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歌唱的呼吸问题

时间:2023-03-18 14:42:18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探歌唱的呼吸问题

摘要:解决歌唱的呼吸问题,是解决声乐教学的一个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对初学声乐者更为重要。文章从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的生理技能和及时纠正不良的呼吸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声乐教学 呼吸 控制
  
  呼吸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歌唱者歌唱的音准、音质和艺术表现。如果不会运用呼吸,会给发声带来许多毛病。所以,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也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记载。
  歌唱的呼吸对初学声乐的歌唱者是一个大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发现声乐教材较杂,而且教材上只有歌曲没有声乐理论,关于歌唱的呼吸部分基本没有;有的声乐教材有介绍但是提到歌唱的呼吸部分,往往一带而过。目前,初学歌唱者还停留在只听老师的口传心授的阶段,声乐理论上是一个空白。所以,歌唱的呼吸对于初学歌唱者来说是一个虽然很熟悉,但又较难掌握,甚至感到费解的问题。
  
  一、歌唱呼吸的重要性
  
  从歌唱器官来说,它包括: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构语器官和呼吸器官四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协调配合,才能发出美好的歌声来。而呼吸器官的活动比较明显可以触知,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加以控制。它就像二胡、提琴的弓子,是歌声的激动器,弓子运用得好,才能演奏出好的效果。歌唱的呼吸方法正确,才能为好的歌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气息对声带的作用,声带是不会发声的。正如前面的例子,若没有弓子在琴弦上的运动,也就不可能使琴弦因振动而发声。再如:手风琴若没有风箱的开合,簧片就不会因空气的冲击而发声振动,发出声音。同样道理,歌唱时声带如不受肺中呼出空气的冲击,声带就不可能因振动而发声。“气动则发声”说明了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有些学生坚持不断的呼吸训练,吸气多少时间,保持多少时间。他们可以吸很多气甚至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可是一张嘴却发不出好的声音,也唱不出好的旋律来,声音发紧、发直,有憋气感,实际上是有一肚子的气却用不上,造成了呼吸引起的僵硬的毛病。针对这个问题,还应一分为二地看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歌唱的呼吸是一种技术方法、一种手段,它不能包括整个歌唱技巧。其次,要明确认识歌唱的呼吸也是一种肌肉自然运动的结果,也是有感情、有激情的一种运动形式。
  歌曲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语气、语调和用气的力量上都因内容而有所不同。如安慰人的语气一定是委婉、柔和的,而命令人的口气是威严有力的。两种思想感情,就产生两种呼吸感觉,前者在呼吸运用上就比较从容、舒缓;而后者则果断、急促。所以对一个歌唱者来说要有“激情”的歌唱,呼吸也就在激情的带动下为表现内容而成为一种下意识的活动了。呼吸在歌唱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但不能片面地为了呼吸而练呼吸,这样会削弱呼吸在歌唱中所起的作用。
  
