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六气”对预防中风病的基础作用

时间:2023-03-18 14:54:17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六气”对预防中风病的基础作用

摘要: 通过探讨六气与中风病的关系,从人体精微物质的角度,分析了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并着重指出六气在中风病发病中的基础作用,从而强调预防中风病以六气为本的概念和治未病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 六气 中风病 治未病 脑血管意外

  中风病现代医学又称脑血管意外(CVA)或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1]。我国属脑血管病高发区,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病死率为120/10万,每年有195万新发生的脑血管病患者,其中156万死于脑血管病,生存的脑血管病患者达500万~700万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问题将日益严重,同时也给此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想打好这场防守战,最根本也是最必须的是要从预防着手,从治未病抓起。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治未病之人,治未病之藏”的重要思想。现根据这个中心思想,来谈谈六气在治未病(中风病)中的基础作用。
  1 六气与中风病的概念

  何谓六气?《灵素·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故根据以上经文可知,六气在这里具体指的是精、气、津、液、血、脉等六者(而非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之气)。此六气虽有名称、性质、功能、病理之别,但均由水谷精气一气所化,分一为六,合而为一,为同源异名。在生理上六气是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在病理情况下又是相互影响的。对于六气不足所致的病症,文中亦有阐述,《灵素·决气篇》云:“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其脉空虚。”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逸脉外。临床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且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按病性分为出血中风(hemorrhagic apoplexy)和缺血中风(ischemic apoplexy)[2]。由以上可知,中风病的发生、发展,无论是在病因上还是在病理上都与六气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所致的大厥,肾精不足,气血虚衰不能温养四肢筋骨肌肉所致的偏枯等,均是由于六气的失调所致。
  2 气血与中风病的关系

  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而导致血和气都循经络上逆而发生大厥证。《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者养神,柔者养筋。”“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指出了气血与中风病的密切关系。

  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二者是相互资生,相互依存。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旺则血生,血旺又能作为气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病理情况下,二者又相互影响,气病及血,血病及气。若气虚则固摄作用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发生于脑可导致出血中风;若气虚或气滞,推动血行的力量减弱,则血行迟缓,流行不畅,出现气虚血淤或气滞血淤,淤滞于脑血管就会出现缺血中风。

  譬如中风病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就是由于暴怒伤肝致气机逆乱,血随气行,并走于上而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中风病证。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的病变。近贤三张(张伯龙、张锡纯、张山雷)也多强调《内经》“血苑于上”,“血之于气并走于上”的病机。张锡纯的经典名方镇肝熄风汤就是针对此证而设的。
 3 精血津液与中风病的关系

  精血津液四者关系极为密切,均指体内的阴液、体液而言,在人体有生殖,繁衍后代,濡润空窍,补益脑髓,滑润关节,营养肌肤的作用。精血津液在正常情况下,相互资生共同作为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使人体关节活动自如,使人聪明灵敏,使肌肤滋润,在病理情况下,亦相互影响。精脱可致液脱,液脱可致血脱,血脱亦可致津脱。临床上肝肾阴亏,肾精不足,阴虚阳亢所致的中风,就是由于精血津液的亏虚所致的虚风内动。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则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若倾,目为之眩晕。由于精血津液的不足,使关节失养,肌肤失润,脑失所养,故致头昏、耳鸣、四肢屈伸不利、步履艰难等症。
  4 脉与中风病的关系

  《灵素·决气篇》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正常情况下脉按一定的轨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运行不息。如果脉失去了壅遏营血的作用,使血不循经而外溢,横窜经络,亦会导致中风的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脑血管突发破裂而导致的出血中风。
  5 六气与中风病人年龄的关系

  六气不但与中风病关系密切,且与年龄密切相关。中风病的好发年龄多为中老年期,而在青壮年期则较少见。因为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六气亦表现为不足,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聩,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青壮年生理机能旺盛,元气无损,体力充沛,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所云:“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濇,五脏之气相搏。”由此可见,人的年龄决定人体的六气盛衰,所以说中风病多好发于中老年人。
  6 治疗中风病应注重调补六气

  中风病属本虚标实的疾病,其病本于六气失常和阴阳失调,所以在治疗中风病时除针对其主证治疗外,更要注重调补六气之虚实,如对气血虚衰,血不能养筋之中风,在治疗上当大补六气中之气血,并根据《素问·调经论》所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者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的指导思想治之。对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血不足者,补之以味。

  综上所述,六气与中风病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未发病之前,根据治未病的指导思想,要时时注意六气的顾护,切忌生活不规律,无节制地吸烟、饮酒、过食肥甘,不坚持体育锻炼,不重视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严重危害,以致造成发生中风病的严重后果。

【谈“六气”对预防中风病的基础作用】相关文章:

谈《内经》营卫之气与睡眠09-07

谈印度歌舞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11-14

谈音乐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4-14

谈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论文04-12

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04-11

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05-30

从司法预防视角谈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思路06-05

从中药的毒副作用谈中医中药的关系07-27

谈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通用10篇)05-19

谈合唱的基本训练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