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

时间:2023-10-17 09:16:16 晓怡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 1

  摘要:徐静蕾不仅在影视表演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先后导演了电影《我和爸爸》(2003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5年)等六部电影作品,并且凭着这些创作及其日渐成熟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和赞赏,其日渐成熟的艺术风格主要受多元文化、地域和环境、自身性格等多元素的影响。

  关键词:徐静蕾;艺术风格;原因

  电影艺术和其它文学艺术一样,任何的创作都与艺术家的生活环境、个性特色等紧密相关,徐静蕾导演也不另外。她执导的电影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主观叙事模式和电影创作形态转变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个性,必定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渗透、受地域和环境因素的耳濡目染、受自身性格个性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渗透

  文化环境对一个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当今社会中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不断竞争,促使社会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多元文化对徐静蕾导演电影的艺术风格有着强烈的冲击力和渗透,尤其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对其电影创作形态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影拍摄资金的压力,电影拍摄所需要的资金成为导演首要考虑问题之一,这对徐静蕾导演电影创作形态的转变(由“作者电影”到“观众电影”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当代大众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思想浪潮,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商业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全方位到来以及文化语境的变化,促使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也刺激着人们对大众文化的消费。自此,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游戏性、平面性、大众传媒性等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此时,社会市场开始以人们的日常需求为中心,电影界也不例外,自此徐静蕾导演电影也顺应时代潮流,其电影创作形态也从“作者电影”转变为“观众电影”。她自己也曾在综艺访谈类节目中坦言,自己执导的早期三部电影(《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都深受“学院派”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自己也深处学院派的氛围中,学到的电影知识和看到的电影都是艺术片,所以当时她自己也认为电影就应该是艺术片。后来,徐静蕾有了在企业界工作的经历,当她每天疲倦的回到家,就特别喜欢看《欲望都市》、《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口红丛林》等大众商业电影,她不仅从中得到了娱乐、放松,更意识到“原来电影也可以这么拍”,她更肯定的认为自己也可以拍出此类型的电影。由此可见,多元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强烈的影响力。

  二、地域和环境因素的耳濡目染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正如人们所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一样。尤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地域与环境环境对人类性格的形成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形成不同的人物性格、思路方式、行为举止等,徐静蕾导演也不另外。从徐静蕾导演成长的地域和环境来看,徐静蕾导演出生、成长在北京(包括地理环境和教育环境),对其电影中主观叙述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徐静蕾导演在北京出生、成长,自然对北京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徐静蕾执导的六部电影《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其中有三部电影的拍摄场地在北京,这三部电影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北京建筑面貌和生活面貌的变化,例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出现的1948年北京,其四合院、窗花、冰糖葫芦、旗袍、人力车等中国文化符号标志的北京生活环境,再如,《杜拉拉升职记》里的当代北京,其电脑、电梯、国际名牌服装等昭示了北京的快速发展。她一直为能把北京所有的新的东西拍出来为己任。另一方面,徐静蕾导演自小在北京接受教育,她曾在北京的少年宫、第八十中学、北京电影学院等较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再加之后来经历了很多不同的职业(演员、导演、博客、杂志)。因此,她有不同的女性情感体验,而这种女性体验的抒发,必定要通过主观叙事模式才得以使其情感得到宣泄,因此,从其成长的环境(地理环境和教育环境)来看,对其电影中主观叙述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徐静蕾导演工作环境来看,徐静蕾与周迅、章子怡、赵薇并称四小花旦,从1995年出演《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开始,徐静蕾的星途之路坦荡顺畅,先后出演电视剧《霹雳菩萨》、《将爱情进行到底》、《龙堂》、《情书》、《财神到》、《世纪之战》、《让爱作主》、《旅奥一家人》、《堆积情感》、《天空下的缘分》等,以及电影作品《爱情麻辣烫》、《花眼》、《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爱你》、《我的美丽乡愁》、《投名状》、《新宿事件》、《将爱情进行到底》、《越来越好之村晚》,作为演员的她,获得过众多中国表演类的最佳女演员、最受欢迎女演员的奖项。由此可见,徐静蕾的演员历程,使徐静蕾获得一定的知名度,更使其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在当演员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女性成长经历和经验体验,从中深受多重女性身份经历和情感经验的体验,再加之自身一直身处演艺界,接触到导演、文艺家等众多人脉,使其可以获得更多的人脉关系,以及了解更多的信息,更加之其在演艺界多年的自身情感经历,造就了她丰富的女性经验,具有强烈情感的抒发欲望,更让她把这种强烈抒发情感的欲望在其执导的电影中得到强烈的宣泄,这对其在电影中所形成的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和主观叙事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自身性格个性的影响

