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相声内容图式探析

时间:2023-03-14 23:02:59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相声内容图式探析

  摘要: 幽默的解读是个侦测、发现和消解的过程。欣赏相声需要花功夫、需要发现,仅仅看表演是不够的。被激活了的图式也可能随时会被后来输入的声音信息所改变。换句话说,有了已经被激活了的图式的帮助,我们可以更透彻地理解相声所要表达的言语幽默。本研究基于中国传统相声中的体现出的文化背景知识解读其中的内容图式。

  关键词:传统相声 内容图式 言语幽默

  引言

  在相声理解时,听众一点一点地接触到相声的内容。通过图式理论,我们知道在处理外界的事情的时候,人们会按以前储存在头脑中的经验和知识办事。背景知识对于相声理解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众所周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什么,不说什么,也是受文化规定和限制的,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愿意和实际需要。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一个文化群体里被认为是合适的话题和谈话内容,可能在另一个文化群体里就是应当避免谈及的。相声,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形式,它的主题应该同样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理解相声不完全依靠于听众的语言知识。听众对字、词、句方面的知识不能确保他们一定能够听得懂整篇相声,还需要有一定量的经验和文化知识。这就是为何有些会说中国话的外国人仍然听不懂相声的原因。

  内容图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听众在词汇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辅助听众理解相声中传达出的幽默信息。相声本身并不包含幽默,它只是为听众提供方向,以便于听众能够从以前所获取的知识中构建新的意义,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相声中所包含的内容图式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的主题主要包括:礼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方言文化,政治文化,娱乐文化等。本文主要是以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礼俗,饮食,和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对相声中的内容图式进行分析。

  一、礼俗用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是讲究礼俗的文明古国,并一向提倡“礼多人不怪”。长期以来中国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事条理和道德规范,制约着礼俗用于的使用。相声虽然是通俗易懂的口语形式,但其中不乏受文化制约的礼俗用语,主要表现在问候语,自谦语,祝福语,吉祥语,禁忌语和角色用语。这些常常在相声中也常常成为制造包袱的笑料。

  例一:

  甲:老太太好啊?

  乙:好!

  甲:他今年高寿了?

  乙:跟我爸爸同庚。

  甲:一块儿下夜去啦?

  乙:好嘛!一个梆子一个锣啊。同庚就是一般儿大。

  甲:噢!双棒儿啊!

  乙:双棒儿?你爸爸跟你妈是一母所生啊?

  甲:这么一说老太太也六十岁了。

  乙:对啦!

  甲:她出门子了吗?

  乙:你这像话吗?我爸爸成家跟我妈出门子那是一档子事。

  甲:搁到一块儿办为的是省钱?

  乙:不省钱也得一块儿办。

  甲:办事了吗?

  乙:办了!

  当听众听到“同庚”“双棒儿”“出门子”的信息的时候,相应的礼俗文化图式被激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同庚”的含义是年龄相同,是一种比较客气礼貌的表达方式。“双棒儿”是一种相对正规的表达方式,其含义为“双胞胎、龙凤胎”。“出门子”特别女子的出嫁。基于以上的礼俗文化,当甲询问乙的母亲高寿的时候,对方的回答激活了听众对“同庚”的一般理解,而随着甲曲解了“同庚”含义的时候,听众的礼俗图式被推翻,引发了新的图式,两种图式形成对立,引发了幽默。同时对“双棒儿”“出门子”的误用同样打破了听众的原有图式,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作为礼俗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现象和人民心理。相声中对于委婉语的使用而引发的包袱不足为鲜。

  例二:

  甲:老爷子好?

  乙:别提啦。

  甲:怎么?

  乙:他过去了?

  甲:过去啦?

  乙:对了。

  甲:往哪边去了?

  乙:往那边去了?

  甲:您把他请回来,我还跟他有事呢。(向门外叫乙方的父亲)**大爷

  乙:别叫了?

  甲:不过过去了吗?

  乙:不是走过去了,我爸爸下世啦。

  甲:哦,卖菜去了?

  乙:哦,上菜市场了?

  甲:好呀,帮着您抓挠抓挠,省得您一人儿挣钱着急呀。

  乙:什么呀?入土啦!

  甲:哦,种起来了!

  乙:我种我爸爸干吗呀?入土都不懂?就是归西啦。

  甲:喂鸡啦?

