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寒及副伤寒的针灸疗法

时间:2017-12-28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 探讨伤寒及副伤寒的针灸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体针疗法、电针体穴疗法、电针耳穴疗法的临床实践 ,对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论 针灸治疗伤寒效果良好。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灸治疗


伤寒及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或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肠壁淋巴组织、特别是小肠壁淋巴组织受感染。儿童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病后有持久免疫力,但相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流行多在夏秋季节,卫生条件不良地区,全年均可发生。本病潜伏期3~35天,平均10天,副伤寒潜伏期较短。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询问伤寒患儿接触史和预防接种史。
2.全身症状:起病徐缓,体温呈梯形上升,至第5天左右达到高峰,继之稽留型高热(乳幼儿体温上升较快),伴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体检时可见舌苔厚腻、相对缓脉。
3.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肠鸣、便秘等。
4.其他症状:脾脏肿大、肝脏轻度肿大(多见于儿童),少数患儿在发病第6~8天.于胸腹部可出现少许玫瑰疹。
5.并发症:少数患儿于病程第二周可并发心肌炎及胆囊炎,第3~4周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个别患者因临床症状较轻,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并发症可成为首先的征象,须警惕。
6.因目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病程往往不典型,须注意和结核病、风湿热、急性血吸虫病、其他沙门菌属感染等鉴别。
7.副伤寒甲、乙、丙的临床表现大致和伤寒相似,一般病情轻,病程也短。部分副伤寒丙的患儿临床症状类似急性胃肠炎,或以脓毒血症为主要表现。
二、辅助检查
1.血液
(1)常规: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减少或消失。
(2)嗜酸性白细胞计数:疾病初期低,此后随病情好转而增高,病程中定期复查,有助于病情和预后的观察。
(3)血培养:病程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若为阳性,则可确诊。
(4)血清肥达反应:于病程第二周开始出现凝集效价升高,“O”及“H”抗原的凝集效价在1/80以上有诊断价值,凝集效价逐周增高更有助诊断。
2.骨髓培养:适用于临床诊断有困难者,阳性的机会较血培养为高。
3.尿液及粪便培养:自第二周末开始,可为阳性。
三、治疗
1、体针疗法
1.1处方: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如肝俞、胆俞、魂门或T7~T10夹脊穴等,第二组取腹部相关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建里、下脘、天枢等,第三组取下肢的穴位,如三阴交、太溪、公孙等.第四组取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上巨虚、内庭等。第一组(背部的穴位)与第三驵的三阴交、太溪、公孙配合使用,第二组(腹部的穴位)与第四组的足三里、上巨虚、内庭配合使用。这两种配穴方法交替使用。每次选双侧8~12个穴位即可。

1.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肝时、胆俞、魂门或T7~T10夹脊穴0.5±0.2寸。直刺中脘、建里、下脘、天枢0.6±0.2寸。直刺三阴交1.2±0.2寸、直刺公孙0.8±0.2寸,直刺太溪0.5±0.1寸。直刺足三里、上巨虚1.5±0.5寸。直刺内庭0.5±0.1寸。
每天针刺2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较强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3~4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每穴行针5~10秒。
1.3讨论:伤寒及副伤寒的主要病变在小肠及肝脾,小肠及肝脾分布着来自T7~T10节段的交感神经,故而应取用这一节段神经支配区内的穴位,第一组、第二组穴位即在T7~T10节段神经支配区内,第三组、第四组穴位既能够调节胃肠机能,义能够调节免疫机能,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电针体穴疗法
2.1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如膈俞、肝俞、胆俞或T7~T10夹脊穴等,第二组取腹部相关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建里、下脘、天枢等,第三组取下肢的穴位,如三阴交、太溪、公孙等.第四组取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上巨虚、内庭等。第一组(背部的穴位)与第三组的三阴交、太溪、公孙配合使用

谈伤寒及副伤寒的针灸疗法相关推荐
  • 中药过敏与中药所致毒副作用的区别
  • 浅论中药毒副作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中药毒副作用的成因及预防
  •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最新推荐
  • 中药学发展的前景探讨
  • 中药炮制原理探讨
  • 略论药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热门推荐
  •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
  • 浅谈中医中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