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汉字思维解析

时间:2020-09-13 08:24:47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汉字思维解析

  摘 要:汉字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有力工具,汉字因其全息功能,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所以初学汉语的留学生通过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在培养中国式思维,即形象思维、综合思维、类推思维和审美思维的同时,能够加深并促进对汉语、汉文化的学习以及热爱。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汉字思维解析

  关键词:思维;汉字;汉语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借鉴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把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构成英语语言系统的基本要素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处理,而忽略了汉语的独特性,即汉语语言的第四要素,即汉字,从而只是把它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附属内容来简单教学。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导致教师忽略汉字或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尤其是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汉字能力并不做要求,不会刻意去讲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还有汉字所承载的汉语文化与汉字思维,而是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像把英语字母拼成单词一样,反而加剧了留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

  笔者认为,汉字不但不是汉语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反而是学习汉语的有力工具。孔刃非教授在他的专著《汉字全息学》中,提出汉字具有文化全息功能,一般的文字是人为约定某个符号代表某种意义,文字符号的形、音、义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但汉字不是单纯的表义符号,而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现对象的文化全息码。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方法和逻辑的解构,可以看到造字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行为观,可以全面了解民族传统的情感和性格特征、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特征。因为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与其本民族的思维相适应的。汉字可以说是汉语最大的特点,中国识字的人,与其说是用汉语思维,不如说用汉字思维。所以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汉字就成为了一种思维训练码,读、写汉字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和训练汉语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形象思维

  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其认知方式是直观把握世界。所以汉字就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可以说“象形”就是汉字的本质特征。汉字的形成过程也正显示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由此可以推出,留学生认识汉字这一过程中,就是其以象见意的过程。一方面,从汉字外形来看,汉字会让人产生直观、形象的感觉,因而具有极其强烈的图形特征;另一方面,从汉字字义来看,汉字在表示概念的同时,往往不是诉诸于本质特征,而常常使用形象譬喻,也就是说汉字习惯于用相应的形象来使概念生动可感,即使在概括和表达抽象意义时,很多也没有实际脱离具体形象。另外,在实际汉字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利用图片、动作、语言、实物、模型甚至游戏等把抽象的意义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总而言之,随着形象思维操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汉字认知水平与效果也会得到促进和改善,反之,则效果相反。所以,笔者认为外国留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影响汉字认知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断通过训练其汉字认知能力来提升其对汉字的形象思维水平,二者相辅相成。

  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的特点就是整体概括。

  首先,汉字是直接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以单字为单位,呈现出整体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留学生在学习这些汉字时,不能仅仅依靠对其组件或笔画的背诵来进行记忆,而应该在教师详细且耐心的指导下,逐渐掌握基本的笔画、笔顺以及偏旁和部首,继而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及构造规律。在外国留学生把每一个汉字逐步分解成单一部件、笔画之后,再帮助他们辨别和弄清楚笔画和笔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最后再通过还原展示,将各种笔画、部件按一定的空间与搭配关系组合成一个个汉字,而且还必须使外国留学生能够辨别出相似度极高的汉字,并进行比较。

  这一系列的过程其实就是综合操作过程,而这种综合操作能力,即把整字分解然后再组合成字。

  其次,外国留学生在书写汉字过程中,必须是一笔一画地写,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在写的同时头脑中必须要有字的整体形象,也就是说,留学生既要整体把握汉字的形体,还要清清楚楚地知道汉字的每一个部分。所以事实上,汉字的书写过程也正是对汉字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

  最后,人们在阅读时,对汉字是一种整体记忆,即每一个汉字都渗透着综合思维。认读汉字,就是一种对认知客体做整体概括把握的思维活动。因为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不仅要分别认识字形、字音和字义,最重要的是还必须建立它们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因而这种综合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对汉字的整体,即汉字的形、音、义,进行准确的把握。

  三、类推思维

  中国先民在创造汉字时所用的基本材料是笔画,所以对于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汉字就像是积木,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成品”。但这种组合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来组合的。比如“休”,先用一撇一竖组成一个象形字“人”,再用一横一竖一撇一组成另一个象形字“木”,最后按照我们中国古人的生活逻辑,人在地里干完活累了,背倚着树干,在树荫下歇息,就是“休”。因此,学习和掌握汉字的过程,就是一个形成和掌握概念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熟悉中国人类推思维的过程。另外,有许多汉字可以从它的偏旁部首类推联想到其涵义或读音。例如我们教给留学生“想、念、意、忘”等字以后,然后进行归纳让他们了解这些字都带有“心”字部,然后告诉他们关于“心”部的字大多都会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这样就可以带他们继续推测“怒、慈、志”甚至是“悟、惭愧”等字的意义。留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触类旁通其他新字含义或读音的特点。事实证明,这给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带来极大的方便。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类比推理过程,所以发展与提高留学生推理能力有助于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触类旁通,提高汉语学习的效率与境界。

  四、审美思维

  汉字是古人世界观的产物,也是其审美观的产物。对汉语的美感体悟首先就是对汉字美感的感受。汉字美感指以审美把握的方式去对待汉字,是指主体通过审美器官,对汉字的外在形式及内在意蕴的美的属性进行感受和体验,并产生情感波动,获得愉悦舒畅的美感。从形体上看,汉字具有均衡对称美。字的线条有曲有直,有圆有方,笔画数量有多有少,但总体是方块的外形,居中的重心,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动静相生,看似不对称而对称,看似不均衡而均衡,总体上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风格,即中正和平之美。从内容上看,汉字美感主要表现为字音美及字义美。利用汉字的特点在留学生初学汉语阶段培养学生对汉字美感的领悟,强化他们对汉语的审美思维,无形中也会开启其对汉语的语感能力,激发起其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由于拼音文字的字符与字音、字义之间是相互割裂的,没有任何客观的必然联系,所以对拼音文字的学习也只能是机械识记,强调死记硬背,而汉字不仅仅可以传递信息,其本身就是信息,所以学习汉字不必死记硬背,只需要提取印证,就可以激活相关的知识体系,认出字义,并且获得相关的文化信息。留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书写过程也是对中国人思维、审美、文化全面认识的过程。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弃传统的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的三要素教学法,而充分重视汉语的独特性,即第四要素汉字的重要性,从汉字出发,让学生通过认知汉字,培养其汉字思维模式,提升其自主学习汉语的能力,使汉字成为汉语学习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肖少北.论汉字学习在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作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35.

  [3]徐汝智.美学与小学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汉字思维解析】相关文章: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游戏

3.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4.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的方法

6.汉语社会中识字社群的汉字字形思维例析

7.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论文

8.对外汉语中教学汉字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