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手术后的感染控制

时间:2023-03-19 01:39:35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手术后的感染控制

作者:孙晓风,赵海平,侯明星,罗力,吴万敏,乌新林,董培德

【关键词】 小肠移植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带有残余肠道吻合口瘘活体小肠移植手术后感染的控制。方法 对1例带有残余肠道吻合口瘘的57岁短肠综合征的男性患者进行活体小肠移植,小肠移植手术后在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的情况下,根据病情,调整抗生素使用,及时引流感染灶。结果 最终控制了细菌感染,患者目前已经生存74天,移植肠功能良好。结论 对带有残余肠道吻合口瘘的短肠综合征患者可以进行小肠移植一期手术,但手术后感染机会增加,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较好控制。
  【关键词】 小肠移植;细菌感染

  Perioperative bacteria infection management of living-related 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a report of one c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perioperative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the living related 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 for a ileus-colon anastomosis fistulas patient.Methods An 57 years old man with short gut syndrome and ileus-colon anastomosis fistulas underwent living-related 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 the segment of 150 cm distal small bowel graft was taken from his second son (32 years old). Posttransplant immunosuppression was initially administered with FK506, MMF, and prednisone,antibiotic with Tienam.Postoperation wound disruption and infection happened but were well treated and recovered.Results Up to the time this report was submitted the recipient has enjoyed good life quality for 74 days, the graft small bowel remains functional.Conclusion The living-related 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 cures the short gut syndrome in this case,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was the key of successful transplantation.
  【Key words】 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infection
  小肠移植是治疗晚期肠功能衰竭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在移植肠的植入技术方法上,对存在肠瘘的患者能否一期手术,尚存有争议。我院于2005年9月25 日成功地进行了1例活体部分并有高位肠瘘的小肠移植,取得了一定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57岁,身高162cm,体重49kg。2005年5月20日在当地医院以“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行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空肠残端横结肠吻合手术,围手术期给予大量以先锋必为主的多组抗生素,术后1周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转入我院,以“短肠综合征、高位肠瘘”给予胃肠道外营养支持、静脉输注头孢类抗生素、局部引流等治疗,1周后肠瘘引流量减少,局部感染控制,停止抗生素使用。但本例术前长期依赖全肠外营养(TPN) 维持生存, 期间多次发生静脉导管感染,亦间断多次给予头孢类抗生素。由于存在静脉导管感染通道,经历多次静脉导管感染,静脉通路维持困难,且患者长期住院出现自杀倾向。2005年9月25日患者虽然肠瘘尚未闭合,但一般状态好转,体重增加,局部感染基本控制,被迫进行了同时切除肠瘘的亲体小肠移植。供体为患者次子,32岁,身高165cm,体重62kg,自愿为父亲捐赠其小肠。移植手术顺利,冷缺血时间65min,移植后以0号PDS(普迪斯)缝线连续缝合剔除原切口瘢痕及瘘口的切口。
  1.2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受体抗感染、抗凝、抗免疫排斥及胃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特别是术后12天出现切口皮下、腱鞘、肌肉组织坏死,腹壁裂开,清除坏死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给予局部换药,充分引流,预防使用抗生素泰能,13天时细菌培养有耐药菌株阴沟杆菌生长,仅对亚胺培南敏感,给予治疗剂量,23天时细菌培养阴性,切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缝合切口皮肤,43天愈合。
  1.3 结果 腹壁裂开并切口感染,但术后恢复顺利,腹部B 超检查证实血管吻合口大小、血液流速正常。观察移植肠造口颜色正常。受体于术后第7天进流食,第24 天D2木糖吸收率37.6%, 现已健康存活74天,正常饮食,体重60kg, 能参加一般体力活动。
  2 讨论
  据IITR(international intestine transplant registry,国际小肠移植登记处) 统计,至2003年5月31日全球61个移植中心共施行小肠移植手术923人989 例次,而开展临床活体小肠移植的则更少,全世界至今仅注册82例[1]。
  小肠属于高免疫源性器官, 且是有菌的空腔脏器,严重的感染和免疫排斥反应是术后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移植后由于应用大剂量激素和强力免疫抑制剂, 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90%。美国近期小肠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感染(60%)、技术和管理失误(22%)、排斥(14 %)[2]。 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对于小肠移植成功至关重要,应该避免带有肠瘘的一期小肠移植,因感染机会的增加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但由于本例术前长期依赖全肠外营养(TPN) 维持生存,存在静脉导管感染通道,经历多次静脉导管感染,静脉通路维持困难,且患者长期住院出现自杀倾向。被迫进行了同时切除肠瘘的小肠移植。

本例围手术期出现的感染主要有:坏死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导致的腹腔感染,肠瘘及瘘口周围组织炎;多次静脉导管感染;肠移植手术后腹壁裂开并切口感染。分析腹壁裂开并切口感染的原因有:(1) 由于原发病,患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手术后的感染控制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手术后的感染控制】相关文章:

手术室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08-25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10-27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部分12-27

城市GPS控制网施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05-28

控制税收征管成本的探讨06-01

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初探06-03

期刊发表论文基本组成部分的分析12-26

建立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06-03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一)05-11

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控制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