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科诨在元杂剧中的作用和功能

时间:2020-10-11 18:24:02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科诨在元杂剧中的作用和功能

  摘要:科诨,又称插科打诨,是中国戏曲中使用、制造滑稽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来自以滑稽、戏谑为主的宋杂剧,但在戏曲中只作喜剧性的穿插。”在元杂剧这种成熟的戏曲形态中,自然会对这一“喜剧性的穿插”有所继承和发展,甚至可以说它是对公元前五六世纪以来的俳优活动、六朝汉魏以来的角抵戏、歌舞戏和参军戏、民间表演艺术中滑稽传统的吸收和提炼。科诨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滑稽传统使人发笑,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对戏剧的表演体制、形象刻划、剧场调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诨;元杂剧;作用;功能

  科诨,又称插科打诨,是中国戏曲中使用、制造滑稽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来自以滑稽、戏谑为主的宋杂剧,但在戏曲中只作喜剧性的穿插。”[1]在元杂剧这种成熟的戏曲形态中,自然会对这一“喜剧性的穿插”有所继承和发展,甚至可以说它是对公元前五六世纪以来的俳优活动、六朝汉魏以来的角抵戏、歌舞戏和参军戏、民间表演艺术中滑稽传统的吸收和提炼。科诨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滑稽传统使人发笑,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对戏剧的表演体制、形象刻划、剧场调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科”指滑稽动作,与一般剧本中意指提示动作的“科”不同;而“诨”是指滑稽语言。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科”条说:“今人不知,以诨为科,非也。”[2]虽然他论的是南戏,但南戏与杂剧在科诨表演体制上基本上相互关联的。他廓清了科诨与一般科诨的分别,也反映出他对科诨的关注。沈贻伟在《元杂剧插科打诨漫议》中也指出:“杂剧中的插科打诨不同于一般的科白,它和杂剧的整个剧情发展关系不大,在某些剧中甚至于无关,它是插入剧中以供观众发笑、具有一定讽谏意义的喜剧表演片段。”[3]这就造成了科诨与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王寿之),既可以依附于情节、性格之中,也可以游离于外,从而真正地与元杂剧中一般科范区别开来。

  一、塑造人物形象

  元杂剧一百数十本中活跃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上自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足,几乎无所不包,有正面也有反面。从科诨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科诨对人物常是漫画式的勾画,勾画出大致的轮廓特征,并附以夸张和变形来补充、完善人物的性格。谷翔认为,“插科打诨,幽默诙谐”是元代喜剧民族特色之一,它“不仅能产生笑料,而且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喜剧性格。”[4]沈贻伟也认为科诨在元杂剧中有塑造角色和讽刺的作用,“漫画式的勾画了反面人物的卑琐形象,给腐朽黑暗的统治者以辛辣的讽刺和嘲弄。”[4]同时他又提到丑角的科诨兼具“衬托、描写正面人物形象”的作用。当然科诨对各式人物形象都是有建构意义的,并不只是如沈贻伟所说的仅限于“反面人物的刻划”。

  郭英德在《论元剧中的喜剧性类型形象》一文中将元杂剧人物区分为“典型形象”和“类型形象”两种。又把“类型形象”按职业、身份、职位和品质分成四类[5]。下面将以此为据,对诸种形象略作分析,以明科诨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先看类型形象。

  职业性类型形象包括店小二、赛卢医、银匠、媒婆、厨子、富商……“即以人们所从事的行业、谋生的工作为类型性格的基础形象。”如赛卢医,丑化医生,在元杂剧中甚为常用。杂剧作者常用反讽手法,实际上刻划出元剧中的庸医形象。他们多以打诨上场诗塑造其荒谬拙劣的形象,如“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窦娥冤》),“行止十分低”(《救孝子》)等。有的杂剧中则用宋金杂剧插段来打诨,以提示庸医这一类型人物的浅陋卑劣,如《西厢记》中的“太医”用的就是“双斗医科范”。这些人物形象多为宋金杂剧关于庸医的剧目,如《眼药酸》、《双斗医》等的遗响,但又不乏现实意义,充实了元杂剧中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