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时间:2022-05-10 15:50:24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精选10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精选10篇)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1

  跟着感觉走—记流行音乐之花盛开在幼儿活动中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心情就像风一样的自由,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美妙的音乐,一首好曲子能引起人的瑕思,使人产生共鸣,还能激发情感。

  在我们的身边,音乐无处不在,有时就看你有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孩子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了,但真要落到实处,却阻挠重重。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困惑着,在活动如何让孩子们轻松愉悦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呢? 在幼儿园中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脱口哼唱一些时下热门的流行歌曲,一个念头闪现出来,为什么孩子们对这些流行音乐,随意听听就会哼唱了,可不可以把这些音乐借鉴到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来呢?流行音乐对孩子来说未必是洪水猛兽,其实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于是我们紧抓住闪过的感觉,对流行音乐和教学活动的融合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是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跟着感觉走,让流行音乐融入幼儿的文学活动中 在我们平时的文学活动中,很少用流行音乐来介入,而流行音乐的歌词往往都是成人世界中的情、爱为主基调,如何让两者有机结合,并成为教育的上选途径。我们是这样做的:在《一片叶子》的教学活动中,主要讲了小蚂蚁带着叶子去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叶子变成了各种器具来帮助小蚂蚁度过困难,我们就采用了《两只蝴蝶》中的前一段作为主旋律,让孩子们学习把故事内容填充进去:小树叶,你慢慢变,变成小船把我带过河……就这样,一个富有想象童趣化的故事自然融入到了流行歌曲中,孩子们戴着头饰,哼唱着自己熟悉的旋律完全投入到小蚂蚁和小树叶的角色之中。自由自在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着故事情节,并把相应的情节变成歌词填到旋律中去。我们还把红遍大江南北的《大长今》音乐放到了文学活动《小松鼠》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快乐地唱着:小松鼠小松鼠出门去,看见了小鸡被雨淋湿,小鸡呀小鸡呀,我来帮你,用尾巴用尾巴挡风雨……

  二、思绪飘飞带着梦想去追,让流行音乐变成幼儿版流行歌曲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有了幼儿熟悉的旋律,再加上符合旋律的歌词,孩子们就自然而然的主动学习起来了 。在选择了一首适合教学内容的歌曲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故事内容,从完整的流行歌曲中选择一段适合教学内容的旋律,如:在《萝卜回来了》的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你是我的玫瑰花》这首歌曲中的开始部分和高潮部分来填充故事内容,采用这两部分旋律,幼儿比较熟悉,这可以为接下来幼儿自己创编故事情节打下基础。有了合适的旋律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歌曲的旋律来创编出既符合故事情节又符合乐曲节奏的歌曲来,例如:在《把爱传给你》的社会活动中,如何让孩子们理解爱的传递方式,我们就选择了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内容,同时选用了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音乐,所以在原歌曲旋律不变的情况下,改换了原歌词的内容,活动中,音乐一播放,孩子们就非常兴奋,在老师的建议,让孩子们用故事内容进行填词:我爱你,爱着你,我想把爱传给你,伸开了我的双臂,我爱你就有这么多……可以用“一气呵成”来形容当时的活动场面,孩子们一下子就哼唱出了自己的流行歌曲,在老师的建议下,让孩子们寻找自己的同伴,边唱边做动作,多方位感受着爱的传递。

