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0-09-04 12:17:32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 要]文章解读了高职院校传统教育教学思维形成的原因,根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反思了“教法”

浅析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

  与“学法”的关系及其影响,提出了如何改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现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知识与能力建构的新设想,通过举证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例,对实施案例教学法展开了理论与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 案例教学法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传统教育教学法弊端及形成原因

  在高职院校传统教育教学实践中,总是习惯于采取以教为主的教育教学方针。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大多以为,这样可以顺利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而且只有这样的方式方法才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建构的最有效途径。主观上,这种思想与观念似乎表明教育教学系统完整,但是在客观上,往往是教师“教”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而把学生“学”的成分在“教”的过程中给忽略了。“学”在不经意中被无形加以淡化,以致于“教为主导”代替了“学为主体”,虽然也看重实验和实训,但仍然逃脱不了“以教为主”思路。

  由于教法上“讲授法”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造成学生学习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被压抑,而不是释放;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创造性被埋没,而不是被发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接受能力普遍较差,而工商管理专业因为其综合性学生又普遍反映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于是,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学过程,结果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这在理论教学上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瓶颈之一,也造成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完成不了专业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教育教学上导致这种“重教轻学”、“重讲授轻探究”

  现象发生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笔者以为,这不仅有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有从教师到学生因循传统习惯思维定势的问题。

  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脱离实际,没有从教育的内在本质规律去选择切合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生理特点来展开教育与教学活动的问题。因而,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的热情或兴趣,没有在这样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得到充分的调动或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自然也不能在其中得到有效发展。我们在“教”的方面存在着思想与观念上的误区,而且在“学”的方面也存在着问题。科学解决的唯一办法,只有对教育教学本身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加以改善或逐步完善。

  二、两种教育教学观念

  比较长期以来,大学传统教育教学习惯上强调偏重教师讲授。这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课堂知识的信息传递呈现单向路径。这种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是理论观点阐述时连贯性较强,有利于基本理论与概念的灌输,在一定范围内有其自身价值。但是由于教学学时数和课程内容的限制,教师大多喜欢用“满堂灌”的做法来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会带来了什么问题呢? 知识信息的容量膨胀。由于知识与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化和吸收,高职学生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其表现为:第一次接触各种新概念、新理论,感觉和知觉都很抽象,不太容易记忆;概念多,来不及消化和吸收,也容易产生相互混淆;概念与概念的关系在人的大脑里来不及整合,不能建立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语句符号没有实现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也就没有学习迁移的辨证理性思维形。倘若教师提问,学生往往回答不知道。因为高职学生接受能力差,而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对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又相对抽象,其后果就是学生厌学,抱怨课堂无趣,学不到东西。这样的教育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教育教学效果的。

  与此不同的是,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教师不但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关注了知识的应用。它把学生作为了教学中心, 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强调并贯彻了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它改变了知识信息传递路径,由原来的单向路径转变为双向路径,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建构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通道。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传统上以“教为主导”代替“学为主体”的教育法,其灌输知识的做法,结果是教条式死知识的获取,而不是经过启发后体验出来的活知识掌握。学生在这种教育教学方法下所获得的一大堆知识,因为没有经过自身体验,一段时间后就很容易遗忘;即使没有忘记,也往往是抽象的、单一的、零碎的、混乱的,不太容易形成完整的、综合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不太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灵活应用。也就是说,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顺利实现自身知识转换为能力的目的。

  当着我们尝试改变思路,引入案例教学法时,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讨论的方式,课堂教学就会别开生面,效果完全不同。教育思想与观念转变,使教师必须花力气从社会现实实际问题中寻找切入点,而不是照本宣科;教育思想与观念转变,变“重教轻学”为“学为主体”,教育内在的本质规律因而得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氛围得以形成。

  三、案例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四个关键因素

  1. 案例选取。案例教学不能简单等同于在教学中举点例子,或者做做相关练习,虽然例子和相关练习,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学习作用和效果。但是,真正的案例应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它一定是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客观问题的呈现,同时又有针对性很强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案例,教师可以从企业经营实战的资料中直接选择,也可以从权威性文献中获得。案例应该体现出它的典型性、综合性、代表性和针对性,以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形成学习迁移能力。要把握案例的尺度,主要体现在案例的难易程度、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上。如果案例太难,那么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形成双向路径;如果案例太容易,那么又不具备挑战性,也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热情。案例的精心选择和准备,是实施成功案例教学的重要保证。

