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0-09-14 15:00:51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英语教与学实质上可以看作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本文研究模因复制的生命周期和传播方式启发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认为阅读和视听、背诵和朗读、模仿和联想等教学方法对于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应予以重视。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模因;模因论;英语教学

  1、引言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Dawkins从进化论中提取概念将其应用于文化传播与进化,仿照基因,他提出了模因(mem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复制传播。国内对模因论的研究始于何自然教授,他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应用模因论来研究语言发展的规律。认为语言本身是一种模因,同时也是模因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模因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语言与模因密不可分(何,2005)。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也为语言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的过程,研究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有助于改进语言教学。本文试图从模因论的视角审视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

  2、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Francis Heylighen曾探讨了语言模因复制的4个阶段:(1)同化:成功的模因必须能感染新的个体,被他注意、理解和接受,从而进入他的记忆。(2)记忆:模因要在宿主的记忆中保留足够长的时间才更有可能被传播。记忆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模因的重要性和被反复的频率。(3)表达:指的是从储存记忆模式中提取模因,将其呈现给其它个体的过程。表达的手段包括语言、文字、图片以及行为等。(4)传播:要有模因载体来稳定和高保真的传输模因。传输媒介包括互联网、书籍等。

  何自然教授(2005:55-60)认为在自然语言中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途径包括传授知识、语言本身的运用以及交际和交流。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两种,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3、模因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盛行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推崇网络与多媒体所支持的交互、自主的学习模式,传统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大多被弃之一旁。学生们对于诸如背诵、模仿等过去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也多不屑一顾。然而根据模因论及语言模因传播与复制的规律,这些传统学习方法应该大力提倡,因为它们对于语言学习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1)阅读与视听结合,丰富语言积累。

  中国有着悠久的语文教育历史,而其核心可总结为‘博闻强记’四个字。‘博闻’是指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模因输入方式,大量阅读使得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多样的上下文语境以及不同的语用场合,迅速扩大语言积累,为模因的复制奠定基础。

  视听除了像阅读一样提供语言输入之外,还可以提供真实的交际语境,帮助学生建立情景与语言的联系,即语言内在交际功能与其形式的联系。同时,作为一种多模态的教学手段,视听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感知语言,增加了语言输入的通道,提高了模因复制效率。

  大量的阅读和视听使得学生不断的接触丰富多样的模因,进而注意、理解和接受它们。实际上就是模因同化目标宿主的过程。

  (2)重视背诵与朗读,促进语言内化。

  上述提到过的‘强记’即是大量记忆。背诵强化记忆,是一种比阅读投入了更多注意力的语言输入。传统语言教学认为背诵是语言积累的必由之路。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背诵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则强调背诵能丰富语言积累,增强语感,从而实现创造性的语言输出。老一辈语言学家大多推崇并得益于背诵。薄冰就说要‘把好的课文念得正确、流利、烂熟、睡梦中会说出来,作文中会用出来’。

  根据加拿大语言学家 Bialydyok(1978:28)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模式,语言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语言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意识层面 ,可以清晰地被表达出来。隐性语言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面,是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它使得学习者能不假思索流利地使用语言,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语感。背诵式输入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将原本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曹怡鲁1999:2) ,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流利地道表达。

  朗读的好处在于‘口而诵,心而惟’,心口耳并用,实现多信息通道的语言输入。朗读有助于学生掌握重音重读、失去爆破、连读、停顿和语调等语音知识,练就规范纯正的语音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语言节奏。这些都是语音中的模因,对提升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由读而诵,由诵而背,经过多次的重复,语言材料深深植入脑海,久而久之,‘无心造句,句子自成’。

  根据成功的模因的特点,选择背诵材料时要注重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权威性(陈,何2006:111-113),即是信息实用的,有语言表现力的,贴近生活的或是权威的语言模因。背诵的方法强调如下。其一要注重理解,理解性记忆而非机械性记忆。其二贵在经常重复,反复循环才能铭刻于心。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成功实现模因的‘记忆’阶段。其三力求准确,只有规范化的语言输入才能确保高保真的成功模因得以成功复制。背诵和朗读的益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体现的,持之以恒的坚持必将收获良益。