  艺术家的精神个性是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观条件即直接原因。艺术家个人的气质、性格、禀赋、艺术趣味、艺术才能和心理特点等都会很自然地在艺术作品上留下印记,会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中,正如中国古代文论讲“文如其人”,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讲“风格即人”,曹丕《典论-论文》讲“文以气为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讲“才、气、学、习”一样。徐静蕾导演的精神个性的特点:叛逆、独立、智慧、率真、自然、洒脱、纯朴等同样对其电影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徐静蕾父亲严厉式的教育造就了她独立、叛逆的性格特色,这对她电影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曾坦言,自己从小被父亲逼迫着在北京少年宫写书法,每天要写150个字,特别害怕父亲,只要父亲看她写字,她的手就会发抖。因此,徐静蕾从小就有一种“逆反”心理,即“别人越让我干什么,我越不干什么”。同理,性格纯朴、直率、自然、洒脱、叛逆的徐静蕾导演,当她备受怀疑是否可以拍出观众电影时,她在《开讲啦》说“我可以驾驭不同题材的作品,我要证明我对自己的这么一个判断,就是说我就是行。”其叛逆、独立、率真的性格特色使其在导演界成功完成了从“作者电影”到“观众电影”的转变。通过上述内容对徐静蕾导演电影艺术风格的探析,我们得之其电影艺术风格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主观叙事模式,以及从“作者电影”向“观众电影”类型转变,使其在同时代众多女性导演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艺术风格形成在于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渗透、地域和环境因素的耳濡目染、自身性格个性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女性导演队伍的不断壮大,女性主义电影获得快速的发展,其女性电影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肯定徐静蕾导演电影的价值,更要从中引发对中国当代女性电影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陶东风、徐燕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 2

  一、陶瓷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和中国绘画艺术在起源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要求、功能作用、材料基础的不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绘画由于在汉代解决了材料和载体的制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陶瓷绘画艺术由于科技的原因在当时受材料工艺的制约,有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滞缓期。直到唐宋以后,科技的进步才解决了影响表现的工艺问题。陶瓷绘画艺术才得以迅猛的发展,虽然无论从绘画形式,还是从绘画特征上大量借鉴了已经成熟绘画语言。但是还是形成了有别于绘画的特殊艺术语言:首先是载体不同,绘画自造纸术发明以来,大多表现在纸面上,主要是熟悉和适应纸张的性能。

  而陶瓷绘画是画在坯体或釉上,首要解决的是载体的工艺问题。其次绘画的颜料比较广泛,有矿物质和植物甚至动物性原料,适应光学的调色原理。是直观的,可控性高。而陶瓷绘画所用颜料基本是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由于气氛不同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发色,直观性和可控性弱,受工艺影响大。再有绘制工具方法也不尽相同,绘画基本用水调和颜色,多用毛笔进行绘制,不太受其他工艺制约,陶瓷绘画则除用毛笔外还有许多不同的绘制工具,同时颜料的调和和绘制方法也会因载体是釉上还是釉下有着不同的绘制方法和工艺。同时还有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的制约。最后从审美上陶瓷绘画和绘画也有不同的审美要求和趋向。

  二、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阶段

  1、创始阶段

  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而我国的绘画史也可以上述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崖壁上,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仰韵文化、河姆渡文化的陶质器皿上就有鱼纹、蛙纹、凤鸟纹、猪纹等一百多种纹样,就像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描述的传说“龟纹鸟迹”或“鸟兽蹄之迹”,可以看作是文字与书画艺术的起源。

  2、发展阶段

  陶器上绘制基本用的是天然的矿物质,因其含有的铁质,锰铁质金属氧化物发色,在低温烧制过程中不会达到金属化合的熔点,所以和在其他材质上的绘画原理是一致的。当釉和瓷器产生以后,温度升高,一方面金属化合物达到熔点后色彩就随之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陶瓷施釉后,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高温下流动的釉层,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不足以解决釉上和釉下的金属物发色颜料问题。以及色料和釉子的结合问题。所以,自春秋到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以前,几乎难以见到瓷器上的绘画形式的出现。