  三、这一切的转变,是如此地简单, 要制作好一首好的歌曲,我们就要充分地运用好现成的网络资源。首先,我们要从网络中寻找相应的歌曲,其次,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寻找音乐的过程中,要找伴奏中没有歌词的音乐,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我们重新制作的歌曲内容。找到了适合的音乐,我们就需要把这个音乐放到到Cool Edit Pro这个录音文件中,把没有用的乐段删掉,留下有用部分,并对需要重复的乐段进行修复,把创编的歌词内容唱到现有的音乐中,这样,一首新的歌曲就制作好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听到新的乐曲,不仅感到熟悉,还觉得很有新鲜感。他们会沉浸在“自己的歌曲”中演唱,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同时,我们还将幼儿编唱的这些歌曲录制下来,上传到我们的幼儿园网站上,不仅深受家长们喜欢,还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赞赏。 四、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让流行的音乐元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呢?于是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将这些改编的歌曲跟一些故事、儿歌、生活、游戏等结合起来,让这些创编的歌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这些做法不仅得到了“儿童社会”的公认,还迅速地在孩子们中间“流行起来”。歌曲的哼唱不仅在本班流行开来,还蔓延到了其他班级甚至整个幼儿园,还有个幼儿的家长在 幼儿园网站的博客日志上这样留言:“今天是三八节,我一回到家,女儿就从客厅里跑过来抱住了我,对我唱到‘妈妈呀妈妈呀,您辛苦了,请您呀快过来坐一坐吧,妈妈呀妈妈呀,我来帮你,我帮你我帮你捶捶背呀……’听到这些,眼泪在我眼中打转……”,孩子在经常接触了这样的活动之后,我们还惊喜的发现,他们已不再哼唱流行歌曲的歌词了,可以说音乐元素已经成了幼儿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感受到自我表达及人际交流的乐趣,而我们的点拨,不仅让孩子们在流行音乐的创编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和成功,也让他们将这些奋发的、向上的音乐元素融进了自己生活和学习中。正所谓“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儿童天真烂漫,心思无邪,他们有着强烈的对生活的认知欲,和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而且儿童也都活泼好动,喜欢在音乐中游弋无拘的心。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把身边所喜欢的音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作为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音乐,便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让幼儿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幼儿的对美的渴求。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2

  幼儿音乐教育,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唱歌是人们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方式,幼儿也是这样,唱歌是人的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情,同时也是他们显示自己能力,获得成功体验的这样途径。因此,唱歌应该成为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享受到唱歌所带来的欢欣和愉悦。虽然幼儿天生喜欢唱歌,但并不天生就会唱歌,,一首新歌必然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教学过程,如何来教幼儿唱歌?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熟悉教材

  教师首先必须熟悉歌曲,能准确生动细腻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其次教师还必须学会分析教材,掌握歌曲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角会幼儿的哪一方面音乐技能?等

  第二:帮助幼儿熟悉新教材

  有些歌曲在正式教唱之前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或语言活动美工活动等帮助幼儿预先熟悉歌词,或者利用磁带放给幼儿听,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形成对歌曲的初步印象,引起兴趣。

  例如:小班音乐<春天>可以在美工活动中把观察开阔的春天的特征画出来,从而为学唱歌曲作准备,丰富幼儿对春天的认识。

  第三:教唱新歌

  教唱新歌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选用。

  (一)先教歌词;如小班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只要先教会一段歌词,由于歌曲的节奏旋律都比较简单很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待第一段学会,教师在把第二三段歌词告诉幼儿,幼儿学起来也很快。

  (二):先教歌曲节奏

  有些歌曲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掌握节奏,按节奏学习歌词,进而学会延长歌曲。

  (三)先教旋律

  如<小手爬>歌曲旋律简单流畅,则可用先教旋律的方法。

  (四)分句教唱法

  (五)整体教唱法

  结构短小形象集中单一的歌曲可以采用整体教唱法,例如<<小老鼠>>由于幼儿是在整首跟着唱,幼儿必须自己动脑子去记忆,一句唱完了,下一句应该是什么?这样可以促进幼儿音乐记忆力的发展,与次同时,幼儿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也处于积极状态,从而使幼儿能以主动的态度学唱新歌。

  第四:复习歌曲

  在复习歌曲的过程中,有着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增加新要求的因素,幼儿应在愉快有兴趣的情景下复习,避免单调的重复练习。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3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兴趣是什么?通常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那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如果教师生硬地要求幼儿唱一些晦涩难懂的歌曲,幼儿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首先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恭喜恭喜”这一活动中,可让幼儿随着歌曲的节奏做动作,部分幼儿给另一部分幼儿拜年,配上一些过年用的鞭炮、灯笼等等,幼儿便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了此种歌唱方法。

  二、提供欣赏的机会,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说,每个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因此,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幼儿听音乐的愿望,引起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听的习惯,从而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可以要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演奏演唱,录音机磁带、VCD、电脑等让孩子欣赏、倾听悠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我还恰当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体会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一听到音乐他们都会侧耳倾听,自得其乐。

