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酸HP-β-CD包合物冻干粉针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时间:2020-09-18 19:59:05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藤黄酸HP-β-CD包合物冻干粉针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  制备藤黄酸的HP-β-CD包合物冻干粉针,并初步考察藤黄酸包和物冻干粉针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和物,HPLC分析藤黄酸的体外释放规律,并测定包合物冻干粉中藤黄酸的含量。结果 优化的包合工艺制备的冻干粉针外观形态,溶解性好, 用生理盐水稀释200毫升后在一个半小时内释放不超过20%,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准确简便。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包合及冻干工艺优化合理。
【关键词】  藤黄酸  包合物  质量标准
        1  藤黄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
        1.1.1藤黄酸的提取
        称取藤黄原料200g,加丙酮800ml,温度控制在60℃左右,回流提取2 h,倒出上清液后继续加600ml,400ml的丙酮,依次反应2h,1h 回收多余溶剂,旋蒸提取物,再放置恒温水浴锅中蒸发至溶剂很少再置于真空干燥仪中得藤黄酸粗提物的干燥品132g。
        1.1.2藤黄酸吡盐的制备
        称取藤黄酸粗提物50g,加入吡85ml,于70℃水浴上加热溶解,趁热抽滤,滤瓶等容器用少量吡洗涤,合并洗液,滤液,量筒量取共计140ml。按以前探索的条件:100/13=140/X,X=18ml,加入温热蒸馏水18ml,搅拌,放置冰箱中过夜,析出沉淀,抽滤得到橙红色沉淀,70%吡洗3次共100ml,水洗3次,于60℃烘箱中烘干,得藤黄酸吡盐40g。
        1.1.3藤黄酸的纯化
        称取藤黄酸吡盐粗品40g,加入甲醇:乙酸乙酯=16:1的混合液85ml,80℃回流至完全溶解后,趁热抽滤,滤液置冰箱中冷藏过夜,析出大量橘红色沉淀,抽滤,滤饼烘干,得藤黄酸吡盐精品21.5g。将重结晶得到的藤黄酸吡盐用CH2Cl2溶解,依次由1N盐酸,水洗至中性,合并有机层,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滤液于56℃旋蒸浓缩至少量,转移到蒸发皿中,于60℃真空干燥,得藤黄酸5.91 g。
        1.1.4自制藤黄酸的验证
        用熔点仪对制备的藤黄酸连续进行三次熔点测定分别为: 82.4~83.1℃,82.6~83.0℃,82.1~83.7℃.与文献值:80~83℃相符。
        2  不同浓度的HP-β-CD对藤黄酸的增溶作用
        依次配成浓度为4%、8%、12%、16%、20%、24%、28%、32%、36%、40%、44%、48%的HP-β-CD2ml的水溶液,另取1.2g藤黄酸溶于16mlC2H5OH。温度控制在30℃-40℃,向上述不同浓度的HP-β-CD的溶液中逐渐滴加0.8ml藤黄酸的C2H5OH溶液,即每毫升溶液里面滴加30mg的藤黄酸,反应24小时。温度分别为室温、40℃-50℃、50℃-60℃,其它条件不变进行同样的反应,经高效后观察50℃~60℃的条件下增溶效果最好。50℃-60℃经HPLC后结果。48% 637563
        增溶试验结果表明HP-β-D对藤黄酸有增溶作用,相溶解度图显示出典型的AN型特征。一般AN型特征的药物包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不能计算或计算没有意义。尽管包合机理复杂,包合物主客分子比较难以计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HP-β-CD可以与藤黄酸在溶液中形成包合物,属于不稳定包合,需要考虑稀释稳定性,所以加入L-精氨酸助溶[1]。
        2.2藤黄酸的包合
        依次配制浓度为10%、20%、30%、40%、50%、60%的2mlHP-β-CD水溶液。另取藤黄酸0.3g,用8ml无水乙醇溶解,温度控制在50℃~60℃,分别向上述不同浓度的HP-β-CD溶液滴加0.8ml藤黄酸乙醇溶液,即每份溶液中加了30mg的藤黄酸,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小安瓿瓶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洗圆底烧瓶,一并倒入小安瓿瓶中,置冰箱中冷冻结冰
        2.3藤黄酸成盐后的包合
        称取L-精氨酸0.6g于小锥形瓶中,加入4 ml蒸馏水,搅拌溶解后,再分批加入藤黄酸0.12g,使之完全溶解。另取HP-β-CD0.9g、0.6g、0.3g于25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ml蒸馏水使溶解,缓缓滴加上述L-精氨酸的藤黄酸溶液1ml,即HP-β-CD的浓度为30%、20%、10%的溶液,于50℃~60℃水浴中反应8~9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转移至小安瓿瓶中,置冰箱中冷冻结冰[2]。
        2.4冻干粉中藤黄酸含量测定的研究
        2.4.1藤黄酸成盐后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取藤黄酸盐溶液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浓度约为10ug/ml,按分光光度法,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65nm。
        2.4.2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