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0-10-07 09:29:02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小芸 秦凯 招伟贤 谢晓澜

【关键词】 血液回收机
【摘要】 目的 为了解决血源紧张以及减少输血并发症,应用Medtronic autoLogTM血液回收机共对121例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预计出血量>600ml,无自体血液回收禁忌证和急诊大出血患者121例,术时接好血液回收机,在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将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结果 (1)984%的患者术后Hb及Hct测定趋于正常,WBC与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2)778%的患者术中不用再输库血,121例患者总共回收浓缩血量达56222ml,自体血回收率为402%。结论 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输血安全有效。
  【关键词】 自体输血;血液回收机;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
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autotransfusion,IAT)是运用血液回收技术(blood salvage techniques,BST)回收术中的创面出血,有助于减少异体输血对血源的依赖和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估计出血量较大的骨科手术及其他外科手术施用IAT,应用Medtronic autoLogTM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创面出血,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在合理应用血液和血液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121例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1例中,男54例,女67例,年龄15~77岁,平均495岁,体重38~82kg,平均564kg;其中骨科大型手术93例(包括髓关节置换4例、膝关节置换1例、脊柱内固定88例),宫外孕20例,脾破裂1例,腹主动脉瘤2例,颅脑外科手术5例。
  1.2 方法与监测 于术前、术后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凝血功能、生化指标及电解质,术中持续监测心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尿量。手术开始时,使用血液回收机(Medtronic autoLogTM)的负压吸引把伤口创面的血吸入贮血器内,同时将抗凝药滴入吸血管道内与回收血混合。抗凝液用生理盐水500ml加入肝素12500u配成,滴入量与回收血量之比为1∶5。血液在贮血器内经过多层过滤,然后进入血液回收罐经分离、清洗、净化处理。细胞碎片、游离血红蛋白、抗凝剂等被离心分流到废液袋内,红细胞则被浓缩后输送到血液保存袋内,在术中需要时回输给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 术前术后所测Hb、Hct和WBC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术后数值与术前进行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121例患者术中出血和血液回收情况见表1。121例患者共收集到创面出血162987 ml(平均1347ml/例),回收到浓缩RBC血总量56222ml(平均541ml/例)。若按回收血的Hct 55%[1]计算,相当于回收到正常血液(Hct 40%)77305ml(平均744ml/例)。因此,自体血的回收率为402%。本组血液回收病例中94例(777%)未输库血。但有27例(222%)由于各种原因术中输用了库血,共9600ml。其中8例输用了新鲜血浆或(和)血小板,2例术后复查血常规Hb、Hct偏低,分别输浓缩红细胞200ml、400ml。所有自体血回输者未见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此外,本组中18例患者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进行了自体采血(200~800ml)和血液稀释。表2是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学数据变化情况,虽然术后Hb和Hct均低于术前,但维持在十分满意的水平。
  表1 121例患者术中出血、回收血情况 略
  表2 患者手术前后Hb、Hct比较 (略)
  3 讨论
  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血源、减少异体输血可能导致的疾病传播及输血反应的发生,有计划地管好和用好血液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尽可能地减少术中血液丢失和回收创面失血以及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尤为关键,已受到麻醉及相关临床学科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多种有关的血液保护措施和方法。就自体输血而言,已被许多临床研究报道证实是十分有效的血液保护和减少异体输血方法。目前在临床上成熟应用的自体输血方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预贮式自体输血;(2)稀释式自体输血;(3)血液回收式自体输血(I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