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及中医对策

时间:2020-10-06 19:27:52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及中医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提出相应中医对策。方法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大学生视疲劳高分组、低分组及正常组进行测定。结果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E分低,N分高,均有显著性差异,低分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视疲劳症状较重者具有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可采取各种中医心理治疗和养生方法治疗。

关键词: 视疲劳 人格特征 大学生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asthenopia),首先于1843年由 William Mackengin 予以描述,临床诊断常以患者眼部自觉症状为主,表现为双眼或单眼酸胀、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无法持久地阅读,甚至恶心、头痛。随着电脑的普及,视疲劳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故对其病因的探讨较多。一般认为,视疲劳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多归于用眼过度,认为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属于身心疾病[1]。中医归属于肝劳。最早见于《千金要方》,是指持续注视近距离目标后,使眼过劳而出现眼胀、眼痛、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的眼病。因目为肝窍,故曰肝劳,也认为因过用眼力引起,并与心理因素有关。如《银海精微》曰:“喜怒失节,嗜欲无度,穷尽眼力,泛涕过多……此皆患生于眼也。”从中可知,现代医学及古代医学均把心理因素视为视疲劳的一个重要病因,但目前的研究多从眼部因素及环境因素着手[2,3],而从心理因素视角研究不多。国外 Mocci 等[4]曾研究了心理因素与视疲劳的关系,认为人格特征、压力、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是影响视疲劳的因素,而国内尚无类似报道。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调查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继而从中医心理治疗及养生学角度提出相应的中医对策。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7-05 在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按统一指导语,发放问卷。然后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筛选研究对象要求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用眼卫生习惯、学习时间、使用电脑时间等变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无其他眼病,无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结果选取有效样本 129 份,男 37 人,女 92 人。其中视疲劳组 101 人,男 16 人,女 85 人,正常组 28 人,男 8 人,女 20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使用电脑时间、学习时间、用眼卫生习惯及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有无其他眼病、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等。

  自编视疲劳评定问卷: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1]的有关内容,共观察 9 项指标,即视力模糊、畏光、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痛、头晕头痛、流泪、眼睑痉挛和充血,采用5级评分,依症状的严重程度从 0 分到 4 分递增:0 分,无症状。1 分,偶尔(1周内3次以下)出现症状,休息后缓解,与用眼多少有关。2 分,有时(1周内3次以上)出现症状,轻重在 1分和3 分之间。3 分,症状经常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必须用药缓解,与用眼多少无明显关系。4 分,症状持续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用药后不缓解,与用眼情况无关。计算总积分。

  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PQ):龚耀先 1982 年编制[5],88 题,包括E,N,P,L四个分量表。E代表内外向,N代表神经质,P代表精神质,L测定掩饰。该表被普遍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 SPSS11.5 处理,两组间t检验。
 2 结果
  2.1 视疲劳结果视疲劳组 101 人,取视疲劳总分最高的 27% 作为高分组,27 人,最低的 27% 作为低分组,28 人,0 分为正常组,28 人,剩余 19 人不列入研究。
  2.2 EPQ测试结果结果低分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E、N有显著性差异(前者P<0.05,后者P<0.01),E值偏低,N值偏高。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