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0-10-13 09:15:45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总结本院102例气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收集本院1995年至今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其中紧急临时起搏用于危重抢救病例67例,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35例。根据操作者经验及习惯在床旁以seldinger方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58例或右颈内静脉44例,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沿动脉鞘管插入气囊电极,缓慢推送电极,根据心电监护II导联QRS波形态、心腔内心电图、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进入右心室,观察起搏效果。结果 102例均成功起搏,从穿刺到成功起搏用时为10~15 min,起搏时间2~11 d。其中1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钢丝误入左颈内静脉,重新穿刺送管后顺利起搏。另有3例在电极送入右心室时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轻柔退管后室速消失;8例术后6~12 h内出现间断起搏,为电极移位,重新调整电极后正常起搏。全部病例未发生心肌穿孔、气胸、感染、导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方便快捷,既可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也能预防性起搏保护外科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气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危重症;围手术期
  
  我科自1995年起开始在无X线透视情况下应用气囊漂浮电极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抢救危重患者,并于2006开始协助麻醉科对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潜在风险的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气囊漂浮电极临时起搏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2例患者中男72例,女30例,年龄53.3±18.2(32~78)岁。需行紧急临时起搏的危重患者有67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4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2例,心脏骤停5例,脑梗死2例。其心电图表现为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35例,既往病史均具备下述情况之一:①无症状的永久性或间歇性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②无症状的双分支或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③心动过缓<50次/ min或holter有>2 s长R-R间期;④迷走神经高敏状态或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⑤阿托品试验阳性平素无症状者。?
  1.2 操作方法及结果 危重患者谈话签字后床旁紧急操作,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谈话签字后于进行麻醉及外科手术前完成操作。所用仪器设备为上海产AXQ-1型临时心脏起搏器;美国Diag5F气囊双极起搏电极导管;6F或7F动脉鞘管;床旁心电监护仪及心电图机。?
  根据操作者经验及习惯按seldinger方法[1]选择穿刺左锁骨下静脉(58例)或右颈内静脉(44例),置入动脉鞘,检查漂浮电极气囊完好后,沿动脉鞘管插入气囊电极,缓慢推送约10~15 cm处给气囊充气1 ml,并连接临时起搏器,以起博电压为4 V,频率大于自身频率10~15次/ min试起搏,在起搏情况下边推送电极边观察心电监护II导联图形或体表心电图,当QRS波群为宽大的QS波形并伴有恒定的ST段抬高时说明电极进入右心室,如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电轴左偏,可判断电极头端在右心室心尖部或中部,若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电轴右偏或正常,则电极头端位于右心室流出道,上述两个位置均可作为起搏点。将气囊内气体放出,并微调导管位置,以利头端与心内膜良好接触,测定起搏值,以3.0~4.0 V起搏,频率60~70次/ min,常规VVI起搏。固定电极导管,以防电极移位。术后常规监测心电及生命体征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后当天行床旁胸片检查,进一步确定电极位置,并排除气胸等并发症。?
  102例患者手术顺利,成功起搏。从穿刺到起搏用时为10~15 min,留管时间2~11 d。68例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平均用时(9.1±3.5) min,留管时间(4.8±6.2) d;经右颈内静脉途径44例,平均用时(8.7±3.2) min,留管时间(5.2±5.5) d,两组间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

【探析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章:

1.气囊压力规范化管理的临床运用论文

2.分析临床路径在儿科防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3.心脏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总结

4.临床执业医师考点:胸外心脏按压

5.心脏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总结2017

6.龙胆草的临床应用

7.临床执业医师助理考点:心脏骤停紧急处理

8.儿科临床带教体会探析论文

9.探析小学的应用题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