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生产与传播

时间:2020-09-21 15:39:05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生产与传播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社会音乐生产的一个部分,其生产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精神目的性,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民族音乐生产与传播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生产与传播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流动与历史前进的日新月异,某一类音乐作品在社会流行的时间并不是长期的和永恒的。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们过去的音乐长期保存下来,却封闭在图书馆的橱柜或者人们的记忆中。人们对于当前流行的音乐疯狂追求,然而,对于保留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往往被人们遗忘在世界的某些角落。

  【关键词】音乐社会学;民族音乐;传承;

  前言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其丰富的种类以及现存的各种“活化石”,使得我们能够享受到古人的音乐,在音乐中感受过去的种种。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流动与历史前进的日新月异,某一类音乐在社会流行的时间并不是长期的和永恒的。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我们过去的音乐长期保存下来,却封闭在图书馆的橱柜或者人们的记忆中。人们对于当前流行的音乐疯狂追求,然而,对于保留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往往被人们遗忘在世界的某些角落。

  中国民族音乐按形态特征可划分为民歌、说唱、戏曲、歌舞及器乐五大类。在历史的变迁中,五大类相互影响、借鉴、融合。每一大类下有有丰富的乐种,如民歌下有又各类歌种,器乐下有各类乐种,戏曲下有各类剧种,说唱下有各类曲种,歌舞下有各类舞种。其中各种乐种又有不同的流派,如历史上曲种“苏州评弹”就曾有“陈、俞、马”三调之别,剧种“京剧”老生唱腔就曾有“南麒北马”之分等等。由于民族音乐有其特定的文化生产环境,不同时代的民族音乐更具有不同的人文特征……。究竟民族民间是如何产生并如何传播的呢?我们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找到其深刻的奥妙。

  1 民族民间音乐的生产

  社会音乐生产是一种创造、产生音乐的人的行为活动过程。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社会音乐生产的一个部分,其生产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精神目的性。比如:原始歌舞活动总与原始形态的生活环境、精神空间相联系……图腾蒙昧的自我意识,等等。他们的音乐生产在形象中把人们的宗教想象、萌芽状态的哲学世界观、氏族的历史等方面包涵其中。正是因为民族民间音乐蕴涵如此丰厚的文化内涵,在流行音乐的冲击的情况下,关注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往往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话题,然而,探讨其生产和传播的方式有利于更好的认识民族民间音乐,有利于我们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民族民间音乐的创造,游离出社会之外是不可想象的。原始先民创作的劳动号子、中国古代文人们的抚琴影歌、中国民间热闹欢腾的吹歌丝竹以及近现代和现当代的群众歌曲、流行音乐、交响音乐、先锋音乐的创作,无一不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产生的音乐。这些音乐生产,在其“产品”的功能作用、思想倾向、反映内容、表现手段等等方面,无不受社会的多方制约或影响。而且,民族民间音乐其本质方向是流向社会的'某一方面、某一听众或某一时代、社会背景中的,其中蕴含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具有音乐生产的社会适应性、生产“产品”的创造性和生产“产品”的非商品性三方面本质的特性。

  中国当代的民族民间音乐生产,是中国几千年来各民族、各地区社会音乐生活多种形式的残存或发展与繁衍,并作周边的现代社会节奏中相对固定下来。尽管在民族和地区的内部文化凝聚力和外部文化保护呼声的支撑下,有的乐种、曲种和音乐活动形式仍然显示出相对旺盛的生命活力,比如,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前茅的广东沿海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生产活动处于上升趋势。如今,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已经面临现代城市社会音乐生产严峻的挑战。

  2 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

  民族民间的传播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拿古琴来说,2003年古琴申遗成功,国家实施保护和扶持措施实施,小学音乐课堂开设古琴名曲欣赏已经在部分省市实现。不仅如此,有些学校还开设专门聘请专业教师教学,组织琴社参加表演。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兴华小学在2006年将古琴艺术首次进入小学课堂,至今,该校已经有六百多名学生接受了古琴的普及性教育。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古琴选修课、举办古琴文化讲座和音乐会是对高校学生传播普及古琴艺术的主要方式。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高校举办“古琴进大学”的活动,以及各地琴家走进高校进行交流活动。

  我们从各类民族民间的传播途径可以总结出,其传播途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学校、社会和媒体,且三者以并存、交织、互补的形态进行。社会传播主要由学院音乐家参与、民间音乐家和民族音乐爱好者组成。媒体传播由乐谱、声音记录和电子三类媒介来完成。

  3 结语

  纵观民族音乐的历史进程,其传播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相依存。古琴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广度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在此社会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诸多的问题。第一,随着各种音乐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增加,民族音乐传播的透明度逐渐减弱。传统的民族音乐面对面的交流形式能使传受双方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信息交流、共同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与认可等等优点。这种透明性特质,正是古琴音乐在社会群体中真正得到交流、理解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特质正逐渐减弱。第二,随着音乐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增加和民族音乐热潮之下,民族音乐传播的商品性逐渐增强。一方面,带来的是民族音乐在广阔的时空中延续;另一方面,民族有一部分走向市场,各种商业炒作和利益驱使下的民族音乐活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民族音乐转变为少数艺人挣钱和追名逐利的工具,这些都是对民族音乐如古琴一类人文音乐的致命破坏。当然,在看到诸多问题的同时,我们应乐观的看待民族音乐在当代的传播现状,诚如黄翔鹏所言:“中国传统音乐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异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

  而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关注民族音乐的发展时,要能在传承中保护其原来的面貌,秉承其原有的人文精神实质,而不能过多的修饰,使得它失去原有的精神实质。否则,我们所想聆听到的古乐将不是纯粹的古乐。而是带有过去烙印的新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3] 徐金阳.实践视角下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三维目标”论析[J].音乐教育与创作,2010年第12期

  [4] 彭子珊. 当代中国古琴音乐传播的社会学思考[J].大众文艺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生产与传播】相关文章:

1.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的关系

2.浅谈中国的文化与情感

3.浅谈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回顾与思考论文

4.浅谈试论中国与欧盟经济

5.浅谈博弈学与中国哲学

6.浅谈广告传播的“离合”策略

7.浅谈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8.浅谈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较量

9.浅谈南宋官窑与中国礼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