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分级管理中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3-03-14 02:15:56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建本科院校分级管理中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和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分级管理中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并按照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要素要求,探讨了二级学院管理的体制及运行,以及二级学院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等。

新建本科院校分级管理中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二级学院 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不长,要么按照专科学校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管理,要么简单地效仿和照搬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这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理性思考了管理架构和模式,有助于解决制约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现实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分级管理中二级学院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根据传统理论的组织学和管理学特点,我国高等教育组织以分工和职能为基础,以控制和管理为核心,等级严格,直线领导的层制组织。这样的组织按照职能进行专业分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管理中,体现了标准化、一致性原则。应该说,这样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与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要,以及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传统的高等教育组织管理方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以及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改革了校内管理体制,按照学科或学科群组建学院,推行分级管理,实行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

  实行学院制管理,学院在管理权限上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从而为教师、学生参与决策,发挥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学院、系是在学校领导下的一级教学、科研机构,也是一级行政机构,故院、系成为学校领导下单纯从事教学、科研或其他工作的“生产”单元,从而有利于教师做好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制管理的时间较短,院、系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缺乏长期从事院、系管理的经验,所以管理者要么责任不清,要么乱行使权力,不能很好地贯彻与执行学校的方针、思想,从而导致管理混乱、工作脱节。此外,有些学校没有真正构建起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太细,管理权限未能真正下放到院、系,仍然以职能部门为中心运行机制,导致服务院、系的职能管理人员成为直线指挥人员,没有发挥教师和院、系的主动权,院、系成了“虚院实系”,被职能部门牵着“鼻子”走,三级管理模式仅成了形式。这两种情况都严重影响到院、系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最终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

  二级学院是在学校领导下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的相对独立的二级组织,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学院的管理与其他组织管理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所以院、系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必须为这一目标服务;第二,高等学校的院、系管理是联系学校和学生、教师乃至社会的桥梁;第三,除了培养人才之外,二级学院还与学校共同承担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多项功能,同时由于管理的系统性、局限性、统和性和学术自治的离散性,使得二级学院管理活动的价值标准呈现多样性。

  二、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体制及机制

  (一)管理定位

  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是高校的基石,是高校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重心,在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下,享有相对的人事、财务和办学的自主权,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党务、行政工作于一体,是对全院各项工作全面负责的“校内法人”。

  二级学院应根据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工作部署,制定本院的短、中、长期发展方向和目标,协调和负责本院系内各学科的建设,统筹调配本院系的人、财、物,使各种资源得以综合高效的利用。

  (二)机构设置

  二级学院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院、系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其党组织对二级学实施政治上领导、行政管理上参与(包括决策上参与)、运行上保证和监督的策略,并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

  根据二级学院的办学规模,二级学院院、系领导原则上配备院长或系主任、党委或党支书记、分管理论教学的副院长或副主任、分管实践教学的副院长或副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或党总支副书记。工作机构一般设立办公室、教学科研科、学生管理科、分团委、分工会,并按照专业门类和特点设置系部或教学研究与管理室,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集中精力抓好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同时,二级学院可以成立学术分委会、教学指导分委会、教学督导分委会以及相应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

  (三)运行机制

  1、决策机制

  决策环境的变化要求二级学院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决策形式。在研究问题和决策重大事项时,实行个别酝酿、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真正做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

  2、约束机制

  二级学院拥有办学自主权后,必须正确行使权利,在自觉接受学校评估和监督的同时,加强自我约束。一方面,二级学院党委或党总支要监督贯彻与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并发挥学术组织和分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层级的权力分散,使得院、系内的每种权力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

  3、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实行了岗位津贴制度,我校可以此为鉴,做到奖罚分明、拉开差距,实现目标激励。同时,对那些为院、系发展做出贡献的教职工,学院可以在评优、职称晋升、进修、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除了物质奖励之外,还可以给予精神激励。

  4、协调机制

  二级学院应加强教学科研方面的协调,进行合理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协调人际关系,注重信息的畅通和反馈,并依据规则和规章进行管理,引导全院人员从全局出发、从全院的整体利益出发,使教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调动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组织的作用

