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伴你走进音乐殿堂论文

时间:2020-10-02 09:35:59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新课程伴你走进音乐殿堂论文

  本次音乐课程改革,是教育部根据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又一次新的探索,本次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不但为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音乐提供了条件,也为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提供了重要契机。

新课程伴你走进音乐殿堂论文

  我校于2005年9月,在高一年级实施了新课程的改革试验。我们选用了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合编的教科书——音乐鉴赏,它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让学生从多个层面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从各个角度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本学期我们开设了《音乐鉴赏》模块,通过教学,对新课程改革体会如下:

  一.民间音乐

  本次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无论国内也好、国外也罢,最大的变化,是大胆地采用了较多的传统民间音乐作品。开始几节课,学生觉得教师播放的音乐作品非常“土”,有的都“土”得掉渣,学习兴趣不是很浓,还有个别同学直接对我说,他们不喜欢这样的音乐。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每节课中都设计了很多问题,举各种例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参与到音乐中来。听赏时,多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脑海中呈现与音乐有关的画面或片段,再让大家用语言复述出来。很多民间音乐作品,大都用地方方言演唱,学生不易听懂,我就用曲中方言(虽然不很准确,但意思到了)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大家觉得好玩,很有意思,激动不已,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练习时非常认真,很短时间就听懂了歌词,学会了唱腔。听赏“王大娘钉缸”时,学生看着歌词都听不清楚,因为这段唱腔不是在录音棚里录制的,而是在演唱现场录制的。就此告诉学生此段音乐纯朴,自然。聆听第二遍时,比较旋律和哪首流行歌曲相似?大家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个音符,听罢,再和我一起唱旋律,学生马上听出和《好汉歌》相似。原来流行歌曲也是来自民间!

  “呼麦”和“和声”教学相结合。我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唱出do、mi、slo、do四个音,然后再同时唱出,告诉大家这就是“和声”。接着提问:一个人能唱出和声吗?全班答:不能!这时我播放从网上下载的一段“呼麦”,暗示大家,这是一个人在演唱。同学们惊讶!低沉、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音上荡漾着优美的高声部旋律。古老、神奇的“呼麦”演唱,使同学们永远记在脑海里:一个人也能唱出和声来。

  通过聆听、欣赏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使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民间的,才是一切的源泉!

  以往教材中的欧洲声乐作品,介绍的大都是美声唱法,且大段的咏叹调都是用原文演唱,学生没兴趣,新教材中,不仅有美声唱法,还有其他几种唱法。教学时,我用比较法,把“欧亚”唱法和我国现流行的原生态歌手阿宝进行比较;“约德尔”唱法选用“孤独的牧羊人”和美声唱法“月亮颂”相比,学生通过聆听,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很快掌握了以上几种唱法。包括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欧亚”和“约德尔”唱法,感受到新教材知识面广,量大,不仅可以提高、丰富老师本身艺术修养,同时也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对提高他们鉴赏音乐水平,有很好的帮助。

  二、古韵传奇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聆听又是音乐鉴赏最直接的体验。新课程中,接触到好多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乐器所演奏的器乐曲。如“拉美音乐”一课中,盖那笛、恰郎戈等古老的传统乐器,音色柔美、独特,在拉美音乐中使用广泛;老教材中“欧洲音乐”介绍的都是西洋乐器,而新教材中加入了“风笛”,还介绍了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风笛特征;我们不仅听到了安第斯高原的排萧,还欣赏到了罗马尼亚的排萧;印度的萨郎吉、西塔尔、阿塞拜疆的卡曼贾等等,它们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同学们通过各种不同乐器的欣赏,了解到了各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这些优美的音色,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三、图片精美

  打开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彩印图片:有交响乐队、民族乐队的编制、中西乐器的形制、少数民族歌舞、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陕北的黄土高坡、黄河壶口瀑布、广袤的平原、江南民居、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印度竹竿舞、印尼风光、非洲自然景观、毛利人的舞蹈、布隆迪圣鼓表演、风笛、排萧表演、拉丁美洲自然风光、圣彼得教堂及管风琴演奏;美术作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保罗塞尚的静物、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雷诺阿的康威尔斯小姐像;还有一大批国内外音乐大师的肖像,等等等等,这些图片精美、形象、有代表性。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把音乐和图片相结合。聆听《森吉德玛》和《辽阔的草原》时,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那优美、悠长的旋律,把他们带进了美丽、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身临其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图片排萧,使同学们了解到罗马尼亚和秘鲁排萧的形制相差之大(秘鲁传统排萧有一米多长,罗马尼亚排萧只有三十公分左右),所以发出的音响有所不同……

  音乐是流动的,图片是静止的,这种“动”和“静”的结合,对学生了解音乐背景、理解音乐内涵有着直观的感觉,效果特好。

  四、制作课件

  新教材中,虽然文、图、曲谱并茂,但它们还是静止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提高鉴赏音乐能力,开拓音乐视野,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钢琴音乐奇葩”一课,只选用了两首钢琴曲(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肖邦和李斯特都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作曲家。先用课件打出文字,介绍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中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记住:在浪漫主义音乐里,反映了当时的作曲家们爱国的、民主的思想,反抗民族压迫和社会压迫,反对压制人类的个性,他们关心人民的生活、民族文化和历史,热爱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他们更热爱大自然。介绍肖邦时,用多媒体播放《一曲难忘》片段,在他十一岁时,看到波兰囚犯被俄国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气愤地拍打着钢琴,哭了,同学们被深深地打动着、震撼着;他还拒绝在沙皇屠夫面前演奏;与李斯特第一次见面,同学们永远不会忘记:肖邦来到巴黎,李斯特正弹着他的作品《波罗乃兹》,这时,肖邦马上坐到钢琴旁,弹着旋律,李斯特弹伴奏,每人腾出一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初步了解肖邦和李斯特,再欣赏他们的作品《c小练习曲》和《爱之梦》,通过聆听、比较,同学们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入。

  听赏印度音乐《欢迎》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此段音乐,屏幕上打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或用一种动物、或用一个动作来形容。)同学们非常认真,很多人用手在模仿蛇的动作,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听出了它的特点:波浪形和曲线式的旋律。再播放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以了解印度音乐的伴奏、舞蹈动作、服饰等特征。通过课件的观赏,同学们看到了印度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中的服饰有很大差别;传统歌舞中动作以胯部为主,现代歌舞中加入了街舞和踢踏舞等动作,使其更加活泼、潇洒。同学们也听到了印度的歌声中带有鼻音。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经常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查阅有关资料,这对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帮助。老师也应掌握必要的多媒体技术,这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音乐鉴赏是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教学和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帮助他们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为每个高中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新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是一份时代的产物,它加大了高中阶段音乐课程的教学总量,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增强了音乐教育的选择性。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艺术修养,认真学习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范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学习性、创新性,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伴你走进音乐殿堂论文】相关文章:

1.走进新课程探索音乐教学新方法论文

2.生活教育与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

3.让新课程走进我和学生中间教学论文

4.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研工作论文

5.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的创新论文

6.把学生带进快乐写作的殿堂论文

7.关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探究的论文

8.让多媒体走进高师音乐理论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