  (3)模仿与联想并举,加速语言输出。

  模因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传播,由此可见,模仿是模因传递的主要机制(王宏军2007)。语言学习本身就是模仿、继承和创新的过程。模仿―理解―掌握―创新,是外语学习不可背离的规律。模仿是创新的起点和必要手段,创新是模仿的目的和结果。伴随着模因的保留、变异和选择,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

  模因复制的心理机制是知识图式(knowledge schema)(张旭红2007:178)。图式是人脑中一种先验的知识结构。人们在理解和接受输入信息时, 需要将输入信息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如果说背诵与朗读加速语言内化成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图式,那么模仿与联想则调动这些知识图式,结合当前的语境,实现语言模因的成功‘表达’。语言模因的两种复制方式,重复和类推(谢,何2007:35),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模仿和联想的过程。

  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从目标语言的语音、语调以及说话者的神态,从词汇、句式、行文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模仿都必不可少。模仿不是单纯的克隆,而是模因的重组与变异。从模因传播的方式可知模仿时既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同一思想,也要学会模仿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思想交流。

  联想记忆对掌握词汇很有帮助。例如,学习'stamp'时,学生都知道‘邮票、图章’这一义项,而不知道它还可以是‘跺脚’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这样记住它:盖邮戳时‘啪’的一声用力盖下去,跺脚时的‘咚’的一声踩下去,两者动作和拟声都很相似。这个联想生动又形象,学生想记不住都难。

  (4)浸泡式全英教学,促进语言传播。

  目前英语教学的一个普遍现状是缺少语言表达的环境。在汉语的包围下,英语的输入呈现不连续性。浸泡式教学提倡创设模拟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全方位、全天候的使用英语,从而阻断母语干扰,使学生习惯用英语思维思考。它与模因论的契合点在于两者都提倡在自然语言中促使学生通过交际和交流来传播语言模因(何,2005:56)。

  在学校生活中实现完全封闭的英语环境有一定难度,但部分封闭是可以实现的。(1)设置情景, 进行自我对话。即独处时自己设置情景,就某一话题在想象中与人交谈。也可以理解为用英语来展开心理活动。如在去饭堂的路上我们可以设想,用英语如何点餐和表达不同的菜式等。又如春天来了,校园的景色很美,该如何用英语来描述。不需要任何辅助就可以轻松创造英语表达的机会。(2)课堂上教师尽量组织多种语言输出活动,如对话、讨论、辩论、演讲以及角色扮演等,为学生提供各种使用英语的语境,强化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

  4、结束语

  语言在不断的复制与传播中生存。要成功复制模因必须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任一阶段失败都会导致模因复制失败。大量阅读和视听能迅速完成语言积累,为同化奠定基础。背诵是模因的最佳复制,能增强语感,强化记忆。模仿和联想促进语言的纵向递进和横向扩展,是语言‘表达’的必经之路。浸泡式教学创设自然语境,帮助学生在用中学,最终习得语言。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 [J].语言科学,2005,(6):54-64.

  [2]曹怡鲁.外语教学应借鉴中国传统语言教学经验[J].外语界,1999,(2):16-19.

  [3]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4]王宏军.论析模因论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72-77.

  [5]张旭红. 语言模因与知识图式对语言学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77-179.

  [6]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01):30-39.

  [7]Dawkins,R. 1976 The Selfish Ge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Heylighen,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 published in Proc. 15th Int.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9]Bialystok,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 Language Learning , 1978(28).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相关文章:

1.探索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教育学论文

2.探究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3.试析模因论视阙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论文

4.语用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

5.论析大学生职业决策生态模型对高校职业辅导的启示

6.浅谈美国课堂文化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

7.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应用论文

8.社会语言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

9.语言学习自然禀赋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