整幅作品充分展示了细节的魅力,电视纪录作品中也同样如此,乌鲁木齐电视台纪录片《在路上》,拍摄当天46°C的高温,公交司机在发动机前的高温工作,镜头语言如何表达这一细节,额头的汗珠;驾驶舱前电子温度计的数字显示特写;车厢内燥热的乘客的表情;扇子的不停晃动;街头公路上股股热浪;不停的吃冰棍、喝冷饮的人流……“热”,尽在画面细节中一览无遗,善于发现细节,观察细节,捕捉细节,呈现细节,用镜头语言去说话,往往一个或几个捕捉到的细节画面就能升华作品的主题,并和观者取得共鸣。

  二、 镜头语言――画面美的魅力

  电视纪录片中真实的记录,并不等同于监控摄像机,一个点、一个位、一个构图,纪实作品的创作最高境界是“创造生活”,即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记录从中升华出一种别样的世界,作品必须在记录真实的基础上,通过镜头语言,经过创作者审美情思的折射,使这些场景变的富有美感和生命意义。

  纪录片《故宫》《敦煌》那些气势磅礴的画面,《鸟迁徙》里那些独特视角,及“鸟”的视角对各种禽类的记录;《喜马拉雅》中那些如在空中平视般的对蓝天雪山的贴近……这些画面充分运用构图、色彩、光、影的效果,用镜头真实记录,用镜头语言传递给观者大自然中另一视角的美丽和神奇,观者通过镜头语言,感受着迷人的审美情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精美电视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启迪、美的想象、美的'滋润、美的升华。

  镜头语言的画面美是电视记录艺术美中最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带给观者的视觉冲击力是无法用言语能充分表达的,一种通过大脑、眼睛直到心灵的艺术享受。

  三、 镜头语言――技术的魅力

  法国的电影理论学家巴赞认为:纪录片应多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来展示真实记录之美,伴随着电视摄像技术的发展(斯坦尼康,长焦镜头、广角镜头、高速摄影技术、水下摄影技术)等在拍摄中的运用,这种记录式的画面伴随着各种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更是给观者带来了别样的视觉感受,而且记录的视角更为广阔,记录的画面更为逼真,镜头语言的冲击力和作用也更为突出。日前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拉龙须面的师傅手中那细如发丝的面束在案中弹起,伴着一阵阵白色面粉的映衬,高速摄像以及景深镜头的拍摄,仿佛让观者用放大镜观赏和品味着美食的诱惑;海边捕鱼,水下摄影技术的运用更是让观者的视线无处不在;柴米油盐,鸡鸭鱼肉乃至酸甜苦辣都在镜头语言的呈现中有滋有味,令人回味无穷。

  镜头语言的记录和技术魅力,将会使观者感受到正常视觉所无法达到的画面效果,视觉的拓展,视线的逼真,景深的变化,均匀的移动,完美的构图,高速摄影的慢放,水下摄影的探秘,间隔拍摄的斗转星移,无论哪种都在发挥其自身魅力的同时在为整部纪录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服务着。

  四、 镜头语言――画面传承魅力

  纪录片本身的文化传承价值,其核心就是因为它在真实的记录,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方式是最富有文化传承价值的,同时它也是最富有国际性和国际相同的语言方式,它一出现就是和世界的语言相通的,用纪录片去传承历史文化,和世界去交流,会有非常好的效果。从较早的记录品《周恩来访问亚洲十四国》,到80年代的《话说长江》《运河》《丝绸之路》直到90年代的《龙脊》《英与白》《疯狂英语》《平衡》等等,以及近期的《故宫》《郑和下西洋》《敦煌》《舌尖上的中国》等,每一部作品都能从镜头语言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符号,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伤痛与忧思、光荣与梦想。

  纪录片人永远在不懈的努力追求审美趋向,尽管是变换的,但它总是在追求一种真,在真的基础上去追求善、追求美,艺术的突破没有什么界限而言,对纪录片人而言就是在传达一种艺术审美价值,应该永远不懈的在艺术上进行追求,这是纪录片人应该做的事,纪录片的魅力也就在这里了。

  中国纪录片从50年代至今走过了60多年,伴随着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开播,纪录片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喜爱,让我们用镜头记录历史,留住现在,讲述故事,让观者去看、去感受镜头语言的审美魅力和真实。

【探析电视纪实作品中镜头语言的审美魅力】相关文章:

1.电视新闻摄像中运用镜头语言论文

2.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审美探析论文

3.电视广告拍摄中的镜头运用技巧

4.浅谈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作用及运用策略论文

5.美术课堂中的语言魅力论文

6.编导镜头语言知识

7.电影镜头语言术语

8.舞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探析论文

9.关于电视摄像中摇臂的艺术处理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