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论文

时间:2020-09-20 10:07:51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谈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论文

  我国民间音乐历史源远流长,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品。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社会更替的各个历史阶段。民间音乐在丰富劳动人民精神生活,感化人们心灵,推动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音乐的传承价值极高,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体现。高校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是民间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民间音乐人才,推动了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现代传媒发展迅速,其他艺术形式相继出现,民间音乐在新潮流的冲击下处境艰难,传承和发展遭遇瓶颈。而高校对于民间音乐的传承成果不显著,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应该更加重视民间音乐的教育,积极发挥教育传承的自身优势,开拓思维创新方法,培养高质量的民间音乐人才,促进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谈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论文

  一、民间音乐概述

  我国的民间音乐是一种传统的音乐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坚实基础。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可以观察到音乐的影子。汉代设立的专音乐机构乐府以及唐宋诗词、元杂剧等,将劳动人民口口流传的歌曲以文字或戏曲的形式记录并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歌曲记录又可谱曲传唱,就形成了我国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民间音乐的概念迄今还未有统一的解释。《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一书中对民间音乐的定义较为清晰,认为民间音乐应是由普通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可以真实反映人们生活面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民间音乐具有集体创作、口头传播、变异曲调等三个特征,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综合性乐种六种类型。[1]民间音乐内容丰富,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很多音乐形式都是不断演化发展的,繁衍出种类众多的作品和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如国粹京剧就是由多个曲种融合形成的。民间音乐相较于其他种类的音乐具有更加优美的旋律、感人肺腑的内容、丰富多彩的风格,更贴近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在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的民族瑰宝。

  二、传承民间音乐的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区别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民间音乐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继承发展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者,反应我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社会全貌。所以民间音乐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应当的被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首先,民间音乐是体现民族文化风格的`艺术形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留给我们的民间音乐是永不褪色的艺术珍品。我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孕育的文化各异,因地域、民族、时代等不同而呈现出绚丽多彩的风格美。民间音乐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很好的表达出这些文化艺术特性。如我国北方民间音乐体现的是粗犷豪放的地域特性,而南方民间音乐则体现出南方地区温文尔雅、温柔细腻地域风格。其次,民间音乐是体现民俗文化的艺术形式。地域民俗文化的差异性是导致民间音乐风格差异的本质原因,也正是地域民俗的不同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2]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我国的婚丧事都需要音乐的配合,古代祭祀时需要使用专门的民间音乐,最多的是民间乐舞,以此表达人们的文化信仰。最后,民间音乐是体现社会历史文化的艺术形式。民间音乐体现民族精神,也是社会历史的缩影。民间音乐是普通劳动人民对生活、生产活动的感悟表达,通过流传的民间音乐可以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发展情况。

  三、高校传承民间音乐的现状及必要性

  (一)高校传承民间音乐的现状

  我国高校对民间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广泛的普及开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倾向于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中未获得长足发展,大部分高校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仅作为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在内容和体系上的发展都不乐观。此外,高校民间音乐专业教师缺乏,民间音乐的教学手段落后等都制约着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发展。在世界多元化音乐潮流冲击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也在寻找新的定位,进行符合时代潮流的音乐教育创新,部分院校开始探索建设新的民间音乐教育机制。如何在高校教育中传承民间音乐,让更多青年学子深切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建设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校传承民间音乐的必要性

  民间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我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具有意义非凡的传承价值。我国民间音乐一直以来的传播方式都较为传统,传播范围小,虽近现代部分音乐家开始收集整理民间音乐,但显效甚微。而数量众多的高校有着众多的音乐科研专家以及专业的研究平台,在传播民间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目前国内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重视西方音乐教学,而忽视了我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尤其是民间音乐,使得我国民间音乐的处境尴尬,很多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等濒临失传,后继无人。同时,高校开展民间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大意义。开展民间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民间音乐文化相较于西方国家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被理解,感受蕴含的内在美。民间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间音乐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加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虽然高校开展民间音乐教育是传承发展民间音乐的最佳途径,但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局面,对民间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

