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学中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

时间:2020-08-14 15:31:04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乐理教学中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

  乐理教学应注重权威音乐论述的导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的同时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将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乐理教学中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

  摘要:乐理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学习的入门课程。学习乐理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乐理中包含了大量中外关于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论论述,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音乐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是引领音乐从“唱歌”向“艺术”过渡的重要媒介。因此,在师范高专音乐专业乐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也体验相关理论的形成及其在音乐实践中的应用,从而巩固学生的乐理基础,提升学生对音乐内在的客观认识。本文基于师范高专乐理教学对音乐论述的渗透及其与音乐实践的结合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乐理教学的主要内容

  1.1乐理是师范高专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却是音乐学习的奠基,知识体系也比较庞大。概括来说,乐理教学以音乐的物质材料——声音为基点,其理论框架包含了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是为乐理教学的重点内容。第一,声音。声音是乐理教学的切入点,音乐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完全依赖发声和听觉,因此,声音是为音乐体系的主体支柱,一切音乐理论和艺术研究都是围绕声音开展的。声音具有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四大物理属性,对这些属性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从声音到音乐的变化规律,是乐理教学的重点内容。

  1.2第二,高音。乐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突出音乐表现的基本方法,因此,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音调的变化都是音乐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器乐中,高音不同于声乐的音调,它代表了乐理的各种形式,主要包括:①音级、乐音体系和唱名,体现的是音高的表示方式;②音程,体现的是两音音高之间的关系;③和弦,体现的是高音与高音的叠加;④调式,体现的是有规律的高音排列;⑤音律,体现的是音高的客观标准及其产生过程。第三,音量。在音乐理论中,音调包含了三个不同的主观属性,即音量、音调和音色,其中,音调又是区分音量的重要标杆。

  1.3器乐或声乐在不同音调上强弱程度的表现,给人们带来一种主观感受,而这种感受即是音量的变化。在表现音量时,强拍和弱拍循环重复所形成的时间周期,是为节拍,节拍是乐理的基础,因此,音量也是乐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第四,音长。音长是声波的延续,也是表现节奏的重要媒介。节拍和节奏密不可分,其中,节奏主要由音长来表现,而音长是将不同长短的音组合起来,表现音乐的外在框架;节拍则以节奏为基础,既有实质性的音色和音量表现,又有主观性的个人感受。因此,音长是表现节拍和节奏的重要部分,也是乐理教学的基本内容。

  二、音乐论述在乐理教学中的渗透

  2.1在师范高专乐理教学中,音乐论述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中,“承前”是借鉴中外著名乐理文献为教学所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音乐理论的来龙去脉;“启后”是引导学生在总结前人经验中创新,既传承乐理文化,又发扬乐理精髓。音乐论述是音乐的理论性描述,古今中外音乐名家所提出的乐理观点,是基于音乐理论相对统一的大背景之下对音乐艺术外在表现的论述。这就说明,音乐论述在乐理教学中的渗透应立足于乐理学习与视唱练耳训练的结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研究和总结音乐论述,培养学生对音乐内在属性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器乐或声乐的外在表现力。

  2.2对于音乐论述的渗透方法,教师可采用音乐论述与乐理教学结合的方法,将教学内容与音乐论述进行对比,通过音乐论述反映教学内容。例如,将维瓦尔第的《四季》分解为几个小段,对应乐理教学不同的环节,在实践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学习声音的四个物理属性,以《四季》为“样板”向学生展示。《四季》共分为四个主体部分,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其中,《春》的曲调经历了三次变化,呈快板→广板→快板顺序排列,《夏》部分则由不太快的快板转急板,《秋》由快板转柔和板,再转快板,《冬》由不太快的快板转广板,再转快板结束。第二,乐音体系教学,融合《四季》的曲式结构。《四季》每一乐章都是从开始处呈示音乐的主题,同时将主题贯穿乐章,偶尔有简单的重现。在结尾设计上,采用一组乐器或独奏乐器再现主题,从而形成与副部鲜明对比的`一个插部,在乐章中间部分的主题呈现,则采用独奏乐器进行简短的再现。这种结构形式在《四季》的整个乐章中都有所体现。

  2.3第三,学习音调,以《四季》的调性布局为例进行展示。从调性布局上看,《四季》的开头部分导入音乐结构的主调,既为了概况乐章内容,又是为了巩固转调之后的调性。在每一节乐章的中间部分,至少有一些旋律会短暂停留在新的调性上(属关系调),而其他部分则建立在近关系调上,在插段部分运用新的调性。从整体来看,《四季》已经初步具备了维也纳古典乐派调性功能的雏形,如第一乐章(春)的调性关系布局为:E大调—B大调—c小调—E大调。第四,学习音长、音色、节拍、节奏等基础理论,以《四季》为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准确的说,维瓦尔第对“Ritornello”的运用极为熟练,在每一乐章中,都会将小的音群应用在Ritornello开始的主题部分,长度上一般为2小节或4小节。在《四季》的各个乐章中,这些音群既能够单独应用在后面的音乐中,同时也能够与新的元素相融合并再次应用于Ritornello。双主题表现形式是维瓦尔第在《四季》乐章中的一大创新,他将《四季》乐队的独奏和全奏反复交替演奏乐章中的某一主题,或利用独奏插部部分演奏相同的主题,从而形成全新的主题结构,从而使乐章更紧凑、连贯,富有生机。

  三、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的结合

  3.1严格来说,音乐论述也是乐理教学的一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交往的过程、互动的活动,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简言之,就是师生之间“有科学并意义的交流与互动”。那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音乐论述是为其间的媒介,联系了整个互动的过程。互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在师范高专乐理教学中,互动也是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的互动,是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多元互动,强化音乐基本功训练。

  3.2学习音乐非常考验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基本功,如关于二声部旋律、音色、音区的教学,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对于主旋律的声部一般学生很快就可以听出来,稍加练习即会唱。但二声部促使另一个旋律突然加入进来,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听觉上的混乱,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二声部旋律音高相对来说要低一些,对于初次接触二声部的学生来说,声音分辨上会有一定困难。对此,教师需要参考音乐论述,教会学生“听”的方法,如在教“草原之歌”时,通过歌曲的反复播放,让学生用耳朵去寻找“象老牛沉闷叫声”的一种低层声音,让学生学会应如何去听二声部。

  3.3第二,引导学生从难到易练习。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总有先入为主的习惯,先听到、唱到、学到的旋律印象会更加深刻,因此,可以适当调整练习顺序,将较为难学的二声部放在练习的第一步,让学生做发声练习或者是模唱,学生掌握熟练后再进行一声部的练习,让学生形成“合唱练习越来越容易”的印象,使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如此,则使音乐实践与音乐论述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本功,更提升了学生演绎音乐时的表现力。结语总之,在师范高专乐理教学中,音乐论述既是一个载体,又是一剂“灵药”,消除学生学习上的躁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怀着兴趣与期待去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科学组织,精心设计,强化音乐论述及其它教学资源的运用,才能切实打造高效教学模式,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乐理教学中音乐论述与音乐实践】相关文章:

1.高中音乐《爵士乐》优秀说课稿

2.高中音乐与戏剧表演教学初探论文

3.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4.高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论文

5.高中音乐《音乐与电影电视》说课稿范文

6.高中音乐教学的反思

7.高中音乐专业教学反思

8.高中音乐教学反思随笔

9.初中音乐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