  乙:你爸爸都喂兔子啦?他呀,没啦。

  甲:赶紧找呀!

  “死”向来被人视为忌讳的话题,在表达这个含义的时候,不仅是汉语,其他许多语言同样都有会有委婉的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死可以表达为:人过去了,归西,入土,下世等。当听众接收以上的表述的时候,其内容图式被激活,但当甲一个接着一个曲解“过去”“下世”“入土”“归西”含义的时候,听众也由此推翻了原有的图式,相声中的一个又一个的包袱被抖开,幽默随之产生。

  二、历史文化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声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印证和体现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于这一类幽默包袱的解读,需要激活听众一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的背景知识。

  例三:

  甲:(学韩父,山东话)“你们唱的是么戏?”

  乙:好嘛!听半天还不知道是什么戏呢?

  甲:“是关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学韩父)“关公是哪的人?”

  乙:(学管事的)“山西蒲州人。”

  甲:(学韩父)“山西人为么到我们山东来杀人?有我们的命令吗?”

  乙:啊?

  甲:(学韩父)“这是我们的地盘。你知道关公是谁的人吗?”

  乙:不知道。

  甲:(学韩父)“他是阎锡山的队伍!”

  乙: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学韩父)“为嘛不唱我们山东的英雄?我们山东有好汉秦琼。“

  乙:关公也是英雄好汉。

  甲:(学韩父)“叫他们俩比比!”

  乙:没法儿比

  甲:(学韩父)“来一出《关公战秦琼》。”

  理解这段相声的幽默,听众首先应激活相应的历史图式。关公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名武将,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模范。秦琼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勇武名震一时,为大唐王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当韩父提出唱一出关公战秦琼的要求时,两个人虽然英雄事迹有所类同,但归属于不同的朝代。听众不禁大笑,一般图式被推翻,新的图式产生:韩父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大财主,才会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幽默也随之产生。

  三、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只把饮食作为生存的必需品,而是不断提高其社会价值。我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传统相声对饮食文化的切入颇具特色,一定程度的反映出民俗特色。

  例四

  甲:请问你是哪的人?

  乙:北京人。

  甲:北京那儿净是说相声的。

  乙:净是说相声的谁听啊?

  甲:我们那儿净是卖粽子的,谁知啊?

  乙:他这儿等着我呢!

  甲:就提我师父那名姓也不像个卖粽子的。

  乙:你师父姓什么?

  甲:姓姜(江),叫江米小枣儿。

  乙:还是粽子。

  甲:外号叫江米小枣儿。

  乙:名字呢?

  甲:叫姜天龙。教了我们哥儿俩:我跟我哥哥。

  乙:你们哥俩儿叫什么?

  甲:我哥哥叫白糖,我叫馅儿。

  乙:好嘛,俩小粽子!

  粽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是端午节的必备佳肴。理解此段相声的幽默需要听众激活一定的饮食图式。由粽子激发的相应的图式会包括:江米、枣、白糖、馅儿。这些都是粽子不可或缺的成分。甲将这些粽子的名称与师徒三人的名字联系到了一起,激发了听众新的图式,由此引发了幽默。

  四、结语

  相声理解是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众的背景知识和表演者给听众输入的声音信号相互作用。已存在十听众大脑中的图式会帮助他们做出假设,假设即将说出的话语的意义。要想更好的理解相声中的言语幽默,应当扩展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内容图式缺乏,导致不能正确理解篇章。

  参考文献:

  [1]Carrell P. L. Interactive text processing: implications for ESL /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lassrooms. In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P. L. Carrell J. Devine, and D. E. Eskey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9- 259.

  [2]Nash, W. The Language of Humor London: Longman. 1985.

  [3]刘乃实《言语幽默的图论模型》[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周迎芳,王勇由图式理论看幽默话语[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

  [5]张喆《英语言语幽默的图式特征及解读难题探究》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中国传统相声内容图式探析】相关文章:

探析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对现代设计的启示04-21

婚姻效力探析06-04

浅谈山寨的法律探析08-02

企业能力创新探析06-02

关于作业基础预算探析06-06

证据与事实的关系探析论文04-22

探析壮族对色彩的选择与理解05-31

探析Little Britain的叙事方式05-31

土地可持续利用探析05-27

广告侵权公益诉讼制度探析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