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0-10-17 15:13:54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谈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从学生、教师以及班机体制三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教师;学生;大班授课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该模式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进入2l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在于通过给学生制定合理的“任务”,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但是,在我国,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1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围绕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会语言的目的。“任务型”中的“任务”有五点定义:(1)任务以意义为主;(2)任务中要有问题,需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3)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4)首先要完成任务;(5)根据结果评估。[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实际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在采用此方法,并也遵循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和理论基础。但是国内的任务型大学英语教学却面临很多尴尬。
1.1班级体制问题
国内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是大班授课,平均一个班要容纳70到90个学生。由于学生人数过多,课堂教学难管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大班授课难以大面积的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更不用说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了。小组式互动模式往往只能涉及到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率都不高。因此,大班容量情况下,怎样实现多维互动,充分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理应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1.2教师认识问题
Nunan(2001)认为,任务具有结构性,由任务目标,输入材料,活动形式,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在师生角色中,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者、组织者和监控者,有时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原因,对任务型教学理解不够正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偏差和误区。主要表现为:
教师的授课内容脱离教材内容实际。在有些教师看来,任务型教学只要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了。因此,在布置任务时,往往脱离教材内容,寻求学生更感兴趣课外知识,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学习的兴趣。但是,这种方式却破坏了教材本身带给学生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实际上,有许多教材设计的任务都考虑到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层次,可以适当利用,以使课程的条理更加清晰,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教师对教材认识的不当,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场面,足以说明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认识不足。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所布置的活动仅仅是机械地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分工,只是为做而做,为演而演,为任务而任务。其结果是“放得开”却“收不住”。从表面看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乱烘烘一团糟,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1.3学生素质问题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两人结对和小组活动是其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但是,在分组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选择和自己关系较好,联系较多的同学作为合作伙伴,而忽视了在分组过程中优劣比例的调节。在进行任务分配时,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羞于站出来担当角色,平时喜欢独自学习的同学也难以参与进来。这就导致小组长担任的任务过多,任务分配比例失调,只有部分学生能够体验到任务型教学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同学不理解教师分配任务的目的,往往会认为教师把教学任务变相的推给学生,自己省时省力,所以很排斥任务型教学。这类学生往往更习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素质和要求的不同使得基础好的学生更好,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