  3、成熟阶段

  原始瓷器产生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一个突破是产生了最早的青瓷釉下彩。另一方面,低温的唐三色彩釉的烧制,积累了大量陶瓷原料发色的经验。使绘画的效果体现在陶瓷上成为可能。长沙窑釉下彩工艺的创烧,釉下的褐,绿彩绘以花鸟,人物画及书法诗歌做装饰,是冶陶瓷、书画于一炉的最初明证和范例。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尤其宋代民窑磁州窑,已经大量的制作出了用金属元素铁着色的釉下彩。不少磁州窑器物上面借鉴了当时流行的画法和书法。由此证明陶瓷绘画在宋代已经基本解决了借鉴绘画语言的基本材料和工艺问题。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制瓷工艺在前代工艺基础继续发展,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是制胎原料的进步,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胎质更为细腻。其次是青花,釉里红的烧成,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釉下彩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日臻完美阶段

  明清瓷器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在历代陶瓷实践和科技发展的支持下彩瓷得到巨大的发展,彩秞品种丰富多彩,“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另外于明朝宣德年间创的五彩瓷,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青花瓷和五彩瓷的基础上创烧出了斗彩瓷,在从国外引进的彩料基础上创烧出了珐琅瓷。在五彩瓷基础上,吸收珐琅彩制作工艺而创制粉彩瓷器。清光绪年间,先自德国后自日本输入彩绘颜料基础上烧制成新彩瓷。

  三、当代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当代陶瓷绘画艺术在新世纪现代陶艺变革中仍然呈现出了某些突出的发展艺术特征,凸显其蓬勃的发展态势。首先,更强的兼容性是中国当代语境下陶瓷绘画最突出的发展特征。上世纪末的`中国陶瓷绘画虽然也呈现出兼容与综合发展态势,陶瓷绘画在新世纪出现的后现代艺术之风,所有的风格流派之间的壁垒儿乎都被打破,五花八门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表现都被宽容,儿乎所有进入瓷画界的外来者都能以其个性语言而找到一席之地。现代陶艺力量给传统带来显著的冲击,代表了新世纪的审美精神和文化诉求,而现代陶瓷绘画家们也正在力图摆脱西方现代艺术影响,而创造出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的后现代作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后现代陶瓷绘画发展新路。

  四、结论

  中陶瓷国绘虽然画有着悠久的实践历史,经过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陶瓷绘画已经完全占据了陶瓷装饰的主流,但是一直没有关于陶瓷绘画系统的研究,直到上世纪末才有“陶瓷绘画”概念的提出,陶瓷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发展形式的有着特殊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脉络,陶瓷绘画艺术和绘画艺术有着共同的起源,既有互相影响,又有独立发展,再融合借鉴的过程。陶瓷绘画艺术虽然无论从绘画形式,还是从绘画特征上大量借鉴了已经成熟绘画语言。形成了有别于绘画的特殊艺术语言。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不但要求员工拥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每所学校都应当重视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国的相关部门对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艺术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引起了各高职院校的关注。如何在高职院校进行美术教学并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是现今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的具体分析以及对美术教学方式的探讨,为我国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一、高职院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缺乏对重点的把握

  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教师往往把时间花在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上,简单配一两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过多讲解理论知识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对美术欣赏课程失去兴趣。高职类艺术专业的授课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的美术院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依靠课本,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实践、欣赏时间,缺乏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导致了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的艺术素养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教师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对画作的选择有待创新。一些教师在选择画作时往往采用课本中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距离现在比较久远,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思想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这些画作,并不能代表现代人的思想和对美的追求。

  3、学生创新能力和欣赏能力的缺乏

  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一些教师采用了不适当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欣赏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应付考试的办法,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表现能力以及欣赏能力欠缺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课的教学以及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欣赏能力的训练,很难对某件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欣赏。

  二、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方法

  美术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艺术素养没能得到较大提升。基于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1、充分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美术欣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人生修养,对于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高职院校有必要充分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美术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为美术教学工作做出贡献。除此之外,强化学生对美术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获得相应的提高。学生认真学习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课后主动了解与美术有关的知识,并且为下一堂课需要学的内容做准备,积极主动地提升艺术素养,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获得较大的提高。此外,高职院校也要合理安排学校的美术教学课时,对于美术课程给予关注,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以此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2、改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方式

  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需要对一些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借鉴,仅仅靠教师讲解教材知识的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以往的美术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下载、播放一些美术作品,并配以适当的解说,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在让学生欣赏具体的实例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并让学生动手创作。如,在国画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展示作品的创作风格、方法进行解说,并让学生模仿作品的风格,然后进一步培养他们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方法,促进学生欣赏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影响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以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某一作品时,要对作品的风格、创作背景、表现手法等做具体的分析、介绍,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对作品如何产生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作者怎样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整理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作品的过程有相对全面的把握,使学生合理有效地借鉴这种整合创作的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在具体分析一幅优秀的国画作品时,教师从该作品的用笔用墨、章法布局、画面神韵等方面入手,从不同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并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将笔墨效果合理运用在其作品画面中,从而提升其创作能力。