  三、运用多种感官语言,增添音乐活动特有的情趣。

  1、手势: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特别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因此,简明的手势(包括指挥)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2、体态: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狮王的神态,《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又如唱《金蛇狂舞》《新年带着幸福来》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就更能激发小朋友的内在情感,并且能和老师的情感相融合,有表情地去进行唱歌和随着音乐节奏去进行律动表演,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满魅力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秋天到了,活动室都换上了秋天的主题墙饰,教室里挂满了片片金黄色的树叶,墙面贴上了孩子们的树叶贴画。于是,就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新授了歌曲《小树叶》,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地不由自主转头去看他们喜欢的“树叶”,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在挂满树叶的墙饰下学唱歌,在唱歌时,孩子们的情趣高涨,兴趣十足,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为歌曲自编动作,并把树叶飘落的动作编了进来,还一边唱一边做小树叶飘下的动作,个个动作优美,兴高采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歌词,趣味盎然地学会了新歌。还自编了这个歌曲的动作,为在表演区域活动做好了准备。孩子们在充满魅力的墙饰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天地中,激发幼儿爱歌曲的乐趣

  五、给幼儿自我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的注重技巧训练。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幼儿机械地重复学,使本来很好的音乐活动变成枯燥无味的动作训练,幼儿的兴趣随着一遍一遍的“不对”声递减,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是为孩子的音乐潜能开发奠定良好基础。能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提高孩子的音乐智能。能使孩子在浓厚的音乐艺术中,一点点,一滴滴地听懂音乐,理解音乐,表演音乐。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幼儿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幼儿多听多唱,放手让幼儿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幼儿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幼儿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学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即兴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特长。即兴创作活动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增强学习能动性,在创造中收获课堂,提高小学音乐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即兴创造活动;多元探索

  我国在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以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的教学理念,这说明了音乐学科对学生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即兴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在音乐创造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的特点,在课堂上为开发学生潜能而设计创造活动,同时还要将即兴创造融入音乐教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小学音乐即兴创造活动课堂的现状

  所谓即兴创造,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发挥想象力,并将在脑海中的画面或是心里想的情境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有音乐创造活动的教学目标,但是能够完成此目标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学活动的即兴创造流于形式或安排不合理,即使开展了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创作能力不足,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即兴创造教学也是小学音乐教师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要转变思想和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提高学生兴趣,开展即兴创造活动,为提高学生创造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即兴创造活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启蒙的时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主人。小学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重担。在小学音乐中加入即兴创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

  (二)是小学音乐课即兴创造活动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许多小学音乐课堂仅仅是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没有深入了解以及延伸,仅让学生了解音乐技巧是不足以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即兴创造活动能够真正开展起来,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创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知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有效传播给学生。

  三、即兴创造活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传授知识,通常情况下,是教师说,学生听、记,缺少了互动与交流,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新课改之后,强调课堂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以自身学习需要为出发点,自主探索与掌握知识。课堂身份的转变,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例如,学习《摇啊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然后单独展示出歌词,请同学们朗读,并让大家评一评,哪位学生朗读的情绪最符合《摇啊摇》。在学习完《摇啊摇》后,进行演奏、唱歌、表演的即兴创造活动。例如,在歌曲中采用三角铁可以渲染歌曲气氛等。这样的即兴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勇于创造。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授知识的主要平台。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利用这个有限的课堂,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都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更好地吸收学习的内容。同时,教师要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爱上音乐,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鼓励学生勇于创造。例如,以《我是小小音乐家》为主题,开展即兴创造活动,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深得学生的喜爱,进行分组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不同形式的作品,比一比哪一组的音乐最具有创意。给学生一个发挥的舞台,对学生的创造具有激励作用。

  (三)多元化的即兴创造,贯穿整个音乐课堂。在小学音乐学科中需要多元化教学。给小学生上音乐课,不仅是教学生唱唱儿歌、学习教材内容等,而是要采用多元化教学,发展即兴创造活动,丰富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例如,学习《童年的回忆》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兔子、乌龟、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如,兔子蹦蹦跳跳,乌龟缓慢爬行,鸭子一摇一晃。然后让大家聆听钢琴曲,找找对应的乐段。并邀请学生上台来表演所听到的音乐中,动物的走路姿势,看看谁最像。最后,再让学生为这三个小动物根据乐段来编故事,让大家评一评谁的故事最好。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学习音乐知识,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可以提高音乐素养。

  四、结语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即兴创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其搭建学习的平台,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音乐学习,丰富课堂,在创造中收获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溪.在创造中收获课堂-小学音乐课堂即兴创造活动的多元探索[J].教育观察(下旬),2015(02):90.

