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困境与心理调适

时间:2020-09-18 16:17:06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有关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困境与心理调适

  社会转型作为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 内在地涵盖了社会心理变迁;或者说,社会心理变迁是社会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中国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这也是国民心理的冲击、震荡期。一方面,伴随着传统因素的消解与现代性因素的生长, 国民心理渐趋成熟,人格也在加速转型;另一方面,由于受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的心理天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重,不自觉地陷入了自我认同紊乱、心理失衡、角色冲突、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困境,这些心理困境或心理失序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失序。为此,应密切关注社会心理变迁态势,理性审视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困境及其相关因素,积极探索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

  一、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困境现阶段,由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加,就业和竞争压力加大等原因,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心理处于紧张、敏感、脆弱、动荡等失序状态,挫折体验较之过去更为强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身在新的社会格局中的定位似乎越来越难以理性地加以确认。不断扩张的社会经济总量和持续的消费膨胀唤起了人们的内心生活期待,过高的自我期望导致一些社会成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难以逾越,更有甚者引发人格分裂。也有一些人表现为心理浮躁,急于求成的欲望催促着其很想干点什么,可对自身能力取向的认知不到位,飘忽不定,左右摇摆,难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心理失衡加重。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法则来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这就必然导致分配结果的不均等,并由此出现了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以及社会阶层的急速分化。于是,在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与重构中,许多人的心理天平出现了失重。

  加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习惯于逆向的社会比较,即在利益分配或论功行赏时,往往与利大于己的人攀比;而当追究责任与处罚时,则习惯于与那些有严重过失或错误的人相比。在这种逆攀比心理驱使下,必然会加重心理失衡,并由此形成较为普遍的相对剥夺感。

  角色冲突加剧。每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都要扮演多重角色, 由于个体进入不同角色的程度彼此不同,权利和义务没有对等而发生角色冲突是在所难免的。直面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许多角色的传统规范已经不再适用了,而社会对一些新的角色规范又模糊不清、莫衷一是,这就容易使人们对角色规范的领悟发生偏差,从而导致行为出偏。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业的压力,社会流动的加速,职场竞争的加剧,角色的频繁转换,对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与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难以适应新角色或难以协调不同角色关系而产生的角色冲突也越来越普遍,这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生存焦虑。

  人际关系冷漠。当代中国,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自我价值的突出,使不少公众的心理指向趋于冷漠化、功利化,对社会问题及无关自身利益的人与事漠不关心,或持观望态度。这种冷漠心态,深刻地暴露出当前公众心态中普遍存在的无助感与受挫感,即对周围事物施加影响的无力感与无效感。这种无助感与受挫感, 如果不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宣泄或疏导,有可能演变为社会矛盾的一个新的聚焦点。

  二、社会心理困境的相关因素分析客观地透析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困境, 其成因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制度的原因,也有文化价值层面的原因。具体概括如下:

  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不尽公平。转型期国人的心理困境,虽然与人们主观上的认知偏差不无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源自于社会的资源配置机制有失公平公正。社会分配不公,使得靠正当、诚实劳动获取收入的一些阶层正逐渐趋向于相对贫困化, 由而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 肖沉、信念动摇、牢骚满腹等,这种淤积于公众内心的强烈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容易使一些心理调适能力弱的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社会支持系统缺位。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得的有助于缓解心理紧张、释放消极情绪能量,以保持心理健康的社会影响力。它既包括提供物质援助等工具性支持,也包括给予关爱鼓励等情感性支持以及提供建设性指导或建议的智力支持。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必然带来社会支持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有的支持系统逐渐瓦解,而尚在孕育或构建中的新的支持系统又不能马上发挥其功能。中国的心理干预机制又远远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大多数中国人都难以找到一个适当的疏通或宣泄消极心理能量的'渠道。

  个体社会化模式的缺失。中国传统的社会教化模式存在严重不足或缺陷,突出表现在社会化的方式与内容两个方面。从社会化方式看,具有成年人大包大揽、抚养重于教育、关心重于训练的弊端。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父辈的过分溺爱或呵护,是造成当代青少年心理弱势的重要原因。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所形成的单一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并使青少年学生日后突然面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择业等种种问题时,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再从社会化内容看,长期以来,无论在基本社会化还是发展社会化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偏向,即重知识技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而轻心理教育。这一缺陷还导致了传统世俗观念对心理疾病的歧视以及人们心理求助的失误。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人当遇到心理困扰时的心理调节渠道依次为:自我调节、知心朋友、家人、同事、社会咨询机构。也就是说,中国人遇到心理困扰时不大愿意求助专业的心理卫生机构。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临床实践看,个体社会化模式的上述缺陷还与强迫、抑郁、焦虑、社交恐怖等神经症倾向的形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现代科技的负效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但其负效应不可小视。现代人在尽情地享受着科技文明成果的时候,心理疾病也悄然而生。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的恐惧,对环境污染的恐惧,对食品安全的恐惧, 以及对个人隐私因高科技的发展而随时可能被暴露的恐嗅等等。另一方面,对技术产品诸如互联网、手机等的过分依赖甚至迷恋,使人们不自觉地陷入了心理困境。人机互动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它会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人格缺陷,譬如孤僻、自我封闭等,并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拉大,从而造成人际疏离与冷漠。

  三、转型期加强社会心理调适的对策思路心理调适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调整人的心理,使人克服心理困扰、保持健康和谐心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与完备的心理调适机制的建构, 以实现社会成员个体人格结构的完善与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为此,需要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的心理调适着手,提高社会成员的心理素养,形成健康成熟、和谐稳定的社会心态,从而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从宏观决策层面.要理顺与创新各种制度和机制.完善利于社会成员心理健康的组织制度环境一是加强制度创新,维护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人类崇尚和追求的基本信念之一,也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如前所述,社会分配不公是眼下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与动荡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么,要走出 理困境,就必须解决社会不公问题。为此,要着力改革和完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合理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不平等的社会竞争,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提高社会成员获取社会地位的公平性、合理性,进一步提高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一方面,决策层在出台有关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时,特别是宏观层面的决策行为,必须要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