  四、民间音乐在教育中传承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高校音乐教育是当代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还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协调、推进作用。[3]高校音乐教育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步确立为教学主体。如何卓有成效的传承发展民间音乐,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不足和优势,扬长避短,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民间音乐传承体系。

  (一)搜集整理民间音乐

  高校应充分运用其科学研究平台的优势,组织民间音乐专业研究团队,对民间音乐进行长期的持续研究。积极收集散落的民间音乐资料,将其进行整理、加工和记录,运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将民间音乐中的唱腔、唱法、起源等进行提炼,并总结成为较为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尤其是对处于失传边缘的民间音乐的收集和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使得更多人接触民间音乐,为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终传承提供材料基础,同时也是民间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开展的立足点。

  (二)转变教育理念

  民间音乐教育在高校中没有获得长足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对其不重视,没有正确合理的教育理念。当代环境下,高校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提高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使其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流之一。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音乐教育模式,是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民间音乐获得更好传承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设置民间音乐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民族音乐,兼具科学性、民族性、实践性等,增加民族音乐文化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建设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课程体系。目前高校在音乐课程设置中对民间音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部分高校都将民间音乐作为公共音乐选修课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且民间音乐的内容经常被穿插在音乐综合课程中讲授。学生不了解系统的民间音乐知识,即使遇到经典的民间音乐曲目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内涵,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意识也比较薄弱。高校进行音乐课程改革,应将传统音乐、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设置专业的民间音乐教学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进行。在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可以邀请知名民间音乐艺术家走进校园,为师生开展民间音乐的特色讲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设置民间音乐的选修课程,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度,扩大民间音乐的传承范围。

  (四)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目前高校音乐教师队伍无法满足传承民间音乐的需求,师资力量不足制约着民间音乐在高校中的发展,打造新型的民间音乐专业队伍已成为高校当务之急。针对教师资源不足问题,专业性音乐院校应重视培养具有较高民间音乐素养的综合性人才,鼓励他们从事民间音乐的教育工作。聘请具有较高造诣的民间音乐艺术家充实教师队伍,并实行教师竞争机制以激发教师研究民间音乐的潜能。同时,高校可选择性的派遣教师进行专业化的进修,提升教师的民间音乐专业素养。

  (五)教师创新授课模式

  首先,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我国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校开展民间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音乐文化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民族自豪感。目前高校开设的民间音乐课程较少,民间音乐的内容又丰富多彩,除要增加课程外,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常见的授课方式有鉴赏式、讲座式等。鉴赏式主要是教师先讲解民间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然后学生近距离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讲座式主要是邀请校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座,集中讲解民间音乐知识,进行学生提问的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开拓视野。

  其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我国民间音乐内容丰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缺乏基础的音乐知识,很难对民间音乐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模式,形成互动型、探讨型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在介绍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张也演唱的版本,然后再让学生听腾格尔演唱的版本。由学生讨论两个版本在唱腔上的不同,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来营造氛围。如在讲解二胡曲目《二泉映月》和笛子曲目《喜相逢》时,可以将二胡和笛子的实物带到课堂,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二种乐器,激发好奇心。

  最后,充分利用当地民间音乐的文化资源开展教学。目前,我国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主要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流传。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地开展民间采风活动,近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高校也还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师生走进民间,向社会学习,向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家学习,收集整理民间音乐资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可将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家请进课堂,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实现师生、学生、艺术家的互动。

  结语:民间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劳动成果、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传承价值。当下民间音乐的传承遇到了挑战,处境艰难。高校在传承民间音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该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负责,为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

【谈民间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论文】相关文章:

1.例谈教育装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诚信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渗透论文

3.怎样在面试中谈薪水

4.分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论文

5.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管窥教育论文

6.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论文

7.谈教师的引导在英语早读课中的作用论文

8.如何巧妙的在面试中谈薪水?

9.高校经济教育教学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