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有复译不可

时间:2020-09-15 12:20:04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非有复译不可

  摘要:本文在定义了“什么是复译”之后从翻译的历史性角度切入,分别从语言的演进、翻译主体的历史性和翻译过程的历史性三个方面,用阐释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原理,结合实例论述了“为什么非有复译不可?”
  关键词:复译;翻译的历史性;语言
  
  一、引言
  
  “复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也是近十年来翻译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复译现象折射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充分反映了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个层面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语言层面,而且还关系到社会、文化、政治、伦理和经济等方面。在这里,本文在翻译过程这一范围内,从翻译具有历史性的角度切入,考察复译现象存在的必要性。
  
  二、为什么非有复议不可
  
  许多国内外的知名翻译家都提大力倡导复译,比如说,奈达(Nida,Eugene, A.)认为,一部译本,不管它多么接近原作,多么成功,其寿命一般只有“50年”。翁显良先生在《意态由来画不成》一书中也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原作,要是人家懂而不是要人家不懂,所以不能不现代化,而且要不断地现代化,过了一定时期又得把译过的作品重新再译。这种情况是人所共知的。”到此,我们就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非要有复译不可呢?
  1、语言的历史性
  从翻译具有历史性的角度来解释,首先,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语言层面上,而语言本身就具有历史性。一部翻译作品,如果语言陈旧,没有时代气息,不符合读者的审美习惯,就势必会被淘汰,就必然要呼唤新的译本的诞生。语言的历史性最先体现了复译的必要性。
  继续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除语言因素和译文本身(即翻译活动的结果)自外,对于翻译来说,翻译活动的主体和翻译活动的过程也同样都具有历史性。本着一种动态的翻译观,我们客观的看待翻译的历史性问题,就会发现:正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可译”的难关,让译者们留下了毕生的遗憾;同时也正是由于历史的无限发展,随着翻译交流的展开和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复译增加了新的可能性。
  2、翻译主体的历史性
  就翻译的主体来说,无论是作者、译者还是读者,都是历史的人,其对文本的阐释都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根据伽达默尔(Gadamer)的阐释学理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无论认识的客体或主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中。”作为一个具体的译者来说,在翻译一部著作时,他的理解,表达和接受以及翻译能力时时刻刻都受到种种限制,一部译作的在其完成的一瞬间,也同时铸下了种种的遗憾。
  对于语言外因素给翻译带来的限制,所造成的一些必须的“删改”,我们只能把它们看作是翻译活动中所遭遇的不可避免的历史障碍,本着尊重原作的态度,谨慎小心的对待。这样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去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大量原文本遭到过这样或那样的改写的现象也都合乎历史解释了。严复翻译《天演论》时为了要让译文“真正迎合中国当时痛切的危机仪式和中国时代环境的特殊需要”,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在地加有大量阐发自己见解的按语。书中是许多观点并不是赫胥黎,而是斯宾塞的,书名也只用了原名的一半。《天演论》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严先生的做法是当时社会和历史环境下的必然举动,只是这在今天的翻译界是万万不可行。
  从阐释学的角度看,一个文本的生命要得以延续,必须依赖于读者的阅读与阐释。而且作为广义的翻译活动之一,读者和译者一样,也同样具有历史性。萨特在论及理解活动的历史性时就指出,就读者而言“读者位于完全无知和无所不知之间,他有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随时都在变化,足以向他显示他的历史性。这确实不是一个瞬间仪式,一个超越时间的对自由的纯粹肯定,而且读者也不是在历史的上空翱翔:他置身其间,作者同样也有历史性……”[1]我们所理解的历史只是那一瞬间的历史,与作者对话,对文本的领悟,都是历史的一种相遇。我们的理解是以我们熟悉的那个世界为出发点,带有我们的“先有”、“先见”和“先把握”去理解原文本。

  历史的局限性带来的阐释的有限性必然会给翻译带来深刻的影响,由此造成的译文缺陷、误译、错译、删译,屡见不鲜。对此我们的的态度应该是理智客观的,我们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事物发展的'积极方面。对于翻译来说,阐释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阐释活动也具有无限性,我们期待着后来人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对过去的不足加以改进。我们应该建立起动态发展的翻译观,总整体上把握翻译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翻译过程的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