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英文中与狗的习语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0-08-29 13:05:59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从中英文中与狗有关的习语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内   容   摘   要
 中英两种语言因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其中与狗有关的习语有很多,其所使用语境差异也很大,差异原因包括:习俗差异、生存环境的差异、历史人物典故。二者所属的文化不同从而导致这些差异,中英文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弄清差异、学好语言的关键。
 关键词:与狗有关的习语、差异、语言与文化
 In the two languages because of its unique history and culture gave birth to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idioms. And dog-related idioms whic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heir use of context is also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asons include: custom differences, differences in living environment, historical figures allusions Both belong to different cultures leading to thes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a clear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onship, the key to learn the language.
 Key Words: dog-related idioms   difference    language and culture
从中英文中与狗有关的习语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深厚的内涵,而习语又是语言的一部分,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当然也受文化的影响,反映其文化特征,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其中,中英两种语言因其特有的悠久历史下繁衍出的异彩纷呈的文化更是孕育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
 二 中英文中与狗有关的习语
 中英习语的差异也是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的动物,决定了它在习语中的高出现率,虽然中英文国家的人们都有养狗的习惯,狗在这些国家虽然都是忠诚的代表,但在中英文的语言文字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
(一)关于中文狗的习语,及其使用习语的语境。
 狗在汉语的文字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如形容酒肉朋友的“狐朋狗友”、形容人冷酷无情的“狼心狗肺”、形容人势利眼的“狗眼看人低”、形容穷凶极恶的“丧家之犬”等等,就连我国著名文人鲁迅都曾经号召人们要“痛打落水狗”,狗的待遇可见一般。
(二)关于英文狗的习语,及其使用习语的语境
 在西方英语国家,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形容一个人好运的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一个人的重要性的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而用来形容人的忠诚用的是 as faithful as a dog;中文中的爱屋及乌在英语中也换成了狗Love me, love my dog.
三  关于“狗”有关的习语在中英文使用语境差异的原因。
 1、习俗差异
  由于中西方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 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动物。
 对英语国家的人而言,在英语习语中,狗是忠实、可爱、聪敏的象征,所以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哀怜的情感,有 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的由衷赞叹,有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为难) 的真情流露, 更有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勿为牛后)的警示格言。狗不仅可以看门、打猎,当作宠物,更将狗视作人类的朋友或伴侣,甚至在他们分财产时,狗更是他们“争夺”的重要财产:在电影《律政侨佳人》中,女主角的朋友被男友抢走了所有财产,一直郁郁寡欢,却不是因为房子和存款,而仅仅是因为她的那只狗。
 而在中国,狗一直是忠诚的象征,有“狗不嫌家贫”的良好评价,但在以前,狗仅仅用来看门,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跟其它动物是一样的,因此出现了“看门狗”之类的词。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开始愈来愈多的把狗作为宠物,作为家里的一员,但狗卑微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用到关于狗的贬义词。
 2、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还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英汉两种语言所在国家,因环境不同,产生许多不一样的习语。
 英语发源地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海在英国人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习语中除狗外,还出现海、水的字眼。如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作为陆地为主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汉语中常常会出现草的词,如“好马不吃回头草”、“兔子不吃窝边草”、“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
  3、历史人物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汉语中 “班门弄斧”涉及一个叫做鲁班的工匠,意思是在鲁班面前耍弄斧子,引申为不自量力,而英语中与之对应的却是Teach fish to swim,是跟生存环境有关的习语。类似的英语中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在中文中则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但更多的习语因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则完全没有与之相对的'习语,就拿狗来说:如“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耳熟能详,但在英语国家却因没有类似的事件,不能准确翻译。同样的,英语中a 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之盒,却不解其意。因其涉及了古希腊神话,需要了解其背后引申意,才知道是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的意思。
四  谈中英文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如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的同学告诉过我一个小故事:一天,我同学的外国友人买了一只狗,她很兴奋的告诉我同学,要以我同学的名字作为狗的名字,我同学很是无奈,但还是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份“荣幸”,可每次去她外国友人家,听外国友人喊狗的名字时,我同学都会有种吃狗肉的冲动。这就是深受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对待同一事物截然不同的看法。
 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文化背景不同,即使你的书写工整无误、表达流利标准,也会因为对其文化背景的不了解而闹出笑话;甚至因为误解引发歧异而导致误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麻烦。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来说,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你在谈论一个严肃的问题时,却会引得别人哄堂大笑,可当你说一个笑话时,别人却会一脸平静;当你在随意闲谈时,别人甚至会马上生气,而当你在生气时,别人却会一脸茫然。
 就拿狗来说:如果你觉得一个英语国家的人对上司很谄媚,说他是狗腿子,可能会换来别人由衷的感谢;但是若你想夸一个中国小孩可爱,说他是狗崽子的话,你定会招致孩子家长的愤慨。由此可见,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五 总结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见一般。我们在学习别国的语言时,应该更多地深入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从而尊重该国的文化。这样不仅能避免在学习语言时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失误,使双方的交流愉快;而且更能让你在文化中体会语言的背后的含义,感受别样的文化魅力。就如中英文中与狗有关的习语的差异,是建立在二者所在的国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差异上。只有对它的文化产生浓烈的兴趣,找出其中的异同,才会更加积极的学习、学好该国语言,从而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参考书籍:
 [1] 刘润清,《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 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王勤玲,,《试谈中英文习语中“狗”的翻译》,山西教育学院报,2001年01期

【从中英文中与狗有关的习语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相关文章:

1.英文中黑色有关的习语

2.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

3.与蓝色有关的英语习语

4.企业的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5.企业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关系

6.浅谈窑洞文化与陕北文化的关系

7.浅谈文化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8.语言文化与翻译的论文

9.小学语文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