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较深呼吸”在歌唱和歌唱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时间:2020-10-08 10:32:25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谈“较深呼吸”在歌唱和歌唱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摘要 :歌唱中呼吸很重要,学习者却难于掌握,书中理论解说得非常清楚,歌唱者却难以理解透彻。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声乐学习的最大难题,也是声乐学习难于进步的主要原因。文章为声乐学习者全面理解“较深呼吸”的真正原理和科学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歌唱 较深呼吸 正确运用
  
  学习声乐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那么,何为正确的呼吸方法?众说纷纭,尚无标准答案。笔者认为,所谓的正确方法就是能使自己声音得到快速提高的最有效的方法。
  呼吸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锁骨式呼吸、胸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腹式呼吸等。以上各种不同的呼吸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先后沿用,除锁骨式呼吸技术方法外,其他几种方法仍在当今的歌唱实践和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被运用。歌唱时到底哪种呼吸方法为最佳?对自己最适合?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歌唱呼吸技术方法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分不开的,也是与人类社会多种复杂因素紧密联系和相互制约分不开的。但是不管联系的因素如何复杂,我们要明确的是,在其方法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大体是经历了一个由浅呼吸到深呼吸、由局部呼吸到整体呼吸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深呼吸技术方法是解决声乐发音问题的最佳方法,也是当前声乐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最有实效的方法。
  
  一、浅呼吸与深呼吸的区别及优缺点
  
  人的呼吸运动从生理原理上可分为自然呼吸和歌唱呼吸两种不同的呼吸形式,自然呼吸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呼吸,维持人的机体对氧气的新陈代谢需要。歌唱呼吸是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借助正确的吸与呼来调节歌唱所需的状态,使其按照歌唱所需的要求去发音歌唱。
  自然呼吸和歌唱呼吸有着明显的区别,一个是生理上的需求,声带并不阻气发音,是非意识作用;另一个是利用声门阻气,声带振动发音,用意识加以控制。它们的区别还体现在气息量和气息压力方面的不同。另外,从控制技术等方面而言,还有着更多的差异,在此不作研究。随着人类历史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下,产生了歌唱的呼吸。在不同的时代、国家、民族、地域、语言、音乐、文化、宗教、政治、经济、艺术、生活方式和劳动形式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下,形成了歌唱呼吸不同的体系、风格和差异。历史上所沿用的歌唱呼吸主要有四种方法:锁骨式呼吸(clavicular breathing)又称作肩式呼吸(shoulder breathing)、 胸式呼吸(costal breathing) 又称作肋式呼吸(rib breathing)、 胸腹式联合呼吸(rib anb abdominal breathing) 又称作横膈膜式呼吸、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 又称作肚式呼吸(belly breathing)。
  由于锁骨式呼吸与胸式呼吸属于最浅和较浅的呼吸,故统称为浅呼吸,而胸腹式联合呼吸和腹式呼吸属于较深和深的呼吸,故统称为深呼吸。
  锁骨式呼吸法大约在公元5世纪前后在西方得到广泛运用,是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的最初年代。那时的音乐发展水平不高,在简陋狭小的教堂里,为数不多的虔诚教徒既是歌唱者又是听赏者。不需要强大呼吸支托下的洪亮嗓音的支持,便可轻易地将声音相互传送到别人的耳中。锁骨式呼吸又称作肩式呼吸,是四种呼吸法中最浅的一种。主要依靠肩和上胸的起伏控制肺的呼吸。在吸气过程中,肩、锁骨部位向上抬起,上胸同时挺起,肺部体积因之扩大,气息流入;呼气时肩和锁骨向下沉,挤压肺部使肺内气息升压外流呼出,迫使声带振动发声。作这种呼吸时两肩和胸部明显起伏,控制气息能力不强,还可能因涉及的肌肉紧连颈肌而影响良好的发音。这种呼吸气息浅、浮,容易造成声音逼紧、干瘪、尖锐、漂浮、单薄、贼亮、僵直等发音问题。上胸部的过分运动会促使胸、锁骨部至颈部与喉部的肌肉紧张,使声音缺乏灵活性、柔韧性、流动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膈肌的运动支持,肺部运动被局限在上胸部位,从而限制了低泛音和低共振峰的产生,限制了胸腔共鸣。锁骨式呼吸的缺点更加明显,故在歌唱活动中早已被弃置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