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班舞蹈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时间:2020-10-12 20:24:52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特长班舞蹈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笔者从事音乐特长班的舞蹈教学十几年来,发现了一个普遍问题:在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结果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反应快、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有的领悟能力强;有的想象力贫乏,反应较慢。通过因材施教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因材施教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特长班的舞蹈教学中,知识、技术、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知识可以不断巩固,技术可以经常练习,但能力却是先天的,即使后天培养也有一定的限度。从另一个角度讲,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都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必须针对学生能力的高低有所区别地进行教学。学生的能力是千差万别的,能力又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应具备的特殊能力包括模仿能力、音乐感受能力、艺术表现力、动作协调能力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抓住关键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朝着更有利于其特征的方向发展。
  因材施教要注意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别
  从学生的身体条件来看,有运动型和艺术型两种。运动型学生的特点大致是:关节灵活,韧带富有弹性,肌肉弹性好,收缩和放松都比较容易,臀、腿、脚的生理结构比较适合弹跳和跑步。这类的学生学习跳、转、翻等各种舞蹈技能都会比较容易,在学习基本功和基本技巧时,他们的表现会比较突出,但是,如果在艺术表现力等方面不下功夫,将来完成作品时则会逊色很多。高三(1)班有个姓徐的学生,她的特点就是典型的运动型特点,笔者为她量身定制了一个舞蹈节目供她参加舞蹈术科高考联考。她结合作品的要求和自身的特点,不断地进行训练、修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毫无保留地完成作品的要求,通过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艺术型学生的特点表现为:对音乐节奏敏感,舞蹈表现力强,对舞蹈语汇的体验深刻,情感细腻并善于用舞蹈将其抒发和表达出来。在课堂上,笔者通过练习一些小组合、小片段来发现学生的特点。高二(1)班有个姓廖的学生,是具有艺术型特点的学生之一,她对舞蹈语汇的体会和表达都比较细腻和深刻,能很好地根据作品的需要和要求去表达作品,达到动作和音乐较完美的结合,能打动观众的心。针对她的特点,笔者主要引导她如何加强对舞蹈作品内容的主题表现的深入理解,通过理解,加深动作的表达能力,在完成作品中能较好的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是,一些高、精、尖的舞蹈技巧和运动量大的训练项目便可能成为他们的难题。
  舞蹈课的教学安排一般有这样的趋势:初级课程以形体训练为主,中级课程以技巧技能的训练为主,高级课程则以艺术表现力为主。运动型和艺术型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使其各方面能力相差不至于十分悬殊。因此,应该在允许学生有本人特长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对技术好、艺术表现力差的学生加强艺术熏陶,培养他们具有乐感和美感,并用舞蹈抒发情感。反之,对艺术表现力强、技术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锻炼他们的基本功和耐力,不要放松对任何一项舞蹈技术和舞蹈动作的要求,必要时可以布置一些单独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弥补缺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使他们有能力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因材施教要区分学生的领悟能力
  领悟能力有快智型和慢智型两种。顾名思义,快智型的学生反应迅速,头脑灵活,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他们给人以聪明、机灵的印象。但是,这类学生大多有个很大的弱点,只满足于第一眼看到和第一次接触的东西,不肯下功夫苦练,没有领会所见所学的精髓,因此学得快却不一定学得好。例如,高一(4)班有个姓刘的学生特聪明,性格开朗,对知道或不知道的事物都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舞蹈课上,对老师的教学很主动、热情,学得也很快,同学们还在认真地练,她却已坐在旁边休息了,并没有进一步巩固动作的心思,下节课再回来复习时,却早已不知所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