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

时间:2020-10-10 13:13:08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对副鼻窦CT的依赖

摘要: 通过对50例慢性副鼻窦炎术前CT影像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副鼻窦的CT检查能准确地反映病变范围、程度,并可做出分型、分期;同时还可显示副鼻窦多种解剖变异,骨质改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因此,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的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关键词: 副鼻窦 鼻窦炎 内窥镜术 螺旋CT X线计算机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副鼻窦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对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副鼻窦炎性病变的情况有准确的了解,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对此,传统的X 线检查已远不能满足功能性鼻内窦镜手术这一新技术的需要。CT,尤其螺旋CT能准确估计副鼻窦炎性病变的范围、程度,从而引导手术的进行。所以,CT已成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截至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副鼻窦CT 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价值的有关报道。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对近期我院50 例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术前CT 影像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旨在说明副鼻窦CT 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应用价值及限度,以利提高副鼻窦CT 影像诊断的水平及促进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7~66岁,平均37岁。既往有过鼻腔及副鼻窦手术史的1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副鼻窦CT检查采用冠状位及水平位。冠状位,病人取俯卧位,头过伸,以外耳道连线为基线,并与听毗线垂直,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水平位,病人取仰卧位,以听眶下线为基线,扫描范围自上颌窦底部至额窦顶部,层厚5mm,层距5mm 。观察重要细微结构时,采用层厚2mm 螺旋扫描技术。用骨窗,窗宽100HU,窗水平100HU,以利同时显示骨结构及软组织病变,必要时进行三维重建。副鼻窦区行局部放大,原则上不需增强扫描。
2 结果
2.1术前CT 所见
2.1.1病变范围及程度 本组病例病变范围均较广泛,病变程度均较严重。其中双侧全副鼻窦炎28例,单侧全副鼻窦炎13例。单纯上颌窦炎9例。并发鼻息肉的28例。有前期手术史的11例。
2.1.2解剖变异 鼻中隔偏曲20例,Haller筛房11例,中鼻甲肥大9例,筛泡过度气化6例。
2.1.3骨质改变 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副鼻窦骨质常发生改变。本组病例中筛窦骨质增生硬化,呈板障样改变15例;钩突及筛房骨质吸收、漏斗扩大2例。
2.1.4本组病例中11例既往有鼻腔及副鼻窦手术史,其术后骨质及窦腔形态的改变有:中鼻甲残缺9例,上颌窦腔狭小变形3例。
2.2术中所见
本组病例术中证实其炎性病变的.范围、程度及骨质改变等与CT诊断全部符合,而术中病变情况、筛窦以筛房内息肉为多见,同时多伴有粘膜增厚及粘液脓性分泌物:蝶窦、额窦和上颌窦内多见粘膜增厚及粘液脓性分泌物的潴留。但术前CT对上述病变未能做出进一步的定性。
3 讨论
副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各副鼻窦引流途径的通畅。正常情况下,前中组筛窦经半月裂孔,上颌窦经漏斗额窦经额前隐窝引流至中鼻道。后组筛窦及蝶窦经蝶筛隐窝引流至上鼻道。任何原因导致上述引流通道狭窄或闭塞时,即可引起相应副鼻窦的炎性病变。许多学者认为,中鼻道前端是否存在炎性病变与慢性副鼻窦炎的发病有直接关系,该区首先接触呼吸气流,易于细菌及变应原颗粒的沉积,局部反复感染、粘膜肿胀导致引流通道闭塞,继发鼻窦内炎性病变。该区命名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包括中鼻甲、下鼻甲、筛泡、漏斗、半月裂、钩突。副鼻窦炎性病变常常始发于此区已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基本原理是清除副鼻窦引流通道的阻塞性病变,使该区重新恢复引流排泄功能同时开放病变鼻窦,清除病变组织。
副鼻窦CT检查,以冠状位显示最佳,可由前向后逐层提供给术者视野的解剖断面,引导手术入路。还可清楚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的解剖结构及病变情况水平位能显示蝶筛隐窝是否闭塞,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