  [2]黄建慧.即兴歌曲创编增强小学音乐学习创造力[J].学子:理论版,2016(19):85.

  [3]毕翠红.探索即兴创造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01):212-213.

  [4]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2016(03):34-37.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5

  【摘要】音乐文化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图书出版是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深入把握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属性,并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才能实现音乐文化的良性传播。

  【关键词】文化传播论文

  一、出版活动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出版活动是对以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等媒介承载的内容进行编辑、复制、发行(或网络传播)的过程。出版活动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并从事出版活动的人,出版活动的客体则是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如文学、绘画、音乐作品等,它们是出版活动的主要对象。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出版活动与文化传播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关系,它能够实现文化积累、促进文化交流、优化文化选择、推动文化创新,同时,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出版活动的发展。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文化传播是出版活动的最终目的。首先,出版活动能够实现文化积累。出版活动通过有形的出版物将无形的文化记录并保存下来,实现文化成果的积累,使优秀的文化成果得以传承。其次,出版活动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进人们互通有无,促进文化发展并丰富其内涵。出版活动以出版物为载体实现了文化的交流。再次,出版活动能够优化文化选择。在出版活动中,为了达到文化良性传播的目的,出版机构根据大众对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有目的地对文化作品进行甄别、筛选和取舍。最后,出版活动能够推动文化创新。出版活动是对文艺作品和内容加以整理、编辑、复制、发行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创新活动。

  二、音乐图书出版的传播学特性

  音乐图书出版是对音乐作品和内容加以整理、编辑、复制、发行,从而达到音乐文化传播目的的活动。它是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与其他传播环节紧密联系。从传播学范畴来看,音乐图书出版具有整体协调、文化导向、信息把关等传播特性。

  1.整体协调

  从传播主体上看,音乐图书出版离不开出版人与创作者、听众的沟通。与创作者沟通,是为了创造更好的音乐作品;与听众沟通,是为了发现市场价值,从而有目的地组织音乐作品出版。从传播客体上看,音乐作品与音乐出版物、媒体之间存在各种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离不开出版人对各环节和要素的协调。这种协调是由出版活动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决定的,音乐图书出版作为音乐文化传播链条的中间环节,是连接音乐创作者与受众的桥梁,它对音乐文化传播起到整体协调作用。

  2.文化导向

  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产品,音乐作品的产生是创作者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但要通过大众消费和认可,音乐作品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这种将创作者生产音乐作品与社会大众消费音乐作品串联起来的出版活动,就是音乐图书出版。音乐图书出版对音乐文化传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音乐图书出版不仅传播了音乐文化,还集聚了音乐听众。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导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音乐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与音乐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首先,音乐图书的选题、组稿源于受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出版机构应调研并获取市场对音乐出版物的需求信息,确定音乐图书的市场定位。例如,上海音乐图书出版机构联合美国威利斯音乐图书出版公司,制定“既富有文化品位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出版战略,结合“海派”出版优势与国际音乐文化出版音乐图书,满足了国内外对音乐文化的需求。其次,出版机构通过出版音乐图书,以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受众,并影响受众对音乐作品的消费。

  3.信息把关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内涵各不相同,并非所有的作品都有传播的价值,因此,对音乐文化传播进行信息把关是很有必要的。音乐文化传播的信息把关责任主要由音乐图书出版来承担。在音乐图书出版的策划、选题、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负责全局把控和客观判断,对碎片化的音乐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低质量的音乐作品和内容,留下优质的音乐作品和内容。编辑的判断不是简单的信息选择,而是建立在目标受众的需求上,对出版机构的出版方针和目标进行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判断还可能受到政治、经济、地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颇为容易。音乐图书出版对音乐文化传播的信息把关,一方面,减少了传播信息的数量,降低了受众的信息选择成本;另一方面,经过筛选的音乐作品会更符合受众要求。

