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柔肝中药对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胆囊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时间:2020-10-13 11:53:28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养肝柔肝中药对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胆囊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作者:沈平,方邦江,朱培庭,张静,裴新军
【摘要】 通过观察实验豚鼠胆囊细胞钙离子浓度([Ca 2 ]i)的变化,探讨胆固醇结石形成与养肝柔肝中药防治胆结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受试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养肝柔肝中药组和熊去氧胆酸组,每组20只。后三组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结石动物模型,其中养肝柔肝中药组、熊去氧胆酸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防治实验,连续用药7周后,分别对实验豚鼠大体情况、胆结石生成情况以及胆囊细胞[Ca2 ]i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模型组动物胆囊细胞[Ca 2 ]i明显降低,养肝柔肝中药不仅能明显改善豚鼠行为学体征,降低胆结石的成石率,而且可提高胆囊细胞[Ca2 ]i。结论:胆囊细胞[Ca2 ]i降低是导致胆囊的'收缩功能降低,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提高胆囊细胞[Ca2 ]i,增强胆囊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减轻胆汁淤滞,可能是养肝柔肝中药防治胆石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胆固醇
 我国胆石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患病率已达10%[1],接近世界发达国家胆石病10%~15%的发病水平[2]。胆石病仍是我国良性胆道疾患中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表明,养肝柔肝中药对胆石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4]。本实验以高胆固醇饮食诱发豚鼠胆结石,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测定实验豚鼠胆囊细胞钙离子浓度[Ca2 ]i,以探讨养肝柔肝中药防治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用白色、红目豚鼠,雌雄各半,清洁级,体质量(220±20)g,共80只,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主要试剂、药物与仪器
  1.2.1 实验试剂和药物 Fluo-3,AM荧光染料,美国Molecular Probes公司产品;养肝柔肝中药采用养肝利胆颗粒(何首乌、枸杞子、白芍药、陈皮、甘草),8 g/包,每克相当于含原药材4.5 g,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制剂室提供;熊去氧胆酸 (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上海三维长江生化制药厂产品,批号为200304005,10 mg/片。
  1.2.2 主要仪器 Mgna FTIR-75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 Nicolet公司产品;LG-10低温高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产品;Facscalibour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产品。
  1.3 动物分组、造模及药物处理 所有豚鼠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室,室温(23±10)℃,适应性喂养1周,无怀孕及不良反应,饮食、饮水正常者,即纳入实验。实验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养肝柔肝中药组,每组各20只。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5],正常对照组喂正常饲料及青菜适量,模型组喂以致石饲料及少量青菜,各治疗组在喂以相当于模型组的致石饲料及青菜的同时给以药物灌胃。药物以成人用药剂量( 60 kg 体质量,养肝利胆颗粒18 g/d、UDCA 300 mg/d) 按体型系数换算[6],养肝柔肝中药组给以养肝利胆颗粒1.81 g/(kg·d),熊去氧胆酸组给以UDCA 30.12 mg/(kg·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豚鼠灌胃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7周。
  1.4 标本采集与处理
  1.4.1 标本采集 各组动物均于第7周末取材。 以15%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活体下肉眼观察胆汁中成石情况,然后完整切除胆囊后,再仔细观察胆囊内成石情况,收集胆石。完整切除胆囊后冷冻保存标本。
  1.4.2 标本处理 取豚鼠胆囊修剪成米粒大小,用医用剪刀剪碎,同时不断用PBS冲洗,获得细胞悬液后用40 μm的尼龙网过滤,再用PBS冲洗两遍, 1 500 r/min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调节细胞数至每管106个细胞,分别加入A、B管中,在A管中加入PBS,B管中加入Fluo-3荧光素,混匀后放在暗处,室温下静止45 min,PBS冲洗一遍上机待测。
  1.5 胆石红外光谱定性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测定胆结石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