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审美意蕴

时间:2020-10-08 16:09:24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审美意蕴

摘要:杨家木版年画有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圆融自然的信仰体系,强调善恶分辨的道德诉求。杨家木版年画因其高超的艺术性,成为民族审美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从其审美特性、造型理念、设色的象征性以及工艺之美四个方面分析杨家木版年画中的审美意蕴,以期充分理解其文化本质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杨家 木版年画 民间艺术 审美意蕴


  意蕴,是艺术形态所表现的深刻的生活意义与社会意义,是思维内化的延伸。杨家木版年画作为中国黄河流域地道的农民画,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它直接秉承的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原则相重合,是特定时期、特定范围不自觉的群众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外化,具有巨大的内在力量。
  “艺术不模仿自然,它另创一个世界。”①杨家木版年画中的审美意蕴无疑是一种艺术创造,但它不是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而是假借艺术创造来表达人对生活真诚渴望的、实在的、执著的、功利的、目的的一种独特方式。
  
  一、 杨家木版年画中的审美特性
  
  杨家木版年画最初的对美的认知是直接从身体感觉的对象中触发的,其实质内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某种合人意的事物。于是由“喜庆”“吉祥”派生出的种种美好祝愿,便成为杨家木版年画中的主流追求。《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庄子》也有“虚事生白,吉祥止止”之说。艺人们根据人们过年图吉利的心理,绘制了以“恭喜发财,四季平安”为内容的《财神》《福禄寿》《三星高照》;根据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追求,绘制了《招财进宝》《六路生财》以及春夏秋冬四季耕作图。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杨家木版年画至善至美的本质。
  靠“天”吃饭,以善为本,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在历史发展中的主流趋势。不难看出,以人生的切实需要为目的的杨家木版年画的民间文化观念,以及衍生出的功利主义色彩极强的审美思想,自然成为杨家木版年画的审美特性中核心的价值尺度。当然,杨家木版年画的审美特性所表现出的功利倾向是以善为本的,是一种精神性的'物化转换。老百姓总是用善的正面形式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杨家木版年画中那种以门神镇宅辟邪,借财神广开富源等审美活动,都坦率地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善意祈求。这种精神上、观念上趋利避害的功利追求,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出来,使参与者或受众群体的功利意愿得到一种意念性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使有目的性的审美想象转化为自我力量对象化的美。
  所以,人们常说“民间美术是生活的艺术化”②,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民艺首先是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民艺。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民艺的创造大量地体现了平安、富贵、美满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从而寄托了百姓对幸福、理想的追求。在这一点上,杨家木版年画亦是如此。
  
  二、杨家木版年画中的造型理念
  
  杨家木版年画是真正的农民画,走的是纯农民画的路子。但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它亦是以华夏民族传统的文化构架为基础的。在民间艺人那里,再现、写实观念引导下的造型都成了最主观、最富表现主义特征的作品。而这种再现却并非如达·芬奇所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将自己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如实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③杨家木版年画其造型语汇具有直接特定的精神功利性目的,并在造型过程中强化了形象的意念性对主观唯我的心灵映照。
  其一,“天人合一”作为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不但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命题和理论基础。在杨家木版年画的造型中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天”指宇宙主宰或自然,“人”指人类,也就是作为客体的自然或宇宙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具有内在的合和关系,即天人相通,天人感应。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的自然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有内在的相通性:如以牡丹象征富贵,桃子、仙鹤、松树喻意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龙凤、麒麟代表祥瑞等等。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