  三、音乐图书出版的文化传播功能

  1.音乐图书出版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培养该国人民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审美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音乐不仅是一个艺术门类,更是文化产品的一种形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连串符号和信息的组合,音乐作品产生之初是创作者进行创作活动的个体行为,如果它没有被传播,那么其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将得不到实现。音乐文化传播使音乐作品得以共享,并且渗透到社会群体文化中,成为一种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音乐图书出版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如同一座桥梁,将音乐作品、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客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条,为音乐文化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音乐图书出版对散乱的音乐作品和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提炼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民俗等元素,生成符合大众精神需求的音乐出版物,并且进入文化传播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环节。可以说,音乐图书出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音乐图书出版实现传统音乐文化升华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与审美价值。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依赖于音乐文化传播活动。同时,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出版机构挖掘其深层内涵,集聚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和内容,通过编辑与重组生成音乐出版物;另一方面有助于创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多形态的音乐作品。音乐图书出版通过对音乐资源的创新再造,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音乐文化传播的价值,实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升华。音乐图书出版不仅是对音乐信息、素材、作品的简单排列加工,还要进行一定的鉴别、筛选、分析、提炼,在加工的过程中,要去伪存真,保留音乐文化的精髓,发挥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可见,音乐图书出版对实现传统音乐文化升华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音乐图书出版与文化认同

  音乐作为一种凝聚了特定语言、思想观念的文化产物,具有一定的族群特征,某个民族所特有的音乐文化是民族内部成员进行身份识别、情感维系与文化交流的纽带,并且能够唤起成员的群体认同感,这属于文化认同的范畴。文化认同是指群体或个体认可并接受来自群体外部的文化因素;新文化获得认同后会被内化为群体内部的社会准则和个人行为规范,并进行二次传播。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播长期作用的结果,不是依靠个人能力就能完成的。当今社会,电视、广播、纸媒、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并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音乐图书出版具有文化导向特征,它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严格把关,并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以音乐图书为载体,将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原本处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通过音乐文化相互理解与包容,这就是文化认同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机构,2005.

  [2]王力博.传播学视野下的音乐编辑活动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2.

  [3]杨浩,牛殿庆.出版文化对城市文化传播的促进与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2014(11):116-119.

  [4]李明溪.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传统音乐图书出版思考[J].传媒,2014(24):77-78.

  [5]肖林霞.试论编辑出版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学刊,2010(10):219-220.

  [6]恽星.音乐编辑的内涵与外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6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的能动性,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策略,包括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当前,传统的音乐教学大都不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小学生未能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实践教学的科学性,怎样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感受学科知识的魅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创造能力。所以本文思考音乐教师开展高水准学科教育的策略,以期为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一、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的责任是负责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1]。为此,音乐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自主权,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给他们提供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机会,积极释放学生在音乐知识探索中的天性,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求[2]。例如,在开展《柳树姑娘》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设置多个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在歌曲中,柳条有着怎样的特征?”“通过对歌曲题目进行思考,请分析歌曲采用哪种手法?描绘怎样的情境?”“歌曲中的环境美不美?你有着怎样的情感体验?”“歌曲旋律又有着怎样的特征?曲调节奏有着一定的规律,你们发现了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小学生会依照组别对其进行探索,增加对歌曲知识的理解,以此锻炼学生的探索及分析能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

  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时,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及方式等进行思考,以合作互助为实践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交流与思考。音乐教师应该给小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积极交流,从而使其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除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外,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使用竞争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开展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充分调动音乐课堂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其储备知识,有助于未来学习和成长。例如,笔者在教学《我们的田野》时,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音乐水平,笔者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左右,让组内推选出小组长。然后分解学习任务,并且要小组内推选或指名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和讨论,每组都各自有了交流展示成果的方案。有的小组发挥了他们器乐方面的优势,把各自的乐器都搬到了音乐课堂上,一人担任指挥,全组进行器乐合奏,尽管乐曲简单,但有模有样;有的小组利用他们自己优美的舞姿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小组每人一幅画,用图画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有的小组用配乐朗诵,声情并茂,富有激情,把音乐和朗诵结合的天衣无缝。他们精彩的表演,带动了班级学习音乐的气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展示中,学生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最为可贵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发现了自身的特长和优点,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喜欢学习音乐。

  三、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指出,学科教师必须要改变之前的教学观念,合理改进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学科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发展需求下,音乐教师就应该实施综合性的音乐探索活动,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及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全面的提升[3]。在学习《森吉德玛》这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伴着《森吉德玛》的歌曲,进行以“我爱的草原”为主题的绘画作业,要求全体学生将对草原的情,对蒙古族人民的爱,对歌曲展现的美,进行二次创作与抒发,让饱满的感情凝聚于笔端,展现到画纸之上。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做到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宏.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3):168.

