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剧发展的深层思考

时间:2017-06-09 我要投稿

  鲁剧是指由山东省国有和私营影视制作机构拍摄的剧作品,是山东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有着重大的文化带动意义。2008年,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以下简称山东影视中心)倾力打造的《闯关东》作为开年大戏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掀起收视热潮,再次将鲁剧品牌打响全国。《闯关东》对于鲁剧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一方面,它将鲁剧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创作高度;另一方面,它也给鲁剧以后的创新发展设置了新的难度。因为山东影视中心为了打造好这部传奇史诗,不仅选择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而且投入了4千万元制作资金。这些都为鲁剧再造辉煌设置了难度。那么,《闯关东》之后,鲁剧该怎么走?分析和把握鲁剧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了题中之义。

  鲁剧构成因素的固定使其陷入模式化泥潭

  经过多年的发展,鲁剧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鲁剧构成因素的固定也使其陷入模式化泥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大”特征标记品牌鲁剧。鲁剧有三个固定的标记特征,即:大丈夫、大题材、大手笔。“大丈夫”是指鲁剧倾向于塑造男主角形象,而且男主角形象都是大英雄大人物,如《大染坊》中的陈寿亭、《闯关东》中的朱开山、《大法官》中的杨铁如、《誓言无声》中的许子风。“大题材”是指鲁剧所选择的题材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宏大题材,如《大地缘》《21天》《大法官》《誓言无声》等都是以当年的热点大事件为创作蓝本,有着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主义倾向。“大手笔”是指鲁剧对“大”的热衷,综观山东制作的电视剧,多是荡气回肠的大基调、大情感,而且演员阵容和资入以及制作周期都尽显大制作、大手笔风范。当然,这些都是由鲁剧的自身定位和齐鲁文化所孕育的人物性格所决定,但是,如果一味的定大基调,将视角千篇一律地放在现实主义的大题材上,很容易使鲁剧写实有余而写意不足,最终被所谓的“大题材”“大手笔”架空。另外,男主角类型的过于单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鲁剧的魅力和品格。

  2.陷入主旋律作品共有的创作模式。鲁剧热衷于主旋律电视剧的拍摄。但是,主旋律电视剧有它固有的模式,首先它主张共同的叙事策略,即微小人物、宏大叙事、以小见大成了主旋律作品的共同特征。主旋律电视剧的故事框架大多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风云变幻的宏大背景下的艰难挣扎去缓慢构建,进而反映整个时代的变化与变迁。鲁剧的故事构建也已陷入这样的创作模式,例如《闯关东》就是通过朱开山一家的命运变迁,真实地还原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中国那段苍凉、悲怆的岁月。这样的模式让我们想到了同为主旋律作品的《大宅门》《乔家大院》《大染坊》,如此雷同的重复与相似已经消磨了主旋律作品初始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特征。其次,主旋律作品的剧作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矛盾升华的处理已统一形成理念化的创作,作品情节都是伴随着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冲突不断推进而发展,最后的结局都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矛盾的升华则大多以中国抗日战争那段特殊的时代为背景,矛盾到故事的结局处都是上升到矛盾的高度。当然,这里不是说这样不好,问题是电视剧“注重叙事方式和线索安排”,①如果观众刚看完开始就知道结局和故事的主体框架,那么,这样的艺术最终是不会感染观众的。而鲁剧《鲁氏兄弟》《村主任李四平》《铁道游击队》《大法官》《大染坊》《闯关东》都有着这样的模式色彩。

  齐鲁文化资源的浅层挖掘造就鲁剧发展的隐痛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泰山文化、齐文化、鲁文化、运河文化的交融为山东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本该是鲁剧发展的有利支撑,但让人遗憾的是鲁剧对齐鲁文化资源的开掘力度不大。例如,刘墉是山东名人,却被省外的影视制作单位发掘,制作出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聊斋志异》是山东家蒲松龄的传世之作,却被省外的多家文化机构翻拍,就连港台的影视制作机构都涉足其中,让人又心痛又遗憾。莫言是山东高密走出的作家,他的《红高粱》被张艺谋搬上银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名作。从山东走出的编剧、作家和演员数量众多,但鲁剧中却鲜见他们的身影。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鲁剧下一步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深度挖掘齐鲁文化资源上下功夫。

[1]    

关于鲁剧发展的深层思考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