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伪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0-09-03 10:18:38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简述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伪教学之我见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学科。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管理专业正逐步打破传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适合于管理专业教学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从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给学生以真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巩固其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于管理类课程教学不仅是适用的,也是必要的。

简述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伪教学之我见

  (一)案例本身的问题

  由于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在我圈推广和应用的时间并不长,高校教师所能够选用的案例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传记文学的内容。由于缺乏对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原始材料的选样就已偏离了企业管理的视角,因此,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

  二是照搬从国外引进的企业实例。这些案例虽然能够反映出一些企业管理过程,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社会和企业制度不同,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拿来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是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有些案例仅涉及传统产业,缺乏对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通讯行业等新型产业的管理研究。另外有些案例研究落后于国际企业管理的潮流,比如有关跨国投资、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就 j薄 ,不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四是案例t题过=F暴露,可供研讨和争论的可能性很小。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指导者、协调者的地位,这是比较明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f{现教师不好把握自己角色的问题。

  1.教师的缺位教师缺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向:一是对案例没有选择,随意性较强,结果是案例不适用,不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特别是对新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及时引进课堂;二是只布置案例分析,不公开组织评讲,让学生交一篇报告就结束案例课,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抑制;_一是教师对案例不熟悉,组织讲评时不加以正确引导,课堂效果不佳;四是没有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明确目的,学生分析问题时难以集中,分析完后没有收获;五是对学生不组织,每人都是单帮,案例分析的目的没有达到。

  2.教师的越位教师越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案例分析课中唱主角,忽视学生的反映,经学生自己努力写出的分析报告“难见天日”;二是教师负责提供案例分析的所谓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实际七又难以面面俱到,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

  (三)学生的适应能力问题

  对于案例教学,学生的不适应性往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管理理论与案例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认为教师不必长篇大论讲理论,甚至不用讲理论,留出更多的时间安排大量的案例组织讨论,这样通过案例研讨才能学到实际有用的东西,即部分学生的兴趣点集中于案例本身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以期得最佳管理模式和方法并将其在今后的管理1 作中移植和推广。

  二是多数学生惰性较为突 。在案例教学模式下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很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机械抄笔记的惯性,案例教学的积极丰动性明显缺乏,其表现为不配合、不发言、木思考,讨论时常冷场,常将自身置于案例讨论之外,导致案例展不开,教师让“位”而学生却不领受,进入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境地,大大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编制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要推行案例教学,现阶段应该加大管理案例建设的力度,遵循下述必要的四项原则,努力提高所选案例质量。

  1.案例要以本土化为基本原则本土化是工商管理前沿的一个新概念,中国案例要国际化首先要实行案例本土化。管理学源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也未完全照搬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吸收他国的文化、价值观,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教师如果把这些案例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加以运用,就不能真正反映我国的特殊国情,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走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案例教学路子,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案例,并能集中代表我国企业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各种成功经验和各种典型做法,才能更好地分析我国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2.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真实、生动、体现时代特点案例取材务必要确保案例所陈述的内容是管理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是现实工作中常见而又复杂的两难问题。只有真实而非虚构和脱离实际的案例才有研讨的价值。同时案例必须体现时代特点,以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3.案例必须具有灵活的启发性案例要能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切忌用所谓标准化的唯一答案来束缚学习者的思维。理想的案例应该是:既能包容也能促进多种见解的形成,能使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和技能的人对同一案例都有话可说,而且还能用不同的方式来研讨同一案例。

  4.同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编选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编制和选择,还是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紧扣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案例要服从于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通过案例,学习者可以渐渐领悟企业管理的实质,形成企业管理者必不可少的人文关注情怀,掌握应对现实的种种管理技能技巧。如果案例偏离了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作用也必将大大降低。

  (二)准确定位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管理案例教学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独立与自治、自学与互学,这就明确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教师的具体角色主要应该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1.主持人角色.BEIFANGJINGjM匕A方O 首先,在案例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像主持人那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习的程序、规范和方法。其次,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编制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使学生心中有数,尽早进入学习状态。第三,教师还要像主持人那样,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发言的顺序和学习的进度,使讨论的中心明确,主题突出,使课堂的发言热烈而有秩序。第四,在案例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要像主持人那样,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总结,使案例教学善始善终,圆满结束。

  2.发言人角色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控制作用是通过发言人的角色体现出来的。首先,发言人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其发言,不能只代表自己,而要代表一个群体,需要反映学生群体的整体意见。既不能是教师自己,也不能是学生中个别人的,而是包括全体学生集体成果的思想和意见。其次,发言人既不能有言必发,原样复制,也不能任意取舍,随意剪裁。而是对学生的思想“原料”进行加工简化,对学生的发言做简要的总结和整理归纳,以求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思想。

  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教师还要综合各种不同的意见,向学生做一个既有共性又包含特性的结论型的交待。

  (三)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扮演主要角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些不适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首先,进行充分的教育与动员。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并可选择以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培训。其次,以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生的积极性。以物质奖励(比如分数)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另外还可以采取竞争激励的方式,如小组对抗、辩论赛等,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此外,还可以有选择地采用一些目标激励的方式等。这些都需要在管理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逐步形成成功的范式。

  参考文献:

  【1】何志毅.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

  【2】 蒋宁.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应用【J】.交通高教研究,2003(5).

【简述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伪教学之我见】相关文章:

1.试论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与教学课程

2.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学探讨

3.探讨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教学

4.探讨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5.工商管理类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

6.高职工商管理类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7.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悉

8.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论文