  [2]王芳.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美妙:从情境中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J].新课程(下),2012(4):97-98.

  [3]万亚.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4(7):86-87.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7

  内容摘要:课外音乐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我们要充分了解高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意义,明确高校课外音乐活动存在的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关 键 词:高等学校 课外音乐活动 大学生 音乐实践能力 培养

  高等学校开设音乐课除必修课外,还有课外活动及选修课等形式。所谓课外音乐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通过各种课外音乐活动,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如何在高校课外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高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意义

  课外音乐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它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在高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音乐才能、特长。学生通过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不断锻炼,可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技巧、音乐表现、鉴赏、创作、审美、管理、人际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音乐艺术表演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

  (二)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外音乐活动实际上是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付诸于实践的行动。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在高中时只重视文化课学习而忽视对音乐的学习,当他们进入高校以后,单纯依靠高校的音乐课堂教学难以顺利实现大学生音乐美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鼓励和辅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合唱团、舞蹈队、吉他协会、管乐队等课外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这样,可以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在教育教学改革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校都在为建立一个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寻找空间,想努力通过艺术成就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吸收有才能、有水平的高级人才。例如,当一所高校的音乐文化取得省级、国家级的奖励时,这所高校的声誉、知名度就自然地扩大了,这标志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许多高中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大学,成为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求之不得的理想单位。

  二、高校课外音乐活动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课外音乐活动组织和参与形式是灵活多样的。目前,各院校一般都针对学生开展很多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外音乐活动,然而,开展这些课外活动仍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有些学校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受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不少高校音乐教师缺乏对高校课外音乐活动的认识,依然不能把音乐课外活动提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他们在课堂教学上尽职尽责,但对学生的课外音乐活动缺乏热忱和关心。

  (二)学生参与面窄

  当前,有些高校开展的课外音乐活动主要以音乐单项活动为主,对学生的要求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评判的。这类比赛对于发现和培养尖子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大多数在专业上不拔尖的学生甚至是没有系统受过音乐训练的普通大学生很难参加到这样的队伍中来。虽然有其他集体性的课外音乐活动,如民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等,但这样的团队招收人员也是有限的,一般是以面试的形式选拔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说,只有在某一方面拔尖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此类课外音乐活动。这样,课外音乐活动实际上只是成了培养尖子生的摇篮,而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被拒于音乐学习门槛之外。

  三、提高大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措施

  音乐实践能力必须在音乐活动中进行。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在高校课外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

  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必须提高高校领导者和音乐教师的认知,使他们更懂得高校开展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课外音乐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文艺排练、演出,举行各项音乐技能技巧比赛,教给学生舞台经验、比赛经验,让学生能真正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指导

  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必须加强音乐教师对课外音乐活动的指导。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把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认真制订学生课外音乐活动方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音乐活动内容有机结合,确保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使他们真正在课外音乐活动中将自身的音乐实践能力提高。

  (三)扩大学生参与面

  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必须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扩大学生参与面。以“面对全体学生”为宗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课外音乐活动,以适应不同特长、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适合自己的课外音乐活动中去,并把学生课外音乐活动成果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参与课外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多开展综合性艺术实践活动

  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必须多开展综合性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既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多科知识与技能融合吸收,又利于综合能力的锻炼。

  总之,高校课外音乐活动是高校课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老师应在搞好音乐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落实开展学生课外音乐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措施,认真总结,取长补短,不断在音乐活动中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8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一)选择能让幼儿接受的活动

  为孩子选择韵律活动的材料时,要从动作、音乐和道具等多方面来考虑。音乐作品的长短不一,为了便于幼儿接受,老师基于幼儿年龄的特点和音乐能力上的发展状况,应进行一些删减或增添,改编以便幼儿理解和接受。一般情况下,农村幼儿园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城市幼儿强一些,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学习小班音乐律动《可爱的小孔雀》时,教材的音乐很短,但在实际教学中可增添到三段音乐:第一段教师跟幼儿一起创编孔雀梳洗的动作;第二段幼儿自由编动作,如孔雀开屏、梳理羽毛等动作;第三段,幼儿继续创编动作、自由发挥。经过改变后的乐曲,结构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幼儿容易表现,更利于幼儿接受。

