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语言对比看主席诗文引用之英译

时间:2022-11-25 19:46:03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主席诗文引用之英译

  摘要: 本文以主席讲话中的诗词谚语等经典引用为研究对象,从英汉语言对比中的流散与聚集、简短与繁复、人称与物称、动态与静态、重复与替换等视角对其英译进行分析,提出在翻译蕴含中国文化内涵的的诗文时,要仔细推敲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而采取适当翻译策略,以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关键词:主席诗文引用;英汉语言对比;英译策略

  一、引言

  主席的讲话中诗词谚语等经典引用随处可见,该类诗文不仅恰当传达了所蕴含的政治含义,还向各国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英译也颇有赏鉴价值,它既准确传达了原文信息,也符合目的语的思维和习惯。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对主席诗文引用及其英译进行探讨,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英文诗文所蕴含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特色词句的英译有重大借鉴意义。

  二、英汉思维和表达的差异

  英汉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在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整体来讲,汉语重意合,强调以意统形,多用人称和动词,呈动态;英语关注推理,注重形合,多用物称和名词,呈静态。研究英汉语言对比,可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

  本文主要从流散与聚集、意合与形合、简短与繁复、人称与物称、主动与被动、动态与静态、重复与替换等视角对主席讲话中诗文引用的英译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英译时可采取的翻译策略。

  三、英汉语言对比及英译策略

  1、流散与聚集、意合与形合:英译时增加连词、显化逻辑。

  汉语句子灵活,结构多样,句式呈“流散型”;英语句子结构紧凑,规范严密,句式呈“聚集型”。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汉语以意统形,英语以形寓意。在表达逻辑关系时,汉语主要靠词序和内在逻辑表现,常用短句、分句或流水句;而英语常用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表现,长句或复合句较多。

  在汉译英时,要适时使用连词,将自由灵活的汉语句子整合成结构严密完整的英语句子。英语聚集句子的手段主要体现在:经常使用形态标志和连接词;句子内部人称、数、性和意义高度一致。主席讲话中引用的下列诗文的英译充分印证了此点。

  例1.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He who wants to accomplish a big and difficult undertaking should start with easier things first and make sure that all details are attended to.

  例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译文)The water is clear and the mountain is bright, The frost comes in at night; Trees are covered with deep scarlet leaves mixed with yellow that is light.

  例1和例2英汉语言的差异表现明显。例1的汉语句子由若干短句并列组成,如行云流水,形散而神不散,节奏感极强。例2的汉语表达简明,句子内在逻辑是隐含的。在英译时,不仅要使用关系词和连接词将句子重组,还要适当增添信息,将隐含的逻辑关系明确显现出来。

  2、简短与繁复:英译时改写为严密精确的长句和复合句。

  汉语重意合,没有形态变化,且连接词较少,常用散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因而句子简短,大多为中短句。而英语重形合,形式严格、结构严密,句子繁复,复合句和长句较多。因此在英译时,要在深入分析原句结构的基础上,化简为繁,“化零为整”,进行句子重组。

  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The officer, having discharged all his duties, should devote his leisure to learning. The student, having completed his learning, should apply himself to be an officer.

  例子中汉语的两个短句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对其进行英译时,首先将主语“officer”补充出来,随后用伴随状语表达“仕而优”的含义,并将“则学”抽离出来作主语,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后半个短句类似。

  3、人称与物称,主动与被动:英译时根据情况用“物称”代替“人称”。

  汉语受“事在人为”、“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影响,注重主体思维,常用人称作主语。人称显而易见时也会省略主语形成无主句。而英语注重客观、严谨,常用物称表达法。有时英语中也会出现无灵主语加有灵动词的结构来加强表现力。受汉英人称与物称差异的影响,汉语常用主动语态,英语多用被动语态。

  在英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用“物称”代替“人称”,以被动代替主动。

  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译文)Even mountains and seas cannot distance people with common aspirations.

  在这个例句中,汉语是从人的视角进行描述的。“志向相合的人”即使隔着山海也不会觉得相距很远,这是人称作主语。

  4、重复与替换:英译时常进行同义词替换。

  汉语中常出现动词连用、叠用的现象,以达到遥相呼应、朗朗上口、增强表现力的效果;而英语注重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尽量避免重复用词。因此,在英译时常以同义词、近义词或代词替代重复出现的词语,或以其他形式进行改写。

  例1、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

  (译文)A great era calls for great vision, which in turn requires great wisdom。

  例2、穷则思变,乱则思定。

  (译文)Poverty prompted the call for change and people experiencing turmoil aspired for stability.

  这两个例句的汉语均出现了相同的动词。在英译时,例1用近义词“call for”和“require”表达“需要”的含义,例2则以“call for”和“aspire for”来翻译汉语中的“思”。这两个例句的英译均使用替换的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符合英语语句特点。

  四、结语

  主席讲话中的诗文引用恰到好处,而恰如其分的英译不仅能准确传达了原文蕴含的意义,而且符合受众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从流散与聚集、简短与繁复、人称与物称、动态与静态、重复与替换等视角对比英汉语言的差异,进而采用相应的英译策略,如增加连词、显化逻辑,改写为长句和复合句,用“物称”代替“人称”,化动为静,同义词替换等,可明显增强译文表现力,显著提高译文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笑荧,宫丽, 2015,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红楼梦》中《好了歌》的英译本,《语言应用研究》(3):139-140.

  [2]连淑能,1993,《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杨国富,文汉娇,2013,引经典诗文 抒政治情怀,《中学政治教学参考》(7):55-57.

  [4]张立萍,2015,中译英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逻辑关系分析,《校园英语》(3):234-235.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主席诗文引用之英译】相关文章:

汉英叠词对比及其英译06-12

浅议对比语言学08-21

论四种动词类基本句型中的英汉双宾结构对比05-29

浅谈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论文08-08

中英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及对比03-20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分析的论文(精选8篇)08-18

试论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04-15

分析英汉被动句的语用特征及翻译策略04-27

中西人名文化对比05-18

《滕王阁序》传世精华英译赏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