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5 20:09:45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建构主义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

摘要: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精读课作为一门既重知识又重技能的综合性课程,为建构主义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阐述建构主义的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在精读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精读课;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的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提出来。科恩伯格(O.Kemberg)和斯滕伯格(R.J.stemberg)等人的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认识论、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并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它鼓励学习者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使新知识的学习不断得到攀升。同时注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牵引作用。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自20世纪50年代起,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发展阶段。风行于60年代的行为主义强调学习起因于外部刺激,认为只要控制刺激并给以适当强化。就能控制和预测行为,它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一时期教学中盛行的“听说法”和“视听法”就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的思想。80年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该理论主张。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流行的“认知法”就和认知主义理论密切相关。自90年代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如果说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重知识结构的建立的话,建构主义则更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行为主义和部分认知主义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建构主义则特别注重学生的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老师和学习伙伴的交流、协作,最终以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情境性和学习的社会性这三个方面。
  建构主义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重新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适当的环境中通过探索和交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最终获得知识。
  因此,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感受和创新、探索意识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但是,强调学生的“学”,并不意味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所需要考虑和注意的。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外语教学中,精读课是综合性最强的、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一门基础课。精读教师和学生们相处多,彼此了解多,这有利于开展学习环境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在精读课教学中开展建构主义的学习十分有益。下面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2 section A来谈谈基于建构主义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