  (二)选择能让幼儿可操作性的活动

  中班幼儿仍然对模仿动作抱有浓厚的兴趣,选择韵律动作时多选模仿动作,动作的难度上可以学习移动动作和复合动作。如韵律活动《雪花飘飘》,在“雪花飘飘”创造性活动的第一阶段中,我让幼儿先观赏一段优美的MTV《雪绒花》,片子再现了风雪交加的冬天的景象,然后,我与幼儿一起讨论:在雪花飞舞的日子里,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幼儿根据>文秘站:<自身的经验,开始了卓有成效的自主学习;第二阶段,我给予了幼儿自主表达的时间,幼儿用肢体动作讲述着他们心中的故事,而且带着幼儿鲜明的个性特点,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效果;第三阶段,我让大家分享交流,共同评价,找出他们的亮点,帮助创编肢体动作;最后的MTV“雪花飘飘”起到了小结提升作用。应当说,这样的学习时间是幼儿最乐意和愿意支配的,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

  二、综合方法的运用

  音乐是一种旋律的艺术,是一种节奏的艺术,不同的乐曲其性质和风格各异,感受和理解音乐是幼儿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能用自己的动作去丰富地表现音乐呢?引导幼儿感受,理解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故事讲述,创设情景,引用多媒体,让幼儿多通道感受,激发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韵律活动的创编:体验快乐情感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韵律活动的教学是由教师先编好动作或舞蹈教给幼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意见,更谈不上创新意识。而创造性韵律活动成品都是幼儿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出来的,目的是向幼儿提供创造性参与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让幼儿自由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的强与弱、快与慢,或提供音乐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造合作表演。如在教韵律活动《草原小姐妹》时,第一次我先让幼儿欣赏音乐、学习基本动作;然后在第二次时进行创编舞蹈活动。首先要求幼儿边听音乐,边根据故事情节自编舞蹈,这时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做自己即兴想出来的动作,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其次,要求幼儿逐句创编,选取相对合适的动作进行练习,这样既尊重了幼儿的意见,也提高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最后请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组合表演,并要求幼儿指出用了哪些人的动作,幼儿从中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在韵律活动中的组织与实施

  (一)教师在练习中可采用全体散点位的方式,向需要模仿的幼儿提供榜样,向需要思路的幼儿提供思路,向需要伙伴的幼儿提供伙伴,向胆怯不够兴奋的幼儿提供鼓励、暗示,充分为幼儿提供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现的机会。

  (二)动作引导,激发兴趣。教师在组织活动、动作引导时,语言尽量简单,否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要求过多,也会导致幼儿无所适从。例《小猫化装》系蝴蝶结的动作,老师直接导入,小猫是怎样系蝴蝶结的,左边系一下,右边系一下,老师可在导入时用动作加以提示。《赶花会》中开花的动作,老师引导花越开越大,一变(造型定格)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幼儿听得明朗,动作做得形象。

  (三)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实际的韵律活动中,要注意音乐速度的选择,应注意用音乐去跟随儿童的动作,待儿童逐步学会动作之后,宜选用中等速度,待儿童控制动作能力逐步增强了,再用原曲。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时时观察孩子学习进度,跟着幼儿的速度走。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音乐教师要不停探索,从各方面激发幼儿韵律活动的兴趣,在韵律活动中处处发现幼儿创造的火花,让幼儿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感受和体验韵律创造的快乐,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9

  一、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

  现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像音乐课这样的辅修科目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开始被正视起来。新课标的推广下,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主要采取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

  1.体验式音乐教学。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参与互动、自主学习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教学模式也在其他课堂中被充分应用,符合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2.信息化音乐教学。之前的音乐课,大多只能老师弹钢琴,学生跟着伴奏学唱课本内容,这样比较单一枯燥。现在,现代化信息设备被带入音乐课堂,多媒体设备能更全面、更快捷地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带到学生眼前,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小学音乐课有效课堂活动的前提

  有了好的教学模式,能帮助老师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课堂活动这样的细节问题。有效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原本充实的课堂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发掘有效的课堂活动?怎样将课堂活动变得有效呢?