  1、政治思想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二级学院党组织要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主导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政治方向,以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行政各项政策落实到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二级学院党组织处于教学、科研第一线,要发挥直接面对师生的优势,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师生的思想引导到学校和学院的奋斗目标上来,研究新时期教师的思想动态和追求方向、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利用好各种教育载体和方式,引导教师搞好教学、科研,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

  2、参与中的保证和监督作用

  党组织的保证和监督要在实践中进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教职员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政有关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圆满完成,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院行政领导对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负总责,党政一把手应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体制上分,关系上合。

  3、组织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二级学院党组织应积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和反馈意见,促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另一方面,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学院工会、团组织的领导,在学院内部形成党组织、工会组织、团组织三位一体的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工会干部、团干部及积极分子的骨干先锋作用,使他们成为学院与师生沟通的桥梁。

  4、服务中的协调作用

  二级学院党组织要担负服务师生的职责,积极协调院系领导班子内部各种关系、领导成员和广大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行政和民主党派以及群众组织的关系、院系与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在改革发展中,新建本科院校必然会引起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引起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所以必须在改革和利益调整中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切实维护新建本科院校稳定,这是院系党组织的政治责任。

  三、理顺关系、强化职责,构建党政共同负责的二级学院领导和管理模式

  (一)建立党政共同负责工作机制

  二级学院领导要改变过去行政负责制的模式,实行党政共同负责的领导模式,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二级学院系党政共同负责的运行机制。凡属二级学院、系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党政主要负责人之间必须在决策前进行沟通,取得共识后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凡涉及二级学院、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或与教职工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决策前应通过学术委员会、工会、教代会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

  1、完善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二级学院、系党政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经常性教育机制、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党建工作责任制等,以保证二级学院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2、加强和落实民主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二级学院、系党内和院务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要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制定和落实院务、党务和行政工作公开制度,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工作体系,重点加强对二级学院决策行为、干部人事管理、财务和资源调配、收入分配、评优评奖、人员聘任、职称评定、招生等领域的监督。

  3、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管理

  所有涉及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大事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纳入教代会审议(定)范围。二级学院党组织应加强对二级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工作的领导,保证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等四项职权的落实。

  (二)实施党政共同负责机制的要求

  1、明确定位,认清职责

  二级学院党组织承担着为推进学院改革与发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证的重要职责,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使师生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党政的主要工作要把握方向、整体规划、监督落实,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理清关系,科学布局

  理顺二级学院党政组织的科学结构,有利于二级学院党政融洽、相互支持、同心协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二级学院要始终围绕院系改革、发展和稳定来进行,把握好定量和定性的考核,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提升教职工的工作绩效。

  4、抓好队伍,加强培养

  加强二级学院党政班子自身建设,是二级学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的关键环节。全面加强学院党政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民主作风建设、工作能力建设和制度机制建设,能提高学院领导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自觉做学习的表率、转变作风的表率、勤于工作的表率、团结的表率、廉洁白律的表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开拓创新、带动广大教职工不断取得新成绩。

  5、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实效

  二级学院的管理要在创新发展上下工夫,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消除“空白点”,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以及影响力、凝聚力。根据新建本科院校事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二级学院要创新工作方法与载体,制定具有学院特色的工作思路,围绕师生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努力使党政工作的方法和内容紧跟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的步伐,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实效。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本身的“幼稚”,增加了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理论化的难度,但只要我们立足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还能推动新建本科院校长足发展。

  ※本文系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立项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分级管理中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课题《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与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熊庆年.高等教育管理引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5]郑勇.新建本科院校工作运行初探[J].江苏教育,2003,(1).

  [6]戴亚虹.新建本科院校院(系)管理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3).

【新建本科院校分级管理中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研究】相关文章:

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05-16

谈论忠诚管理模式05-03

浅谈精神病房管理与分级管理06-08

房地产论文发表房地产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通用6篇)07-26

生态旅游管理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创新论文04-16

本科论文开题范文研究方法10-28

高校公共管理模式优化策略分析论文04-25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论文05-27

谈民族院校研究生伦理道德现状与对策08-23

浅谈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引入高职日语专业教学管理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