  二、呼、吸的生理技能
  
  就呼吸而言,呼和吸都是肺部的活动,肺位于胸腔内。从胸腔的构造来看,胸腔是由十二对半圆形的肋骨围成的,肋骨的后边连着脊柱。其中上边的七对肋骨,前端附着于胸骨,下边五对肋骨的前端互相衔接,而有第七对肋骨间接地接在胸骨上(第11、12对肋骨前端游离开来叫浮骨)。肋骨之间有几层肋间肌密封着形成一个没有空隙的圆筒形的胸廓,它的上部窄下部宽,肺器就在其中。胸部的外部有许多肌肉包囊和连接着,它们的紧张和松弛,改变着胸廓的大小,操纵着空气的吸入和排出。这些肌肉群中,如肋间肌、提肋肌、胸大肌、胸小肌、前斜角肌、后斜角肌等,它们的紧张形成胸廓扩大。这些肌肉称为吸气肌肉群。另一群肌肉,如下斜肌、胸横肌、肋间内肌、中间腹直肌及腹内斜肌等,它们的紧张形成胸廓的缩小,这些肌肉称为呼气肌肉群。呼气肌肉群中的腹直肌和腹内斜肌都是腹部的肌肉,由于吸气肌肉群紧张胸廓扩大,横膈膜向下和向四周伸展,压迫了腹直肌和腹内斜肌,它们要恢复原状,迫使横膈膜向上,而成为呼气肌肉群中的主要力量。小腹和胸腔在呼吸活动中有直接的关系。戏曲中的提肚劲、丹田气、丹田之音等说法就是由此而来的。丹田气我们在歌唱时也会用到,它单靠小肚子的收缩还不足以形成支持声音的力量,它还必须与下部肋骨的扩张保持力量形成对抗,才能产生丹田气。丹田气是一种有力度的可以支持声音的气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下部肋骨连同横膈膜下沉向四周伸展,这是吸气的动作。生活中吐故纳新的呼吸,吸和呼交替,也就是吸气肌肉群一张一弛是没有什么对抗的。可是在歌唱中为了支持一定的音高和一个较长的乐句,必须对吸入的气加以控制,让它有节制、有力度地慢慢呼出,这就要有意识地控制吸气肌肉群,让其尽量保持住吸气后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现象只有我们正确认识它的时候,才能为我们的歌唱服务。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歌唱也来源于生活,歌唱的呼吸技巧取之于生活。譬如,要吹掉桌子上的灰尘,如果用力过猛会迷住眼睛,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教学生体会,并实际做出来,这时学生就能体会到两肋的张开,并稳定地保持了吸气时的感觉,力量很集中,很自如,吹出来的气就像一条线似的,由小肚子直通到嘴唇,并没有憋气的感觉。再如,站在高处喊:“哎——咳——”就像对着大海和山谷喊一样的感觉,都会体会到小肚子与两肋的对抗力量。在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体会,就能很快地了解呼吸的生理机能,掌握好歌唱的呼吸。
  
  三、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问题纠正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目前被采用的正确呼吸,也是符合生理条件的自然的深呼吸,这种呼吸在深度和高度上发挥了整个呼吸器官的最大能量。由于可以吸进足量的空气,所以说它的容量大,弹性大,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下肋骨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有利于控制和产生对声音的支持力量。这些都为气息有规律地、平滑地达到喉咙提供良好的可能条件,容易做到有弹性、有力度、不漏气、灵活自如不感到疲劳的呼吸要求。
  有些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气过浅,使得颈部肌肉紧张,面部痉挛,张不开嘴,有憋气的感觉,不能完整地唱一首歌,甚至一个乐句,这些学生多数都是初学声乐者,他们在吸气时多数都耸肩。另一部分学生似乎理解和掌握了歌唱的呼吸方法,认为吸进的气越多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吸气的力量压力越大,呼气力量的反抗就越强。这样就会引起身体肌肉越来越紧张,给声带造成的错误压力就越来越大,从而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僵硬,会造成声音上的毛病。歌唱时呼吸不当,不仅造成生理上的紧张,更严重的是由此而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精神上的紧张等等。还有一部分学生随便唱的时候歌唱的感觉还很好,一上课整个歌唱器官和呼吸器官都处在僵硬的状态。这些学生往往思想负担太重。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越是学生的呼吸有问题,越是要学生注意呼吸。这样易形成学生的思想负担,不但解决不了呼吸上的问题,反而会使学生的毛病越来越重,所以,声乐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来纠正这些问题。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应注意呼吸方面的训练。

【浅探歌唱的呼吸问题】相关文章:

浅探室内陈设05-29

《左传》修辞方式浅探05-03

浅探作为自由的平等05-28

浅探音乐教育之路04-29

浅探具象与意象的深度连接05-29

浅探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05-30

浅探电子时代艺术的异化05-31

“醉酒驾驶”量刑考虑情节浅探08-15

浅探巷道快速掘进影响因素05-31

浅探著作权转让制度的完善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