  1.让学生动起来。音乐课上,更多的时候学生是坐在座位上演唱、欣赏。这样很容易就因为一时的分心而错过课堂内容。所以,有效的课堂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

  2.课堂活动要有趣味性。一味地欣赏枯燥的交响乐或者讲授乐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容易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老师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3.活动要简单易操作。课堂中的课时有限,课程进度也有明确要求,所以,在进行课堂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时长。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

  三、小学音乐课课堂活动分享

  接下来,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简单地分享几个比较实用简洁的音乐课小活动。

  1.听音识名人。将不同作曲家相同风格的音乐分别播放给学生进行赏析,并讲解其中的分别。将学生编分小组,仔细听老师用钢琴重新演奏,说出对应的作曲家名字。

  2.音乐大风车。讲解完乐理知识后,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个接一个地起立围着教室跑一周回到座位落座。当音乐停止时,刚刚落座的学生需要回答老师的乐理问题。

  3.你来指挥我来唱。讲解完基本的指挥手法后,用“击鼓传花”的形式选出一名学生到台前指挥,然后下面的学生要根据指挥,正确演唱制定曲目。正确的课堂模式,配合丰富的课堂活动,一定会让音乐课堂变得高效,并且充满趣味。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更牢固地把握审美标准。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 篇10

  一、表现欲望渗透

  在幼儿园里,挑食偏食现象在所难免,如果教师只用单纯的说教说服幼儿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很难有好的教育效果。对这一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歌曲教给幼儿唱,这样常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小胖胖》这首歌,开展争当小胖胖活动。在当天午饭时,桌上、地下竟一粒饭菜都没有掉,教师要抓住这有利时机给进步大的幼儿戴上了一朵小红花,鼓励每个幼儿正当小胖胖。就出现了争着学做歌曲中好孩子行为,这样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激活了幼儿的思维,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情感渗透

  在幼儿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中,一些消极的情感体验不仅难免,而且有益。例如,班上两个幼儿的爸爸一个在雪域高原的西藏拉萨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陲,另一个在冰天雪地的辽宁沈阳保卫着祖国的北疆。而个别好奇心强的幼儿有意无意说她们没有爸爸,同时来炫耀自己的爸爸如何如何地了不起,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设计了一堂感人的歌曲欣赏课,课堂上教师先请她俩讲述爸爸在部队如何刻苦训练、保卫祖国、保卫小朋友们的幸福生活以及她们如何想念爸爸的动人故事,然后让幼儿听了《十五的月亮》这首歌的录音和老师的有表情演唱,事后孩子们纷纷表示长大后也要当解放军。从此后,班上有了什么好吃好玩的,大家总是先让给她们俩,使她们俩感受到了爸爸不在身边也能享受到的快乐,同时也教育了其他幼儿对自己有损他人感情和利益的行为感到内疚。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不但只知道关心自己,还要关心他人和集体,培养幼儿崇高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三、感染渗透

  在欣赏《对不起,没关系》和《幼儿园里好事多》两首歌时,教师可以用歌声的起伏变化、用面部表情来传情达意,表现歌曲中孩子间友好的心声,使孩子们从中明白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的道理,他们从中受到极大的感染,也激励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收到了以情感人的效果。从此,那些每天早来幼儿园的孩子,总是帮助老师擦桌子、摆放椅子、收拾玩具等。

  游戏中看到同伴摔倒或碰倒别人时,都能主动扶起同伴说声“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幼儿从直观、生动的歌曲中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帮助他们辨明了是非,克服了与人交往中的消极因素,使他们从小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深刻影响,萌发了幼儿良好的情感。

  实践证明,从情感入手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也许音乐中所产生的是短时效应,但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依赖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只要能经常、自觉、坚持不懈地去实践,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必将会在幼儿的情感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中的兴趣论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浅谈音乐活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10-19

在音乐环境中培养幼儿音乐的兴趣09-13

浅谈符号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10-17

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10-22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学科论文10-20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论文12-13

浅谈论图谱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论文04-02

在音乐活动中尊重和激励幼儿的发现的教育论文10-20

浅谈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