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大理明代王氏墓和韩政墓陶塑艺术辨析

时间:2017-06-14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 陶俑  本土  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云南大理明代王氏墓和韩政墓陶塑出土的使女俑及骑士俑,无论在工艺或是造型的手段上都可以说是传统雕塑中上乘之作,而这种生动的形式已经超出陶瓷艺术自身审美的范围,具有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包容、和谐、独立、共荣这一特征。
  云南省大理古城博物馆里明代大理三月街出土的王氏墓陶俑及韩政墓明器陶俑共 36件,牵马俑 4件、武士俑 11件、仆人及女俑、乐俑2l件。大理三月街出土王氏墓及韩政墓主人属夫妻并葬墓。韩政生于明景泰庚午年 (公元 1450年),死于公元 1521年,享年七十一岁。祖籍庐州府,六安州 (今安徽六安),官至卫后所付千户。王氏祖籍江西吉水,四代 以前就迁居云南大理,祖敬仲、戍大理卫左前所,生于正统十四年 (公元1449年),死于嘉靖十三年 (公元 1534年)王氏基本上应是云南人了。出土陶俑均系低温烧制,其中施黄绿釉的驭马武士俑为三彩(唐三彩系)。大理地区出土的陶俑数量很多,其中包括一部分动物俑 (十二属相)属灰陶。(还原焰烧制故可称之为瓦器) 大理三月街王氏墓和韩政墓陶俑烧成温度约在 800度左右,高岭土。基本形体部分模压成形后,再添加局部细节,如五官、衣纹及饰物。王氏墓和韩政墓陶俑属于模具加手工成型,工艺上包括釉烧和素烧后彩绘。明代陶塑的技法已经十分成熟,技法上有捏、搂、刻划、贴、等等,明代由于瓷器的发展关系,陶塑的工艺及技术也更为先进。王氏墓和韩政墓陶俑从艺术形式上分析应该不是云南本土属性的陶塑文化。
  殉葬制度初始原始社会末期,初为夫死殉葬妻妾。奴隶制产生的阶级分化使得残酷的殉葬制度一度盛行和发展,殉葬者涉及侍臣,春秋战国后奴隶制渐已崩溃,这种残酷的殉葬制度虽有发生但已经受到社会上下广泛的谴责。春秋战国后 “事死者,如事生”代表着中国古代丧葬理念,明器俑的产生及使用于中国古代丧葬理念的进步是分不开的,以俑代替活人殉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俑的形成成为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俑的使用最早出现于商代,随丧葬之风改革,以俑代替活人殉葬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文明的丧葬风气。俑的种类有常见的木俑、陶俑,中国古代陶俑的材料有灰陶,黑陶,红陶 (黄陶)及白陶。烧制有素胎无釉、彩绘及带釉、人物衣饰施釉、面部素胎及施以彩绘的。 
  大理三月街王氏墓和韩政墓陶俑的种类有以下几个内容: 
  1.  乐俑 (陶)(图 1)
  
  其中一套乐俑十分突出,保存较为完好, 造型尤为生动,均为男性,高约2O厘米,人物面部刻画生动精到,白陶,无釉彩绘。大理出土的乐俑头与身的比例约 7比 1,比例关系非常正确,是明代陶俑中十分少见的。 
  2.武士站立牵马俑 (三彩)(图2)
  
  武士俑牵马俑 (站立牵马有底)为大理三月街王氏墓出土,头与身高比例约 5:1,牵马站姿,男性。其中一件带釉,人施绿釉和蓝釉,马身施黄釉,马鬃施绿釉,属低温陶 (三彩)。 
  另一组武士俑 (陶),服饰简单,较平民化,出土于大理三月街韩政墓,布衣有帽,似 “草帽”圆型,束腿。官有缨饰头盔,身无甲胄,手持兵器 (兵器已损坏)。(图3)
  
  3.武士俑 (陶 )(图4)
  
  这组武士俑在马的造型及人物比例上非常准确,马四蹄落地,无底,工艺难度大,无釉彩绘,服饰刻画细致,造型生动,比例结构准确。武士俑共十件 ,十件里有一件小骑士最为可爱,非常突出,人物塑造 的十分传神 ,在国内 目前 出土的陶俑里非常少见 。
  4.供奉俑及文俑 (陶)

关于云南大理明代王氏墓和韩政墓陶塑艺术辨析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