  4、丰富校园艺术类活动

  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是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的良好补充,它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一些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如,开展一些作品展览、创意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同龄人的艺术作品,与自己的作品做一个比较,借鉴好的构图方式、创作技巧等,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通过创意比赛,学生吸取优秀的创意,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加以合理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建立一些相关的美术社团,如漫画社、摄影俱乐部、书画协会等,为学生提供多个接触美术、学习美术的平台。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以及多样性的美术社团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平台。

  三、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不仅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为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通过改善美术教学的方法得到很大的提升,这需要社会、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 4

  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应给每一个幼儿提供艺术表现的舞台,鼓励每一个幼儿用多样化的形式去表达对艺术的情怀。着力培养每一个幼儿美的情感、美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幼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不少有识之士已深深地认识到幼儿整体素质需提升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的必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倡导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着力激发起幼儿对艺术的情趣,体验审美的愉悦,获取成功的欢乐。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准确理解《纲要》的精神实质,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呢?

  一、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列夫·托尔斯泰强调人们通常都是用艺术去想到传达自己的情感的。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以饱满的热情、愉悦的心情去感染每一名幼儿,去激活幼儿的情绪体验,应以欣赏的眼光、赞赏的态度去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从而让每一名幼儿的审美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获得精神的享受。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艺术教育活动场所的布置,与幼儿一起探究讨论如何创新设计艺术教育活动场所,材料如何收集,环境如何布置,怎样使艺术教育活动的场所更新颖、更别致、更有利于让幼儿获得审美愉悦。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去,去体验大自然的变化无穷,领略大自然的奇妙,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将艺术教育活动走进幼儿的现实生活,让幼儿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的美妙之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自然、探索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呼唤,从中发现大自然中蕴藏着的美丽之处,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艺术感染力,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艺术体验。事实上,幼儿一旦有了丰富的审美艺术体验,就自然而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创造,实施艺术教育活动,使审美情绪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二、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

  研究认为:艺术教育活动对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切忌忽视这种独特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开发利用好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资源去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去启迪幼儿的思维。

  比如,在以“猜谜、猜拳”为主题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积极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激活思维能力,调动自己的认知库存积极主动地去猜谜、猜拳。在“猜谜、猜拳”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锻炼了灵活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了幼儿的`智力潜能,使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得到迅速而高效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表现技能,以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艺术教育活动的独特性,能有效地吸引每一个幼儿去参与,去发现,去创造。比如,在以“探究纸文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幼儿自主或与他人合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达自己对纸文化的独特情感、独特感悟。鼓励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纸文化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开展纸文化的工艺制作,比如让幼儿进行剪纸、刻纸等,可以让幼儿开展纸文化的研究,举办纸文化探究的手抄报大比拼。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纸文化探究,幼儿们积极参与,探究热情高涨,促进了幼儿大脑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了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

  三、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着力发现儿童身上最美好的地方,鼓励儿童大胆创造。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给幼儿以艺术教育活动的自由,鼓励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展开想象的翅膀,努力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

  比如,在以“民间陶泥”为主题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大胆地、创新性地用陶泥创作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陶泥艺术作品,如用陶泥制作神舟飞船,制作城市立交桥等现代交通工具与现代化的建筑,用陶泥制作神话人物,并去进一步探究在神话人物身上曾经发生过的美好故事,并将美好的故事与他人进行分享,还应进一步鼓励幼儿创编神话人物可能发生的新故事。诸如此类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四、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教育活动中涉及的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了感悟艺术作品魅力的机会。幼儿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与感染,有利于幼儿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在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悟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幼儿在“探究纸文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剪纸、撕纸、刺绣、泥塑等艺术教育,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随着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推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手部肌肉了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手指的动作与大脑的反应得到进一步的协调,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

  【结 语】

  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应给每一个幼儿提供艺术表现的舞台,鼓励每一个幼儿用多样化的形式去表达对艺术的情怀。着力培养每一个幼儿美的情感、美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幼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论文】相关文章:

艺术学毕业论文09-19

音乐艺术学论文的参考文献06-07

云南艺术学院毕业论文05-19

形成性评价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5-26

“哲学”为何在古希腊诞生06-12

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05-22

艺术教育本科专业设置(艺术学)05-13

事实婚姻的法律性质及其形成背景05-02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