  2. 课堂组织。实施案例教学要由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完成。教师提供的案例,一定要在有限的课堂时空范围内,由师生一起来共同配合完成,缺一不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案例教学,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充分讨论,教师要做好启发和评点工作,让案例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即学生能从掌握知识到增进能力。一般案例在课前就布置下去,由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相应的准备。可以学生一人单独来完成准备,也可以组成团队来完成准备工作。

  3. 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组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动态,融洽师生关系,促进课堂讨论的开展,提升与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在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对学生的案例讨论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其准备情况,解决学生在单独准备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在课外这种开放式环境中的交流沟通,融洽了师生关系,把课外交流的情景延续至课堂,打消学生不敢发言的顾虑,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 效果评价。是对实施的案例教学成果要进行效能分析和综合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核实教育教学的完成情况。其内容是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反映。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案例内容,设计不同的效果与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有定性的分析,也应有定量的指标。最终,教师要有一个成绩核定(优秀、良好或者一般) ,并对不同成绩进行百分比率统计分析。

  四、案例教学法实证分析

  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传统上是对各个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一般可以满足学生对某个单一问题基本理论与概念的了解和把握,但缺点是往往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没有体现出知识的综合性训练,特别对于战略管理讲授企业如何生存与牟利这种课程系统性思维课程。学生往往不明白某个单一问题基本理论与概念与其他理论概念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它们又有什么内在相互影响。因此,要提高战略管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就应在某个单一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概念的讲授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入相关实践的案例知识背景,并加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给以案例知识的综合性分析,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建构提供整合的平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有效学习迁移。

  过去我们习惯采取传统的就事论事做法,学生在学习实践技能时,对概念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能力转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培养,工学结合的实践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得以顺利实现。采用启发式教育教学,引入案例实践教学法,情况就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比如,在讲述组织使命这一章中,我们可以将过去简单的单项知识与技能传授调整为既有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又有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具体方法是,教师可以先对企业的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分别进行其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阐述。同时,教师有效利用有实践性的案例,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讲演,在演讲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应围绕组织使命而展开。具体形式是对话式。对话式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做到课堂教育教学“教学相长”,不拘一格,形式灵活,生动活泼。

  其根本目的,一是巩固学生对具体某个概念的理解和方法把握;二是建立此概念与彼概念之间的关系;三是初步形成对学生在实践中的知识迁移,以便为以后的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概念和知识,而且切合实际积极地开动了脑筋,在讨论中不仅锻炼了口才,更锻炼了思维能力。这样可以调动出自身内在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倍增。这就是积极的课堂教学互动带来的变化。

  显然,这种积极的课堂教学互动,比简单的讲解基本概念和知识有效得多。学生对基本概念与知识点的记忆深刻了;实践技能掌握的层面延伸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创新思维发展了。

  五、结论

  1. 传统“讲授法”以“重教轻学”、“重讲授轻探究”为其基本特征,它强调“教”的同时,忽视了“学”的成分,“教为主导”代替了“学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学生的自身潜力没有得到发掘,课堂知识信息传授路径是单向的,有悖于教育教学内在本质发展规律。

  2. 如果我们尝试改变思路,引入讨论式的案例教学法,那么课堂知识信息传授路径就是双向的,这样,由“重教轻学”、“重讲授轻探究”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为主体”、“学用结合”,教育教学内在本质规律因而贯穿其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得以形成。

  3. 实施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不仅重视知识传授,而且关注知识应用。因为知识应用是学生能力的最终体现。

  教师组织积极有效的实践教学课堂互动,变简单传授知识、灌输技能方法为学生对实践操作与概念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理解,学生体验实践过程使之记忆更加深刻,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层面在横向与纵向开始延伸,专业理论内涵的理解更加清晰,智慧的火花开始产生,在一些学生中发展为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 1 ]易斌。 大学研究型教学[M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 2 ]聂良佐。 影响学生学习迁移问题的研究[ J ].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 2005, (03)。

  [ 3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J ].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浅析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相关文章:

1.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专业的应用论文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研究的论文

3.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4.浅析贵州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

5.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法研究

6.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探讨论文

7.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8.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